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指标信号) 我国物价上涨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 01:52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份CPI同比增长2.8%的信息后,市场感到十分惊讶与兴奋,CPI的上涨压力终于缓解了。然而,在庆幸之余,延续高位调整的PPI走势却不那么令人乐观,11月份PPI同比上涨8.1%。CPI与PPI走势之间所形成的巨大反差,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我国物价上涨的结构正在悄悄发生深刻的变化。那么,如何解读这种变化的含义?

  由于目前食品价格约要占到CPI三分之一的权重,粮食价格又约占到食品二分之一的权
重,因此之前CPI上涨主要是由以粮食为主的食品价格上涨所引起的。现在,预期今年粮食丰收的大局已定,导致食品价格大幅回落。11月份食品价格和粮食价格分别同比上涨5.9%和19.2%,比上月大幅回落了4.1%和9.5%。另据官方说法,基于物价指数的计算方法,当前物价上涨中有很大部分是由去年翘尾因素所带来的。例如,在7月份CPI上涨5.3%中,翘尾因素的影响约占4.5个百分点,10月份约占CPI上涨4.3%中的1.6个百分点,这说明翘尾因素的影响也大幅削减。当原先导致CPI上涨的两大因素共同回落时,CPI就从9月份的5.2%一下子跌落到了11月份2.8%的水平。尽管这一回落幅度有些过大,但至少可以说明其上涨趋势已得到了基本控制。那么,CPI上涨的压力是否已得到完全缓解了?从目前的情况看,还很难说。在剔除以粮食为主的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后,目前核心CPI(即非食品价格的CPI)仍有上涨压力。核心CPI现在基本维持在1.3%的水平上,而水电燃料价格等新的涨价因素将推动其进一步上涨,当然这部分涨价因素是政府可以控制的。除此之外,PPI至CPI之间的物价传递对CPI的上涨也有不确定的影响。尽管目前对这个问题争议比较大,主要集中在是否会传递,以及如果传递的话,传递率又是多少等问题上。但不管争论结果如何,目前PPI与CPI之间的涨幅差距已扩大到5.3个百分点,这表明CPI上涨压力仍然存在。按照一般常识,PPI至CPI之间的物价传递肯定会发生。对此,央行的观点值得关注。央行认为,相当部分的PPI上涨最终会以成本推动的形式传导到CPI中去。但是,这种传递率又是多少呢?从美国的案例看,传递率大致为20%。考虑到目前中国仍处于转型经济阶段,这种传递率可能会低一些。有研究估计约为15%。以此测算,如果物价传递发生的话,估计影响CPI上涨约为1至1.5个百分点,加上核心CPI数据及以粮食为主的食品价格因素影响,我们可以初步预计明年CPI的波动区间大致在3.3%至3.8%之间。这说明,明年物价上涨的压力并不大。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当CPI显著回落时,如果物价传递的滞后时间过长,又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呢?为此,我们需要对PPI上涨的结构进行分析。就目前而言,一系列生产资料产品价格的上涨是引起PPI上涨的核心因素,这是由生产资料产品短缺所引起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连续23个月持续上涨就可以说明这一点。而同时消费资料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却十分有限,这主要是受到最近几年大规模投资所形成的产能过剩及竞争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导致以成本推动的通涨压力被阻断在生产厂商的范围内。PPI上涨的这一结构性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物价传递的阻断效应已非常显著。在紧缩货币信贷和遏止投资增速过快的情况下,如果这一效应持续维持的话,我们将可能再次陷入通缩的境地。

  所以,当物价上涨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时,物价传递是否会发生及传递率会是多少,将成为观察明年我国物价变动的重要标杆。而由上述的分析可知,即使物价传递发生的话,我们也不必担心明年CPI上涨的压力会很大,中国将不会出现很高的通胀率。但如果物价传递的时滞延后或物价传递的阻断效应增强,则目前中国经济中轻微的通缩压力是否会增加就需要特别警惕了。这提醒我们,在防止通胀的同时,也要防止通缩。而温和的通胀与轻微的通缩之间的混合矛盾,将成为明年调控物价时所不得不考虑的难点问题。上海证券报乐嘉春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