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伊利高管MBO惹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 05:35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自从6月伊利爆出独董风波后,围绕这家上市公司的诸如国债投资、高管家属设立关联公司涉嫌隐秘操作MBO等诸多事项,仍然尤如疑云笼罩,许多事实真相迟迟未能摆在投资者面前

  2004年对于伊利股份而言真可谓流年不利。昨日,有关伊利股份高管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的消息得到多方证实。

  自从6月伊利爆出独董风波后,围绕这家上市公司的诸如国债投资、高管家属设立关联公司涉嫌隐秘操作MBO等诸多事项仍然尤如疑云笼罩,许多事实真相迟迟未能摆在投资者面前。

  昨日,伊利股份以一则高管涉嫌经济问题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的消息,以一种预想中最差的结果重启各方对这家上市公司的关注。

  多名高管卷入经济问题

  据新华社消息,内蒙古伊利集团董事长郑俊怀等5名高层管理人员,因涉嫌挪用公款用于个人营利等原因,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本报记者昨日多次联系伊利股份董秘及证券事务代表均未成功。之后,记者致电中国证监会内蒙古监管局,该局稽查处有关人士就记者提出的高管被拘是否与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有关结果有关的问题表示,对伊利股份的稽查工作是证监会派天津局具体执行的,其内容内蒙古方面并不具体掌握。但他表示,伊利股份的高管被公安机关拘留的消息,对于他们来说也十分突然,如果该消息属实,那么伊利股份的问题将不仅仅局限于行政违规,只有涉及到刑事犯罪,证监会才会将其移交司法部门处置。

  伊利股份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杨贵证实,公司高管是因为经济问题被司法部门带走。他表示,过几天公司要召开临时董事会,以便确认新的领导班子。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包括董事长郑俊怀、财务负责人兼董秘张显著等人在内的伊利高管仍然被拘禁。目前公司日常工作由杨贵和公司副总经理詹永宽暂时负责。

  疑云密布

  事实上,自今年6月伊利爆出独董风波之后,这家上市公司一直处于是非纷争的旋涡之中。

  今年6月,伊利股份原独立董事俞伯伟、王斌等要求对公司国债买卖和华世商贸公司等问题进行专项审计,此后这两人分别遭到罢免及辞职,但是伊利股份的麻烦却并未结束。之后,伊利股份被动披露和澄清了有关国债及华世商贸的相关事宜,这家投资者眼中曾经的绩优蓝筹股开始显露出许多令人担心的问题。

  经公司披露,公司以内部审批程序通过、并自2002年11月起开始实施的累计投资额达到4.17亿元的国债投资事项后,公司又向持股比例达到64.38%的控股子公司内蒙古牧泉元兴饲料有限公司提供资金,该公司于2004年1月至3月期间累计购入国债2.2994亿元,出售并收回国债投资1.1634亿元,截至2004年6月16日,该公司持有国债市值余额为1.0420亿元,浮亏940万元。

  事后有分析认为,公司投资国债的金额与伊利股份股权转让的金额非常接近,有伊利管理层通过金信信托名义收购伊利股份股权的嫌疑。伊利股份对此发表澄清公告表示此事实属巧合,(二者)无任何关联关系。

  除此之外,独董风波引出的另一大疑点是,公司第五大股东华世商贸与公司高管非同寻常的关系。伊利股份的独立董事表示,华世商贸是公司高管及其家属注册的公司,但公司对此却未公开披露过。此事暴露后,华世商贸股权经历了闪电转让,6月11日,公司董事长郑俊怀之女郑海燕、副董事长杨桂琴的丈夫马庆、公司董秘张显著之子张翔宇分别将其所持的华世商贸股份转让给他人。事后,伊利股份在6月26日公告表示,华世商贸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当时由公司两名中层管理者张显著和李永平的名义注册,目的是为解决管理层持股,2002年该公司由公司五名中高层管理者家属以个人出资形式增资。2001年9月30日,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加强对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协议转让活动规范管理的通知》,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无法进行转让,故未能将该部分股权转让给用于公司管理层激励的呼和浩特市启元投资公司,以解决管理层持股之目的。

  MBO惹祸?

  目前市场普遍猜测,伊利股份高管的经济问题与前期揭露出来的公司违规投资国债以及由公司高管家属设立关联公司难脱干系,而此前市场已有声音将上述两个问题的实质与公司高管隐秘操作MBO、甚至转移上市公司资金等问题联系起来。

  与此同时,国资委等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对各地企业的MBO进行收口管理。

  近日,有国资委官员表示,管理层收购、职工持股中的问题是当前各地企业改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MBO,即将出台明确的管理办法,予以规范。

  国资委官员强调,在目前情况下,大型国企不能搞MBO,同时,对于中小企业操作MBO,要明确企业所在地的监管机构,落实他们的行为责任和经济责任。中小企业的MBO要满足五条前提:即第一要进行离任审计,对业绩下降负有重要责任的管理层不得参与购买企业的股权;第二严禁自买自卖;第三要进场交易,公开竞价,管理层购买股权要同股同价;第四,经营者不得向包括本企业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借款,也不能用收购企业的资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要收购这个中小企业的资产必须拿出真金白银;必须用管理层自己的风险去收购,而不能向银行转移风险;第五,不得将安置职工的费用从价款中事先抵扣。上海证券报记者童颖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