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张伟雄:首次透露民资参股广州一汽历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 16:11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张伟雄,广州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背景,广州宏佳伟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998年,宏佳伟业公司通过收购香港乐意发公司获得广州新穗巴士公司60%股权,正式进入广州公交业。2004年12月12日,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张伟雄的名片上又增加了一个头衔“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广州公交首家从国有独资公司整体改制为多元化股份制的企业,广州一汽引入民营资本意欲重振雄风被外界视为中国公用事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的重大尝试,是一次“凤凰涅?”式的改革。而已经在广州公交业低调蛰伏6年的
张伟雄,也第一次正式向媒体开口。《民营经济报》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这位民营企业家,获得大量鲜为人知的内幕。

  注资广州一汽1.5亿以上记者(以下简称“记”):一汽巴士公司的注册资本是31169万元,宏佳伟业注资50%股份的投资额是多少?张伟雄(以下简称“张”):首先我要澄清我们参与广州一汽(以下简称“一汽”)的改制是属于增资扩股形式,不是收购。一汽累计亏损面比较大,到今年亏损额达到3亿多元,宏佳注资额在1.5亿元以上,也相应地承担了部分债务。记:据说你们和一汽的谈判持续了很长时间,从开始接触到最终获批进行了多久?张:我最早是去年10月有了这个想法,然后开始和一汽接触讨论,直到最近获批,大约1年多。记:一汽方面承认运作困难,迫切需要资金注入。您认为导致广州一汽生存困难的原因有哪些?张:一汽的问题其实很多,有7200多名职工,3000多名退休人员,设备陈旧,体制老化,计划经济的观念很明显。另外,一汽原来的公交线路多,而且相对不太好。特别是过去担负很多社会责任,就像紧箍咒一样让它难以改变。我相信用3-5年的时间会解决一汽的经营问题,不用急于“卸包袱”。

  要让一汽有“狼”的进攻性记:既然面临这么多难题,您为什么还要选择入股一汽?张:其实没有特别的原因。我原来主要做房地产,1998年入股新穗巴士后,我发现公交业很适合我做。因为我个人的风格是“求稳”,公交业虽然没有大钱赚,但是收益比较稳定。另外因为我做新穗巴士有了比较多的经验,也想为广州市的国企改革做些贡献。我一直认为一汽的潜力比较大,只是缺乏有效机制、市场观念和在市场中“游泳”的技术。而我有信心通过企业改造,让它更加灵活,要像狼一样有进攻性。记:宏佳参股后将通过哪些措施改变一汽目前的状况?张:我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狼狈为奸”是个贬义词,但假如我们换个角度理解:狼富于进攻性,狈则精于计算,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结合就要达到既能勇猛向前闯又要让基业厚实,稳扎稳打。我们可以通过在市场上获得的经验来整合一汽原有的资源。在线路方面,可以结合广州“东进南拓”的发展规划、2010年亚运会以及广州市中轴线南移的几个趋势增加线路,提高盈利能力。记:一汽实行股份制后,宏佳和一汽公司原有的管理层将如何结合?张:我们将实行按照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责任制,双方不会有太具体的分工,我希望能结合成一体。而我个人则更喜欢把企业的大方向把握好。我提出了企业下一步经营的三大原则:必须要有利于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和有利于员工福利待遇的提高。

  新穗年回报率其实不到5%记:根据您运作新穗巴士的经验,投资公交业的年回报率约为多少,相比您在其他行业的投资呢?张:公交业其实回报率很低,我估计新穗的年回报率有3%-5%就已经不错了。现在公交车还有很多盈利模式可以探索,比如现在很成功的广告收入,车厢内外、扶手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这些增值收入已经占到新穗巴士总收益的40%。

  我们在公交业改革中走了捷径记:看来您坚信宏佳和一汽的结合会达到双赢?张:我这里再提出一个比喻,人们可能会觉得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竞争是“龟兔赛跑”,而我们参与到国企改革中就会形成“龟兔互相背着跑”,在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里乌龟可以背着兔子跑,这样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能跑得赢。记:很多人都认为非国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可以为其带来活力。您是否会将新穗的盈利模式植入一汽巴士?张:世界上没有一种管理模式会永远成功,所以我不会克隆一个新穗巴士出来,但会引入一些对一汽巴士有用的经营经验。主要思路还是精于主业吧,此外还要引入激励机制,改造的过程应该不会少于两年。记:对于公交业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向民营企业开放您怎么看?张:(笑)改革的春风是不错的,这是市场的需求,也是正确的决策。但国有企业也决不是一无是处,一汽巴士改制体现出了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的合理嫁接,我相信我们走出了一条捷径,能把这种新的企业模式做起来。股份制是个好的路线,公交行业完全民营化肯定不行,让政府承担公共服务的社会责任也是必要的,但完全让政府来做政府也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必须依靠市场,政府在公交领域所要做的就是把“杠杆”平衡好。广州市政府有气魄有胆量用股份制改造国有公交企业,我觉得是个很好的探索。本报记者 王昊(侯颖/编制)(来源:金羊网)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