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品牌管理 > 长虹2004年度巨亏 > 正文
 

长虹斥资十亿元发力平板电视领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 00:49 金羊网-羊城晚报

  现在进入平板电视领域,机会还剩多少?长虹表示,目前才是风险最低的时候

  本报成都讯 记者 吴江 报道:换帅之后的长虹终于在自己的老本行彩电业上开始发力,昨日,长虹执行副总裁郑光清在成都宣布,在未来三年追加投入10亿元,全力启动“大平板战略”。在此之前,几乎其他所有的彩电业巨头早已抛出了各自的平板电视战略,“晚到”的长虹此刻才突然热启,颇耐人寻味。而就在前一天,TCL在成都的高端彩电基地投入
生产,两大巨头在蓉城的不期而遇,让业界对后倪润峰时代的长虹究竟如何表现寄予了更大的关注。

  切入时机不存早晚之争

  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业界分析人士昨日纷纷对记者表示了同一个疑问:在国内其他大品牌已经轮番轰炸的平板电视领域,长虹却保持着长久的沉默,此刻还有何机会?对此,郑光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眼下讨论平板电视不应该停留在争论进入时机是否适宜的层面,毕竟这个市场刚刚进入启动阶段,前些年早进入未必就是好时机。“以液晶电视为例子,由于全球液晶屏生产线大量增加,上游市场供应充足,而液晶屏生产线的一个特点是折旧占其投入的50%,因此只要开动就不能停产,这导致了一度稀缺的液晶屏价格急速下滑。”郑光清透露,长虹今年4月购入的32英寸液晶屏每张价格为1320美元,但到目前这个价格已经跌到了700美元,降价幅度高达47%。“液晶屏价格大降给等离子屏生产商也造成了巨大压力,等离子上游资源的降价也不可避免。”郑光清称,以往等离子屏生产企业总是在高位出货,导致等离子电视价格居高不下,降幅总是小于液晶电视。但现在情况正发生巨大变化,上游企业已经改变策略,试图以充足的供应与液晶屏生产商争夺整机企业。“明年等离子价格大降已经可以确定。”郑光清认为,42英寸等离子明年底滑入1万元以内应很正常。“晚到并不等于迟到,现在发力平板电视或许才是风险最低的时候。”郑光清称,之前长虹没有大做平板电视,也就没有存货,在上游资源剧烈降价的情况下不需背上资金包袱,这可以算是相对国内同行的后发优势。而长虹方面的跟踪调查显示,今年2月至9月,平板上游资源的价格进入快速下降通道,9月到目前为慢速下降通道,而明年3月后一段时间将进入较为长时间的价格稳定期间;另一方面,全球平板市场已经启动,这恰恰是彩电企业平板发力的基础所在。

  普通背投将退出一线市场

  作为在国内最先力推普通CRT(显像管)背投的企业,长虹平板宣言的抛出会否预示着其背投战略的终结?郑光清承认,在特大城市等一线市场,普通背投已经遭遇到平板电视的强力挑战,长虹已开始主动从这些市场撤出普通背投电视。“但长虹并不会停产背投,而是向二三级市场转移。”郑光清称,长虹也不会停产其他CRT彩电,因为全球这个市场还很巨大,至少在2010年前都不用担心其销路。据悉,长虹方面未来3年追加10亿元将用于平板电视的科研投入和团队建设,力求明年突破100万台销量,在130亿元市场规模的平板电视蛋糕中分到一杯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陆刃波表示,比较认同长虹方面对彩电市场的研判,研究所今年的专项调查显示,国内城市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141台,但仍有20.9%的家庭表示未来两年希望购买电视,其中43%的人希望买平板电视。“到2006年,平板电视销售中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的购买比例将达到7∶3。”陆刃波也称,包括高端显像管电视将进一步向次级市场转移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观宇/编制)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