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宏观调控迈向市场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 08:35 证券时报 | |||||||||
    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值得关注     2004年以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保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同时,经济运行中一些旧有的突出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又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新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未来需要着力解决。
    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规模偏大,投资扩张的动力依然较强。目前中国的在建规模约20万亿元,相当于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财政分灶吃饭和以经济增长作为地方领导的政绩考核指标下,企业和政府的投资扩张冲动依然强烈。     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稳固,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加大。我国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落后,耕地质量下降,扩大粮食生产的难度较大。由于世界粮食丰收,国际粮食价格稳中有降,国内粮食供求缺口减少,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2005年粮食价格不会出现2004年大幅上涨的局面,农民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     能源和运输紧张的问题不会明显缓解,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越来越突出,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煤电油运紧张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     货币信贷收缩中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流动资金偏紧。在金融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的同时,行政性信贷控制措施导致信贷投放结构与宏观调控的意图存在一定矛盾,货币供给量增速下降过猛,用于生产的短期流动贷款减少,用于投资的中长期贷款增加,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民间金融又趋活跃,资金体外循环增加。如果货币信贷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速和结构,将对2005年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房地产泡沫问题值得关注。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房价上涨的势头,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将带来较大金融风险,并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的压力加大。一是初级产品价格最终会传导到消费品。二是生产要素价格出现上升趋势,民工工资上涨的压力开始显现,提高利率使资金价格上升。三是国际市场初级产品和石油价格仍处于高位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四是服务和公用事业价格上调压力加大。     人民币继续面临升值压力。现行人民币汇率政策也对我国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带来严重影响,如何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中国政府相当棘手的问题。     宏观调控政策基本取向     由于存在上述诸多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成效还是阶段性的,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还存在不少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在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时,要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这些标志着连续7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结束,预示着宏观调控手段将更多采用市场性方式。     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质是扩张性财政政策。随着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增强,通货膨胀压力显现,继续实施这一政策,会加大经济运行中不稳定的因素,积极财政政策应当适时转向。但目前我国经济又非全面过热,农业、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许多薄弱环节亟待加强,积极财政政策不宜一下子转向紧缩的财政政策。     实行稳健的主要内容是适当控制财政赤字,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投向结构。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大体保持在3000亿元左右,比2004年减少1000亿;长期建设国债规模800亿左右,减少300亿,两项合计约减少支出1300亿,初步估计可使GDP增速降低1个百分点。政府投资的功能和方向由最初的带动社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向推动结构调整、加强薄弱环节和促进“五个统筹”上来。     在稳健的财政政策的配合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宜适度宽松。目前,货币供给量和信贷增速下降过猛,如果货币信贷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速,在稳健财政政策使GDP增速可能降低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2005年经济增速会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不利于增加就业。应灵活运用信贷规模和利率调控的松紧搭配组合,适度减轻信贷供给从紧力度,充分利用价格型工具,使经济主体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自主减少投资需求,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议在2005年适度放松对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行政性控制,让M2增长率达到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3万亿的水平。充分利用利率杠杆,适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继续发挥信贷政策结构调节功能,切实落实有保有压。在企业经营机制尚不健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尚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鼓励和限制性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措施来贯彻落实有保有压是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