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我国中药产业走到新关口——洋巨头青睐中药研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 09:25 商务部网站

  一、洋巨头青睐中药研发

  11月1日,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瑞士诺华公司在上海宣布,在已经投入200万美元的基础上,将再投入150万美元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展开为期3年的中药提取物研究。全球药企巨头—德国马博士大药厂也表示,其属下用于治疗便秘的植物药已正式抢滩中国。而此前日本大幸药品株式会社也刚刚将其汉方药新剂型强力推向华南市场……

  事实上,这些都不过是洋中药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缩影。随着人们对药品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天然植物药正备受青睐。而全球天然药物市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方是亚洲,特别在中医、中药发源地的中国,是全球天然植物药企业的必争之地。

  据最新统计,目前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而我国中药制剂年出口仅在1亿美元左右,占其中的3%-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每年天然植物药进口已超过6亿美元,并以每年200%-300%的速度在增长。我国中成药市场的进口量已远远超过出口量。随着中国加入WTO,药品进口的关税平均下调60%,今后5年内,天然植物药的年进口额还会增加2-3倍以上。

  二、中药产业岌岌可危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和传统文化的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及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国际中药市场年销售额160亿美元中,日本、韩国产品就占了近90%,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占7%,我国不足5%。在极为有限的出口额中,绝大多数还是原料初级品,并被境外用作生产洋中药的原料,然后又销回我国。据称,在国内市场上,我国每年从日本、韩国等地区进口的“洋中药”超过1亿美元。

  而我国中药企业虽然有1000多家,但真正上规模、符合国际生产标准的企业还太少。因此,中药走向现代化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的。

  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个别企业为了吸引境外资金,不惜将自主知识产权—中药处方拱手交给外商。这种“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的做法,只会使我国的中药生产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业内人士发出感慨:我们拿祖传的灵丹妙药在国际市场上做买卖时,却要向人家交上一笔昂贵的专利使用费!中药研究在西方“开花结果”,给中国的中药企业发出了信号:再不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和中药基础研究工作,中药也许会不再姓“中”了!

  三、本土中药如何突围

  谈到中药知识产权这个话题,“青蒿素”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我国自主开发的惟一的一类植物药,即治疗疟疾的远胜奎宁,因为当时还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被外国公司抢先注册了专利。跨国药企对中药研发,极有可能导致第二、第三个“青蒿素”出现。

  三九集团总经理崔军在《中药现代化产业推进战略的若干思考》一文中,把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及早申请相关技术专利作为一大重点。而天津天士力集团药研所所长郭洽昕也表示,中药企业轻视科技创新,没有相关自主知识产权将会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丧失。

  事实上,发展中药产业必须保护好中药处方专利,坚持自主创新。加入WTO后,药品进口税将大幅下降,新药研发必须从仿制向创新转变,否则就没有立足之地。我国的制药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创新机制,组建研发机构,适时推出新一代中药产品。中药企业必须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整个社会也要进一步加大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中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

  据称,目前国内的许多中药企业都在加强对中药的研发。如白云山中药厂为抢占抗生素“限售”后的“中药抗生素”市场,一举投入6000万元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成立“中药消炎实验室”。不久前,三九企业集团规划投资总额超过7.2亿元,建立三九现代中医中药产业化研究开发基地项目,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三九还收购了日本东亚制药登陆日本,从而让本土中药跻身国际主流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同仁堂斥资2亿元开发中药,并挑选一些优势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同时寻找一些具有知识产权的中药予以收购,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工,投放国际市场。

  王老吉药业董事长施少斌则认为,“土洋之争”,国内药企当务之急要在成本上做足功夫。

  正由于目前“洋中药”的价格偏高,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国内中药应先“跑”半步,在渠道和品牌上设立自己的门槛。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中国传统中药有较好的消费习惯,国内药企应以树立品牌等方式延续这种忠诚度。同时利用普药精制等战略,占领更广阔的中低档药品消费市场。

  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一位专家分析,“洋中药”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也许是件好事。“走向世界”中药界已喊了很多年,但至今未见成效。而现在一些跨国药企大举开发中药处方,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中药和普及中药。而在另一方面,“洋中药”冲击国内中药市场,也会为国内同行提供一个很好的技术及市场榜样,最终像家电、手机等产业兴起一样,“群起而追之”,把“洋中药”挤出中国市场!

  作者: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信息来源:贸研院子站)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