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交通厅厅长徐钢:发展经济主要出路在港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9日 10:46 中新网 | |||||||||
    “福建省依山傍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这种地理特征决定了福建省发展经济主要出路在港口”。这是福建省交通厅厅长徐钢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     徐钢告诉记者,历史上,福建省曾一度是蜚声中外的国际性港口大省和航运强省。早在宋元时期,泉州港不仅是当时的中国大港,而且是仅次于亚历山大港的东方第一大港、世界第二大港。有“涨潮声中万国商”之美誉的泉州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
    他说,福建交通的开篇就是中国交通的开篇,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绝后的伟大壮举,其历时之长,船队之多,影响之大,为世界航海史上绝无仅有。而福建是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最重要集结地,福建港口在郑和航海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从明代中叶以后的几百年来,福建港口优势不再。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福建多山导致陆上交通闭塞、腹地狭小,无法形成资金流、人流和物流的积聚效应。因而,他认为,要保持福建省的经济快速增长,必须发挥福建作为内陆山区出海口的潜在优势和功能,拓展经济腹地和市场空间。因为世界各国间贸易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运量是由海路运输完成,中国约百分之四十的能源物资和百分之八十五的外贸货物通过海上运输,而福建外贸货物海上运输比重更高达百分之九十五,港口强大的集疏运力功能在福建经济发展中地位特殊而重要。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不断调整,资源、制造产地和市场这三者的区位关系对经济和产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地理位置和运输成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而迄今为止,水运是最便宜、成本最低的方式。无论从历史的还是现实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东南沿海不仅将成为中国港口和水运中心,还将成为经济成长最快的城市群和经济繁荣区。     徐钢认为,中国港口,尤其是包括福建在内的东南沿海港口发展已经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他说,福建兴港优势多多,大陆海岸线长达三千三百多公里,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二位,并拥有岛屿海岸线二千一百多公里,有着罗源湾、三都澳、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等众多的优良深水港湾,全省沿海可利用的建港岸线长达四百六十七点一公里,其中深水岸线一百九十公里,有七处可大规模开发建设五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港湾,可建设二十至三十万吨级的超大型深水码头岸线资源,为全国之最。     此外,因福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并有史缘久、血缘亲、文缘同、语缘通、商缘广的独特关系,一九九七年起,厦门港和福州港开展对台试点直航,二00一年起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澎湖地区开展人员与货物直接往来,闽台航运已有一定基础,福建沿海港口在对台沟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徐钢表示,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福建交通建设必须以加快港口发展为取向,做强做大海峡西岸港口群,以港口规划布局基点来构建公路、水路交通网络,加快连接沿海港口群的公路、铁路快速通道,为港口拓展广阔的经济腹地,推动福建交通跨越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