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记者 祁和忠 发自上海
作为2003年最火爆的明星品种,上海天胶在2004年下半年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市场表现反差极大。作为一个跟踪上海天胶市场两年有余的市场人士,上海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资深分析师林慧最近重新回顾上海天胶曾经有过的辉煌和现在的低迷,以期找到未来市场可能的发展之路。她表示,回顾过去,人们发现,尽管上海天胶市场或许已经被新入市的投资
者所遗忘,然而,它所产生的全球性影响,以及给国内期货市场带来的辉煌,都已经载入中国期货史史册,甚至于它给中国期市带来的思考都是前所未有的。
国际地位大幅提高
林慧表示,快速增长的成交量令上海天胶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期市瞩目的焦点。可以说,在中国期市沉寂八年后,正是上海天胶市场的神奇成长速度令中国期市重新成为国内投资者、财经媒体,乃至相关证券机构、财经机构关注的方向。不仅如此,上海天胶的快速成长甚至使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只因其短短一年的发展即超越了拥有数十年交易历史的TOCOM和SICOM的同类产品。人们不仅不断听到东南亚天胶主产国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在访问中国时了解中国期货市场的报道,日本国内排名第一、二位的贸易商,东京胶市的主要参与者,丰田通商和丸红株式会社甚至都直截了当地向上海期交所表达了强烈的入市愿望,尽管遭遇政策障碍,但这在市场中早已不是秘密。
更令人关注的是,TOCOM计划于2005年1月起在橡胶期货交易中引进连续性电子化交易,以刺激市场的流动性并提高效率,从而放弃自1952年12月以来就一直保持的静盘交易。很多市场人士认为这是TOCOM受到上海天胶市场快速成长的吸引和威胁所作出的吸引投资者的重大举动。由此可见,上海天胶市场在国际橡胶交易中的地位已经非同一般。
定价功能初步发挥
尽管由于庞大库存的压力,2004年下半年上海天胶市场的交易量日益萎缩,然其在全球市场的定价中心功能仍继续得以发挥。人们发现,2004年国际市场胶价始终维持在1200美元/吨上方,如果说2003年全球胶价维持高位很大一部分因素来自于中国的强劲需求的话,那么,在中国需求大幅减少的2004年,全球胶价仍能维持如此高价,除了因主产国气候原因导致国际市场天胶供应偏紧外,原油价格的高涨令合成胶价格持续走高,也是支撑胶价的重要因素。
回到国内市场来看,尽管饱受库存压力之苦,上海天胶自2004年年初至今期价也不曾跌破过12000元/吨,这和原先不少市场人士的预期相差很远,也令不少仅仅从库存角度看待上海天胶价格的投资者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假如客观看待上海天胶就会发现,上海天胶市场能够维持12000元/吨以上的相对高价并不是依靠投机资金的力量,而是受到国内外需求引致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从理性角度看,如果说2003年人们尚认为上海天胶在朝着全球定价中心迈进,那么,在经受住阶段性暴涨暴跌考验后的上海天胶,如今已经初步具备全球定价中心的功能,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胶价的走势。
服务生产商和贸易商
在上海天胶市场不活跃之前,我国主要产胶地海南、云南农垦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现货市场卖出天胶,且因为中国没有自己的定价中心,价格几乎都是被动地跟随国际市场涨跌。在上海天胶市场活跃并逐渐显现出定价中心功能之后,两大农垦利用上海天胶市场每月进行一定数量的套期保值,不仅大大提高了销售价格,而且在很大层面上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农垦的利润来源。据了解,以云南农垦为例,目前每吨天胶的全部生产成本在9000余元,而2003至2004年间,上海天胶市场的均价在12000元/吨之上,云南农垦大约有10%的天胶产量用于在上海天胶市场套期保值。由此可见,上海天胶市场的活跃对我国相关农垦的建设极为有利。
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的大量运用,目前已经很少有消费厂商直接向生产厂商购买天胶,大量的贸易商在此间起到了衔接作用。上海天胶市场的活跃也为这些贸易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价格参考依据和购买天胶的场所。
辞旧迎新活跃可期
不管是曾经有过的欢喜,还是曾经有过的低落,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可喜的是,在经历过两年的市场洗礼之后,无论是市场发展环境,还是市场的风险控制意识,中国的期货市场都已较两年前大为提高,市场的投资理念和交易策略都已更为成熟,各品种表现也更趋理性。2004年三个新品种的共同上市,更是奠定了中国期货市场另一个辉煌发展的开始。
回到上海天胶市场来看,随着库存天胶的逐步消化,以及全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天胶消费增长,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上海天胶交易仍有重归活跃的一天。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原油价格的高涨,国际胶价始终维持高位,印尼橡胶协会副主席甚至表示,有意在即将召开的亚洲橡胶企业理事会上提议,将橡胶的参考价格从现在的每吨1100美元提高至1250美元。再加上2005年1月开始,TOCOM即将开始电子化橡胶交易,届时,上海天胶市场的影响因素将增多,价格将更具波动性,交易方式也将更趋多样化。展望2005,人们有理由相信上海天胶活跃完全可以期待。
《国际金融报》 (2004年12月20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