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末,平素并不高调的中航油一下子成了出镜率最高的企业,而公司总裁陈久霖的动向更成为媒体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回顾中航油的陨落,如同观看一场赌桌旁上演的悲喜剧。几度辉煌荣耀,然而最终注定颓败。
中航油的颓败发生在今年的秋冬之交,随着气温的下降而油价一路攀升,公司豪赌的“空头”终于支撑不住而全面崩盘,账面上的窟窿迅速扩大,至11月披露时已经达到5.5亿美元的惊人数字。
实际上,导致中航油最终倾塌的隐患,却不是从今年秋季才开始。在中航油由小变大,赢得一连串光环笼罩在头上时,阴影却也悄然投下。
陈久霖在七年的时间里让公司的资产增值了800倍,他自己也成了年薪超过两千万元的“打工皇帝”,与此同时,他个人对公司的控制力也一同迅速膨胀。于是,在公司财务状况完全由陈久霖一个人掌控的局面下,500万美元的亏损警戒线完全形同虚设。在衍生品交易接连亏损了上千万美元之后,陈久霖依然可以向这一巨大黑洞中源源不断地注入资金,其中反映出的监管漏洞恐怕是比这一赌局的惨败结果更为严重的问题。
如今,中航油正欲重组以应付大小债主;母公司中航油集团正张罗新公司来继续燃油业务;对陈久霖等公司高管的处理尚需时日……然而不论怎样,中航油的陨落已成事实,5.5亿美元的损失再也无法翻盘。当“赌”性难移的高管最终把国有资产押上赌桌之时,这场原本就赌不起的赌局必将以悲剧收场。
商报记者 沈衍琪 J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