4000万千瓦核电分布图渐趋清晰
根据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规划设想,国务院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到2020年,核电在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中的比例要占到4%,即核电投运规模将力争达到4000万千瓦。核工业界专家分析,要实现这一目标,需在2004至2015年期间新开工建设30台左右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这对国内外核电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块充满无限诱惑力的大蛋糕。用中国核
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的话来说,就是“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需求,机遇非常宝贵。”
喷香的蛋糕固然诱人,但核电企业是否有“通吃”的能力?谁能抓住这一机遇?这3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将如何分布?我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来实现这一蓝图?近一段时期以来,记者在我国核电的发源地——秦山核电基地,在中国最大的核电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就上述问题采访了业内专家。他们的共同观点是,我国完全具备了大规模发展核电的条件,不久的将来,在沿海一带,将崛起一系列核电站群堆,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的缺电问题届时将会得以缓解。
何处是核电站安身的良址
核电专家指出,国内所有核电站的厂址选择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核安全法规要求进行的。要在一个地方建设核电站,必须具备环境与安全等多方面的要素。如地形地势条件好,区域地质稳定,建厂尽量不占用农田,环境容量大,取排水方便,大气扩散条件好,厂址所在区域人口稀少、密度低,淡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距供电负荷中心较近等。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高级工程师汪兆富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经过20多年的勘探和规划,我国已确定了相当容量的核电厂址。目前,已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厂址绝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可以满足2020年前再建约30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的需要。
秦山核电基地是我国核电的发祥地。1991年12月15日,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主建造和自主营运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13年后的今天,秦山核电公司总经理何小剑在庆祝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建成发电13周年时向记者透露,秦山核电公司正在深入总结13年来的核电营运的成功经验,整合人才和技术优势,利用现有的厂址条件,积极筹备扩建大型商用核电机组。据悉,这可能是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有关项目的预可研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
田湾核电站工程是我国“九五”计划的重点工程之一。厂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厂区留有再建2至4台核电机组的余地。
浙江三门核电厂工程是国家“十五”期间,为缓解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矛盾,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合作的电力项目。工程规划建造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一期工程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已被国家批准列为“十五”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目前,三门核电项目筹备处已经全面完成了“四通一平”阶段的全部工作。“四通一平”工程阶段共征用土地近3000亩,可满足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建设规划和前期作为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的两台核电机组开工建设的准备。
除此之外,广东阳江、福建惠安、山东海阳都具有安排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条件。
汪兆富说,以上工程如能陆续开工建设,将保证2020年前有近4000万千瓦核电投入运行。
核电秦山联营公司董事长李永江认为,推进核电机组的批量建设,建设周期、建设成本以及管理和运行成本都会大大降低,经济效益也将更为显著。
核电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核电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核电发展之船正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陈锡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核电发展正在由过去的“适度发展核电”时期,开始进入“加快推进核电发展”时期。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我国加快发展核电已经形成了一致的共识,核电发展的主要目的和作用发生了转变。所以,在今后的几年里,核电将会比较快的发展。
在国务院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直的接领导下,筹建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职责是在此轮的核电大发展中,统一组织核电技术的引进工作。
汪兆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4年是中央领导同志视察核工业科研生产基地、对核工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最多的一年。
2月27日,曾培炎副总理听取了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的汇报。曾副总理特别重视核电建设国产化,表示百万千瓦级核电项目设计要自己搞,强调坚持“以我为主”。
3月22日,曾培炎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核电专题会,对今后的核电发展做出了重大决策。一是原则同意尽快启动秦山二期3号、4号两台65万千瓦机组和岭澳两台百万千瓦级机组;二是实施这两个项目中,要立足国内,做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三是继续抓紧开展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对外合作谈判工作,将浙江三门和广东阳江两个核电项目作为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自主化依托工程;四是要合理组织现有科研设计力量,开展第二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研发工作,做好技术储备。
7月21日,国务院召开核电专题会议,正式批准建设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会议认为,核电是一种清洁安全、技术成熟、供应能力强的发电方式,加快我国核电建设,提高核电在电力供给中的比重,有助于缓解电力增长与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的矛盾,对带动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当前,我国核电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各有关方面要努力落实国务院领导“不要再走错一步了”的要求,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确保核电自主化开发建设目标的实现。要统一技术路线,抓紧自主化依托项目建设,力求在现有成熟技术上有所突破,努力形成自主设计、设备制造和建设中国品牌核电站的能力。要引入市场机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核电产业竞争能力。
2004年9月2日,国务院再次召开核电专题会议,就核电发展做出全面部署。会议提出,为了加快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调整我国能源结构、满足电力需求,要按照已确定的方针抓紧开展核电自主化的各项工作,认真做好项目审批、核电技术改进方案研究、第三代核电技术标书编制和核安全的评审和监督,力争到2020年实现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的目标。
中核集团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陈锡波说,中央决策对推动核电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展核电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业内专家认为,发展核电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座百万千瓦级的燃煤电厂,每年产生硫氧化物4.4万吨、氮氧化物2.2万吨、二氧化碳600万吨,还有30余吨灰尘。2003年,我国燃煤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硫达810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34%。而核电不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温室气体。2003年,全世界核发电量相应减少了近20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
其次,发展核电是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核电是高技术密集的产业,核电发展涉及材料、冶金、化工、机械、电子、仪器制造等众多行业。由于核电的特殊性,对这些行业提出了技术水准很高的要求。汪兆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座百万千瓦级双堆核电站,按比投资1500美元/千瓦计算,造价即达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0亿元。这么大的投资,对装备制造业的带动力是十分巨大的。推进核电建设的自主化、本土化,有利于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提供较大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世界核电发展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截至2004年6月,全世界共有442台核电机组在运行,装机容量达到3.63亿千瓦。核电占全世界发电总量已经连续17年稳定在16%左右。2003年有16个国家的核电比例在25%以上,法国为77.6%,德国为28.1%,日本为25%,英国为23.7%,美国为20%,俄罗斯为16.5%。
加快核电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
我国核电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加快核电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
记者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了解到,经过起步和小批量两个阶段的建设,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等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4年9月,我国共有9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装机容量约700万千瓦。2003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和核发电总量,分别占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和总发电量的1.7%和2.3%。
秦山核电基地党委书记胡海云认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核电在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营运管理等方面,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实力,为加快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核工业拥有一支专业配置齐全、知识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核电研究设计队伍,形成了设计管理和接口控制程序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掌握了一些国外核电成熟的设计技术;能自主设计建设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也具备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设计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能力。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组织有关核电设计院,开展了国产化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CNP1000方案的设计工作,目前初步设计已经完成,进入初步设计审查阶段。四环路方案CNP1500将于2004年底完成初步设计。
在核电技术研发方面,我国核工业建立了专业齐全的核科研体系,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的核电科研队伍,已建成大型核动力技术试验基地,各种试验台架、科研设施齐全,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基本上可以满足自主设计的需要,为核电技术进步和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核燃料是核电站的“粮食”。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说:“世界上只有美、俄、英、法和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完整的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经过50年的努力,我国已拥有一个从地质勘查,到铀矿采冶、铀纯化、铀浓缩、核燃料元件生产,一直到乏燃料后处理等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并在关键环节上实现了生产能力的跨越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在一些重要环节上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明年1月15日将迎来我国核工业创建50周年。走过了50年辉煌历程的中国核工业,又迎来了生命年轮中新的一季春天。
作者:王一娟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