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里予
提着篮子大量购买、开架式药房自由选药、执业药师紧缺无暇顾及……,对此,上海市食品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在上海,采用自我药疗的市民占用药人群的75%。但是,目前市民缺乏一定的用药常识,经济药房药学服务又良莠不齐,市民在经济药房购药存在安全隐患。据悉,药监部门将加大对经济药店药品的抽检量,加快监管频率。
用药安全被低价淹没
迄今为止,上海市经济药房已多达30余家,经济药房的用药安全一开始就被它低廉的价格淹没。虽然经济药房都配备有4名执业药师、6名从业药师、10名药士,但是由于经济药房面积过大,市民仍然难以得到专业人士的用药指导。日前,记者在杨浦区一家经济药房发现,大部分顾客买药都是自己作主,大多数从进门买药到付款出门仅仅几分钟,其间没有任何药师主动上前给予顾客购药指导。即使患者在药品的选择、用药的剂量、几种药品的搭配上出现疑问也很难找到执业药师问询。
提篮购药仍屡见不鲜
在几百米开外的另一家经济药房,记者看到,曾经让人忧虑的“市民提着篮子买药”现象依然十分普遍,许多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成了其中的主力军。他们从其它区域慕名赶来,手中拿着购药清单,把家里需要的药品一次性购齐。一位从浦东赶来的孙老伯在半个小时内不知不觉就买了3瓶眼药水、5盒止痛药,还有不少保健品。他告诉记者:“在这里买药就挑些便宜的,在家里备着。”
一名药学界人士认为,随着经济药房的增多,盲目购药的人群在扩大。实际上,多数市民根本不具备自我药疗的能力。近期一项调查显示,到药店买药的消费者中,仅有3成具备正确的非处方药使用知识,大部分百姓吃药凭经验;4%的人看不懂药品说明书;近20%的人吃药看广告而不是听医生指导。有鉴于此,药房就更加不能省略药师的服务。
安全比廉价更重要
沪上经济药店应尽快从“拼价格”走向“比服务”,因为药品安全比廉价更重要。市药监局流通处处长王燕指出,经济药房的竞争应当是融价格、药学服务质量和水平于一体的整体竞争。低价不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随着越来越多的经济药店掀起降价风波,上海老百姓对药品价格的敏感度也逐渐下降。绝大多数市民最在乎的不是价格,而是要吃到放心有质量的药品及能否安全地吃药。
王燕透露,上海去年公布的关于开放各类经济药房6条措施不变。药监部门倡导将经济药房开在居民密集的地方,并尽早通过GSP认证。她指出,药品是特殊的行业,但没有特殊大额企业,随着经济药店的增多,监管难度也增大,药监部门将加大对经济药店药品的抽检量,加快监管频率。
《市场报》 (2004年12月17日 第十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