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浙江:大力发展旅游业 提升服务业水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 16: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服务业迅速崛起,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为63%,其中34个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43.5%,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61%,22个高收入国家为71%,少数发达国家达到了80%以上。跨国服务贸易和服务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不断增长。从1980年到2000年,全球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长率达到7.1%,远远超过同期货物贸易额5%的平均增速。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决定一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我省已进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增强综合实力越来越依赖服务业的发展。我省人均GDP去年已达到2434美元,从国际国内经验看,在人均GDP从2000美元向3000美元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产业结构将趋向高级化,明显呈现出一产比重持续下降,二产比重稳中趋降,三产即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的趋势。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多年来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导向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一直滞后于经济发展进程。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低于35%,2003年为33.2%,不仅低于全世界平均64%的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45%的平均水平。从各省市比较来看,北京、上海的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1.6%和48.4%,浙江为39.7%。并且,从2003年第二季度开始,浙江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开始低于全省生产总值的增速,2003年所占比重从2002年的40%回落到39.7%。

    服务业中的旅游业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服务业中的大部分行业,这决定了它在服务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浙江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丰富程度仅次于四川居全国第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浙江这样一个生产要素严重匮乏、而经济实力和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的省份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条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我省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发展状况入手,阐述了旅游业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提出必须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此来提升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浙江服务业和旅游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一、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从大的方面来看,浙江的服务业经历了迅速起步和全面发展两个阶段,交通、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增长迅速,总量扩张明显;信息、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方兴未艾。服务业越来越成为推动我省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税源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1、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1990-2003年,我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7%,超过同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4%的速度,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9.5%提高到39.7%。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2003年我省服务业对全省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7.9%(按不变价格计算),远远超过1990年的7.4%的水平。2004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6%。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90年的17.0%提高到2003年的30.5%,并于2002年开始超过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同时,由于证券、银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服务行业营业税的大幅增长,使得我省今年以来地方财政营业税收入增势强劲(前11个月增长32.5%)。

    2、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行业比重上升,传统行业比重持续下降。2003年,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4.0%、14.3%和13.8%,占服务业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83、0.41和0.42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在2002年下降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2003年又下降2.1个百分点。

    3、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突出表现为:一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开始走向市场,走向社会,市场化、民营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二是金融保险业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中、垄断开始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四大国有银行完成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一批股份制的新兴商业银行诞生,证券市场和证券经营机构规模不断扩大,保险市场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呈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三是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开始逐渐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承担起行业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并开始从官办、半官办的状态转向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运作。

    4、从发展阶段来看,目前我省服务业发展水平仍然偏低[2]。一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我国一些先进省市。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2003年我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已居全国第4位,但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排在全国第10位,与排在前几位的北京、上海等相距甚远,在全国仅处于中游水平,这与我省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相比形成较大反差,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二是从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来看,我省劳动力就业结构尚处于向服务业转移的阶段;三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相对偏低;四是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传统行业比重仍在一半左右。

    二、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

    与全国一样,浙江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以发展国际旅游为主,转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举的过程。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省旅游业已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购物娱乐、节庆活动等多种活动为一体的综合型的经济产业。开发了一大批新的景点景区,具备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接待能力,旅游环境、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构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生产力体系,旅游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初步实现了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旅游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并逐渐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

    1、旅游经济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经过多年努力,旅游业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旅游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旅游经济主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游客、入境游客均列全国第五位,旅游企业经营效益排在第四位。2003年,我省积极克服“非典”疫情影响,旅游总收入达760多亿元,为2000年的1.6倍,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456.2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4.9%,比2000年提高0.6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旅游业继续高速增长,旅游总收入7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6%,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表1:1996-2004年浙江省旅游业发展情况

    年份           旅游总收入  国际旅游收入   国内旅游收入   接待入境旅游者
    -               (亿元)      (亿美元)         (亿元)       人数(万人次)
    1996年          256.3          2.92            232            72.9
    1997年          306.6          3.45          277.8           81.15
    1998年          357.2          3.16            327           81.96
    1999年          412.1          4.10            375           94.78
    2000年          472.7          5.14            430          112.59
    2001年          587.0          7.07            529          146.95
    2002年          710.8          9.28          633.8          204.18
    2003年          767.7          8.72          695.3          180.84
    2004年前三季度    704          8.32            635           187.8

    资料来源:《2003年浙江省旅游概览》

    2、旅游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我省旅游产业已形成相当规模,构成吃、住、行、游、购、娱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旅游产品从原来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商务会展、购物娱乐、节庆活动等各类综合性项目发展,形成了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中心,东、西、南、北4条特色旅游线和“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的旅游主题形象。旅游产业结构在发展中不断调整优化,游、购、娱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29.9%提高到2003年的36%。旅游餐饮业、饭店宾馆业、旅游交通业、旅行服务业、旅游商贸业和旅游娱乐业等旅游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

    3、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加大旅游设施建设力度,建成了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旅游项目和配套设施,旅游景区景点明显增多,游乐功能日趋多样,宾馆饭店和旅行社快速发展,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省已有星级饭店850多家,其中三星级以上320多家,总数为全国第二。旅行社发展到910多家,22家旅行社入选“全国双百强旅行社”行列,居全国第四位。交通运输条件大大改善,缩短了旅途时间,增加了游客舒适感。旅游设施不断完善,为国内外旅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

    4、旅游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快。我省旅游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旅游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国内旅游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形成了全面开放的良好势头。2003年,我省入境游客18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8.7亿美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60%和70%;入境游客和外汇收入由2000年的全国第七位,分别上升到第五和第六位。出境旅游也迅猛发展,出游国家和地区从香港、澳门、新马泰向日本、欧洲等地拓展。同时,积极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加大与赣、闽、皖三省的旅游交流与合作,旅游区域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形成旅游对内对外互促互进的发展格局。

    5、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浙江的旅游资源仅次于四川,位居全国第二,近几年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省的旅游资源优势,但从总体看,这种资源优势尚未形成产业优势,浙江的旅游业发展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一是与发达省市相比,我省的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内在结构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003年我省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同期上海市达到了5.4%。2003年江苏省的旅游总收入达到了1068.8亿元,我省与之的差距从2001年的157.1亿元扩大到了301亿元,与上海、广东等省市的差距更大;游客在浙江境内的人均消费偏低,2003年来我省的国内旅游者人均消费为824.9元,同期上海达到了1465元,江苏省达到了855.3元。

    二是旅游业在结构上发展不够平衡。旅游收入结构相对失衡,国际旅游“短腿”现象严重。通常国内、国际旅游应存在一个较为适当的比例,从全国水平来看,1999-2003年,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收入之比约为2.4∶1,上海市2003年这一比例为6.3∶1,而我省为9.6∶1;区域旅游发展欠平衡。全省各市之间旅游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特别是国际旅游,杭州市旅游外汇收入及接待入境旅游者占全省的比重近一半,2003年杭州市旅游外汇收入占全省的48.5%,接待入境旅游者占全省47.6%。国内旅游也基本集中于杭州、宁波两个市,两地之和的比重过半;旅游收入中各要素比例不够均衡等结构性问题仍未有较大改观,购物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还不到20%,远远低于旅游发达地区水平。

    三是旅游规划和项目策划总体水平不高,旅游产品市场化程度低,造成旅游资源的规模效应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与旅游发达省市相比,与我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比,我省旅游企业的经营能力、旅游人力资源教育水平以及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尚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浙江旅游业对服务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旅游业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金融、房产、公共管理等服务业中的大部分门类,具有产业关联性强、消耗能源较少、投资回报可观、劳动力吸纳容量大的特点,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导产业来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提升服务业总体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改善投资环境,丰富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事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1、旅游业的发展对其他行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有利于提升服务业的总体水平。旅游业是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它的关联带动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为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景区景点带来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农业、工业、城建、文化等行业发展,进而还能刺激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综合性强,覆盖面广,行业间的亲和带动作用明显,能够“兴一业而旺百业”。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业的经济乘数效应远高于其他行业。据测算,目前我省旅游产业每增加1万元的产出,可直接或间接带动服务业总产出1.4万元,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近十年我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9%,快于同期服务业总产出增速8.4个百分点,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上升,2003年达到了12.2%。

    从1996以来浙江旅游总收入对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弹性系数来看,除2003年因非典疫情影响,弹性系数小于1之外,其余年份均大于1,这表明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表2:1996-2004年旅游总收入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的弹性

    年份             旅游总收入   服务业增加值     旅游总收入对服务业
    -                 增长率(%)      增长率(%)   增加值增长的弹性系数
    1996年                 15.8           11.1                   1.43
    1997年                 16.4           10.5                   1.56
    1998年                 16.5           11.5                   1.43
    1999年                 15.4            9.8                   1.57
    2000年                 14.7           11.9                   1.24
    2001年                 24.1           11.5                   2.10
    2002年                 21.1           13.5                   1.56
    2003年                  8.1           13.8                   0.59
    2004年前三季度         67.6           13.8                   4.90

    资料来源:《2003年浙江省旅游概览》、《2004年浙江统计年鉴》

    2、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扩大有效需求的主要途径。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消费需求扩大的同时也促进了投资需求的扩大。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需求层次的上升,人们对生存资料的消费需求已基本满足,越来越追求享受型和发展型的需求。旅游正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享受和发展型消费需求而成为新的消费热点,2003年我省居民消费水平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居全国第三。据杭州、宁波的城市住户调查资料表明,2003年这两个城市的城镇居民出游率分别达到了132.2%和111.6%,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7和11.1个百分点。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吸引了国内和境外购买力来浙消费,促进了浙江市场的繁荣,扩大了内需。2003年来浙江的境内外游客用于餐饮和购物方面花费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了9.5%,比2000年提高1.7个百分点。从近几年旅游总收入的结构来看,吃、住、行的花费比重有所降低,游、购、娱的比重缓慢上升,这表明我省旅游收入结构有所改善,旅游消费水平有所提升,旅游对商贸、娱乐、文化等行业的促进作用增强。

    近年来,各地的旅游投资力度加大,成为服务业投资的一大亮点。自从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省里每年安排5000万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杭州、宁波等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在政府主导下,我省用于旅游业的建设投资明显增加,各种经济成份参与旅游业投入已成为我省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据统计,2003年,项目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单位用于住宿业的投资达17.5亿元,比2002增长50.5%,新增固定资产10.1亿元。并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内资外资一起上的投资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新路子。

    3、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扩大服务业就业的主要渠道。旅游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类多、容量大、门槛低、包容性强,对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有需求,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成效卓越,主要表现在:一是投资就业比高,根据国外资料,对旅游业每投资8万美元,可创造40多人的就业机会,而同样的投资,石油工业、电器工业只能提供16人和8人的就业机会,因此旅游业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比工业等行业投资多得多;二是直接和间接就业的比例高,达到了1∶5,即旅游部门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间接增加5个就业机会。目前我省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大约有56万人,间接就业人数约为230万人,分别占服务业从业人员数的6.3%和25.8%。

    旅游业的发展,日益成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地区贫困的有效途径。我省的贫困村、乡大多分布在山高林密的革命老区和风光秀丽的风景名胜区内。正是发展了旅游业,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加快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服务业的转移。村民们通过餐饮、蔬菜、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等多种途径进入旅游业,获取劳动报酬,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的。

    4、旅游业的发展为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旅游业的兴起,使山川增色,城市改观,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较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旅游业的标准化规范管理对服务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旅游业与对外开放的互动作用也为服务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旅游业促进了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的建设。旅游业以环境为资源,没有良好环境,旅游者追求的吸引物不存在,旅游就不存在。近年来,我省的杭州、宁波、绍兴、金华、温州、湖州等十几个市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过程中,在河道治理、城市绿化、旧城改造、新区建设、道路改建新建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居民素质和文化修养普遍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各具特色、品牌鲜明的优秀旅游城市形象。得益于旅游业和城市交通、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我省主要服务产业的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尤其是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运输部门。

    二是旅游业的示范作用明显。旅游业是各服务性行业中较早实行服务标准化的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对旅游行业制定了标准,例如旅游行业的星级饭店服务标准,旅游景点、购物场所的接待标准,导游人员的导游标准以及2003年世界旅游组织颁布的《旅游业危机管理指南》,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旅游行业服务行为的规范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为其他服务行业起到较好的示范和经验积累作用。

    三是旅游经济发展对发展外贸和吸引外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外商务游客在旅游考察中了解和认识浙江,看到了我省经济蓬勃发展的景象,不断增强投资和贸易信心,进一步扩大投资和贸易规模,为我省贸易业的兴旺发达和利用外资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较大的机遇。2003年来浙江的入境旅游者中,以商务活动为旅游目的占48.3%,居各类来浙境外游客旅游目的比重第一位,超过来浙纯粹观光旅游的游客比重23.3个百分点。旅游经济在对外开放中,形成了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格局。

    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升服务业水平

    我省《十五计划纲要》确定,服务业占GDP比重每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到2005年要达到41%。而近年来服务业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2003年我省服务业占GDP比重从2002年的40%回落到39.7%。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我省要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服务业规模,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因此要充分发挥旅游经济“兴一业、旺百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服务业的规模扩大和产业提升,进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国民经济从“二三一”向“三二一”的结构转变。

    1、抓住当前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时机,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加入世贸组织为我省旅游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拓宽了发展领域。我国旅游经济的蓬勃兴起,以及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合作加强,为我省旅游经济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氛围。2005年是中国旅游年,2006年杭州世界休博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三大盛会等,都将为我省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发展商机。我省地处沿海发达地区,区位条件比较优越,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需求日益增强,加快发展旅游经济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要抓住当前这些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从而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2、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业结构。要进一步建设大交通网架,完善与旅游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旅游区的高等级公路,开设重要城市假日旅游专列,争取更多地开通国内直飞航线和国际航班。根据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建设不同档次的宾馆饭店,提高国内外游客的接待能力。积极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最佳旅游城市”,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旅游经济环境竞争力。提高交通运输业、宾馆业、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等服务行业的规模、水平和档次,从而带动房地产、信息传输、贸易、商务服务等其他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3、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发展旅游业,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科学合理的开发,才能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积极有效的保护,才能保证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些年来一些地方由于无序开发、盲目发展,造成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生态资源、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生态资源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就会恶化;风景名胜受到破坏,人文价值就荡然无存。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一旦破坏,旅游经济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坚持创新与继承相统一,坚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调,要按照“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持续利用”的原则,把我省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发利用好,更要保护好,走资源节约、生态平衡、集约发展的道路,从而为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做好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加快国际旅游发展步伐,提高浙江的国际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省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程度。要积极利用国际旅游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高度相关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业和利用外资的发展水平。要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突出抓好入境旅游,有针对性地开展境外促销。同时,稳妥发展出境旅游,引导旅游企业打好“双向旅游牌”,实现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的良性互动。要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大力吸引境外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我省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

    5、要加快旅游业的体制创新,从而进一步增强服务业的发展活力。加快旅游企业制度创新,推动旅游企业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造,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支持旅游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收购、兼并、重组,形成一批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支持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兴办旅游项目,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也要适应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要求,强化旅游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能,加强旅游市场监督管理。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旅游管理有关法规规章,建立旅游行业的服务标准体系,促进旅游行业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从而提升服务业的经营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程度,增强发展后劲,提高服务业的服务素质和水平

    正如习近平书记在最近召开的全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所指出的那样,全省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旅游经济建设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紧追性和责任感,把握发展趋势,遵循发展规律,抓住发展机遇,真正把旅游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作为发展服务业的突出重点来抓,努力把旅游经济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全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贡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浙江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