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12月9日,全球第二大PC生产商惠普(HP)一举推出十几款新产品,其中最低一款的价格只有3999元,这在HP的历史上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而此时,业界目光都被吸引到联想与IBM的联姻上去,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个重要的消息。
实际上,IBM下嫁联想,HP走上低价路线,都是出于全球PC产业低迷不振的形势所迫。至此,PC业最后一个品牌和价格的高台已经坍塌,大家一咕脑地滚入了价格战的泥坑。
█低价战略出于无奈
有评论认为,HP推出低价PC是为了应对联想与IBM的联合,争取扩大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这种分析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HP事先已经得到准确消息,进而迅速采取的一种应急战略,为的是收拢IBM正受到严重冲击的客户资源。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像HP这样的国际巨头企业,其每一个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研究与论证,否则它就太够灵活了,而这种灵活正是大型企业所普遍欠缺的。
实际的情况可能是,HP的低价战略已经酝酿了许久,其原因则是由于全球PC市场长期低迷,HP的份额不断被价格更低、渠道更“直”的Dell所蚕食。按照Gartner、IDC等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分析,近年来HP、IBM的PC业务经营业绩每况愈下,亏损额日渐增大。相反,坚持走低价、直销路线的Dell却是不断进取,不但PC销量升至首位,同时也是惟一盈利的PC企业。
而这,显然完全不是HP两年之前收购Compaq时预想的结果,战略调整自然也就在所难免。
█大势所趋不低也难
与HP、IBM以至联想等企业相比,Dell的PC业务极具特色。在生产环节上,它采取较为彻底的订单式生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从而节省下大笔的周转资金,减少库存损耗;以此为依托,并依靠规模化生产的优势,它可以在价格上与低端厂商死拼,同时还能保证获得足够的利润;在销售上,它的直销方式更是独树一帜,成效显著。
Dell模式不会是惟一的成功战略,但目前看来它还是最成功的,这就必然导致其他企业的借鉴与效仿。令人苦恼的是,Dell最成功的直销方式太独特,同业间难以照抄照搬,而价格上的比拼却不存在任何问题。
再者,PC问世的20多年以来,虽然计算能力已是今非昔比,但产品的基本框架却无大的改变。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相关配件的生产成本必然不断降低。而当PC成为一种广泛生产的大众化商品的时候,它的价格及其利润水平也就必然要在大众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这个意义上讲,PC利润微薄是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是任何力量所无法改变的。
试想,当飞机被用来搬运砖头、瓦块的时候,巡航导弹肯定也不值几个钱了。
█看谁死在最后
PC产业可以被看作是IT业的先锋,产业格局的变化非常频繁而剧烈。Compaq曾经是全球最大的PC生产商,仅无形资产就达上百亿美元,却于2002年被HP收购。当时,Compaq已滑落到业界第三的位置,而HP的景况也不是很好,双方均受到IBM的打压和Dell的追击。并购的结果,HP-Compaq一举成为全球最大PC生产商,但其意义也仅此而已。新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即遭到广泛质疑,经营业绩更是乏善可陈,第一的位置仅仅保持了一年有余,却很快就滑入了亏损的深渊。
由此也可以看出,联想收购IBMPC业务之举是多么的不足为道。
不久前,Gartner发表的一份报告,预测几年之内PC三巨头(指排名前三位的Dell、HP和IBM)都将死掉。且不说Gartner的依据是否充分,如今IBM的位置已经为联想所取代,等于是已经应验。人们普遍猜想,下一个死掉的可能就是HP。
低价路线,摆明了是HP为避免重蹈IBM后尘的一种明智策略,但能否真正见效却还很难讲。根据IDC的分析,IBM退出PC市场,最大的受益者将是Dell和HP。笔者认为,HP或许能从高端用户那里得到一些收获,但低端市场却不见得会沾到便宜。其次,HP的PC战略至今仍不够明朗,需要作出更大幅度的调整才能扭转业界对它的认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全球PC业利润微薄的状态将持续下去,市场竞争压力也会继续增大,而这种压力对于HP这类业务分散、转向不够灵活的巨型企业来说威胁更大。倘若真如Gartner所说,连Dell都难逃一死的话,HP似乎更没有存在下去的理由——至少现在看来是这样。
《市场报》 (2004年12月17日 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