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芃
前不久有位长年报道长三角新闻的同行在闲聊中提及,今年有关长三角一体化的各种论坛似乎比去年少了许多。的确,在2002和2003两年中,各地各界召开的长三角区域经济研讨会就超过100次。而在2004年,记者参加的相关会议明显减少。
细想一下倒也释然。就像早些年“教师节”及尊师重教的相关宣传遍及报章电视之时,正值国内教师地位每况愈下;后来教育的地位日为国人所重视,教师待遇也有所提高,大中小学的教职不用媒体宣传也都令人趋之若鹜。同理,现在专家学者们不用像前几年那样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而频频鼓与呼,或许恰恰反证了这一地区区域融合的巨大进展。
特别是在2004年,国家发改委把区域规划作为“十一五”计划的一大重点,并正式确定把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作为区域规划的试点后,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的地位已经牢固树立,民间包括学界为此进行的呼吁也算是功德圆满。
说得少了,行动层面的落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扎实有效。以2003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围绕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展合作为起点,长三角一体化的各项工作都在逐步走向务实。
且不提向来走在前面的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一体化,就拿最易流于空泛的政府会议来说,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工作中也变得越来越务实。今年在上海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五次会议,首次建立的议事制度,充实常设机构,设立专题工作,确定年度进展目标等等,会议的每一项重要议程都让人感觉到,城市经济协调会在为区域合作发展扎扎实实地做事情。这种务实性还体现在对专题的确定上。据悉,所有专题都是三省市协作办通过大量的前期工作和联系会议,从30多个项目中筛选出来的,专题选择的标准本身也非常实在。
长三角地区级别最高的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为了把区域合作落到实处,从第一届开始就设立了专题合作制度,由各省市根据当届会议议定的合作重点,相应地成立专题小组开展工作,各小组之间也保持畅通的联系和交流。据悉,第一届会议设了五个专题,去年又增加了两个。今后还将根据三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提出新的能源合作及其他方向的课题。
这一切向人们表明,长三角一体化早已不是停留在口头的目标,而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的一个方面,并且和各职能部门及相关领域的工作融合在一起,成为制订工作计划、确立工作目标的一个依据和前提。
当一体化已经“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意识,当大家对一体化有了一种“平常心”的时候,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更加值得期待。
《国际金融报》 (2004年12月21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