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对吉林省中小型工业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分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 13: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编者按:中小型工业企业是吉林省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发展后劲的经济力量。近年来,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县区经济的“主角”,在推动县区经济发展、安置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弱点也暴露得很明显,与全国和其他省份相比较差距逐渐扩大,已引起普遍关注和重视。本文将以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作为切入点,在研究影响中小型工业企业竞争力诸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引入企业贡献竞争力、营运竞争力、
营销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四个方面的16项具体经济指标,建立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力求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的现实竞争力水平,揭示其与全国平均水平和经济发达省份水平的差距,提出对策建议,为有关部门深入研究中小型企业问题、制定有关促进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小型工业企业竞争力对比分析

    (一)中小型工业企业贡献竞争力

    中小型工业企业贡献竞争力是指区域内中小型工业企业群体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水平,是中小型工业企业竞争力的最终体现。我们从中小型工业企业在区域内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对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吸纳就业的状况等几个方面来综合反映中小型工业企业的贡献竞争力。全国部分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贡献竞争力指标比较见表1、表2:

    表1: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贡献竞争力比较

                      全国平均    吉林    浙江    江苏    辽宁   黑龙江
    企业数比重(%)      95.18   92.34   98.72   96.84   92.87    89.47
    工业贡献率(%)      49.29   34.99   76.16   61.22   35.58    15.24
    财政贡献率(%)      39.21   39.73   65.73   54.05   29.95    14.99
    就业贡献率(%)      65.48   47.49   88.77   75.26   50.69    33.08

    注:由于2003年工业企业规模进行了调整,考虑到资料的可比性,本文各表数据均为2002年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数据计算而成。

    1.企业数比重。是指区域内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数量占区域内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比重。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户数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比重为92.34%,不仅低于浙江、江苏6.38、4.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4个百分点,而且也低于辽宁,在中部八省中居第七位。

    2.工业贡献率。是指区域内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区域内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吉林为34.99%,低于全国14.3个百分点,与经济活跃的沿海省份形成强烈反差,仅为浙江的46%,江苏的57%,说明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低,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小型企业发育充分的沿海省份。

    3.财政贡献率。是指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上缴利税占区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利税总额的百分比。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财政贡献率较高,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上缴利税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39.73%,其比重超出全国平均水平0.52个百分点,比邻近的辽宁、黑龙江省分别高9.78和24.74个百分点,由于我省县区经济主要是以中小型工业企业为支撑,县区工业几乎全部为中小型工业企业,因此说明了中小型工业企业对我省县区财政资源的贡献较强,在促进县区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作用突出,但与浙江、江苏两省相比仍相差26和14.32个百分点。

    4.就业贡献率。是指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占区域内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就业贡献率为47.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99个百分点,比邻近的辽宁低3.2个百分点,与浙江、江苏两省相比差距悬殊,分别低41.28和27.77个百分点,说明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吸纳就业的作用发挥得不足,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依然滞后。

    表2: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贡献竞争力比较

                   权数  吉林  全国平均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百分比
                                         吉林   浙江   江苏   辽宁   黑龙江
    企业数比重(%)   20   92.34   95.18   0.97   1.04   1.02   0.98    0.94
    工业贡献率(%)   25   34.99   49.29   0.71   1.55   1.24   0.72    0.31
    财政贡献率(%)   25   39.73   39.21   1.01   1.68   1.38   0.76    0.38
    就业贡献率(%)   30   47.49   65.48   0.73   1.36   1.15   0.77    0.51
    贡献竞争力指数        0.84       1   0.84   1.52   1.20   0.80    0.51

    注:将以上各项指标的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作为基数,各省指标与其对比,得出各项指标的比值,再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出各项竞争力指数。

    从中小型工业企业贡献竞争力的四项指标(企业数比重、工业贡献率、财政贡献率、就业贡献率)看,我省贡献竞争力指数为0.84,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4%,江苏省的70%,浙江省的55%,说明中小型工业企业对我省经济贡献竞争力偏弱。

    (二)企业营运竞争力

    企业营运竞争力是从企业内部体现中小型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若干重要综合指标。没有良好的企业内部运作水平,就不可能实现良好的经营效益,也不可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全国部分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运营竞争力指标比较见表3、表4:

    表3: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运营竞争力指标比较

                          全国平均    吉林   浙江     江苏    辽宁   黑龙江
    企业平均利润额(万元)    136.17   75.33 152.83   207.08   80.15    71.03
    成本费用利润率(%)         4.34    3.16   6.31     3.95    2.81     2.97
    总资产贡献率(%)           8.89    6.21  12.27    10.08    5.97     6.85
    资本保值增值率(%)         1.14    1.16   1.27     1.16    1.08     1.10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44984   43147  49972    54265   38606    34442

    1.企业平均利润额。是区域内中小型工业企业盈利的平均水平。2002年,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户均利润额为75.33万元,低于全国同类企业平均水平60.84万元,吉林平均每个中小型工业企业比浙江、江苏两省少创利77.5和131.75万元,并且低于相邻的辽宁,说明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处于弱势。

    2.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中小型工业企业销售成本与各类费用投入的利润产出率。吉林为3.16%,比全国落后1.18个百分点,比浙江、江苏两省分别相差3.15和0.79个百分点,说明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运营成本偏高,资本获利能力较低。

    3.总资产贡献率。是指中小型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和利息支出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吉林为6.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8个百分点,低于浙江省6.06个百分点,也低于临近的黑龙江省,说明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明显落后于经济发达省份,与邻近省份尚有一定的差距。

    4.资本保值增值率。是中小型工业企业报告期所有者权益和上年同期所有者权益的比重。吉林为1.16%,虽比浙江低0.09个百分点,但高出全国同类型工业企业平均水平0.02个百分点,接近于江苏水平,并且分别高出临近的辽宁、黑龙江0.06个百分点以上。

    5.全员劳动生产率。是中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与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比值,它既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状况,同时也反映企业降低成本取得的综合经济效益。吉林为43147元/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37元/人,比浙江和江苏分别低6825元/人和11118元/人。

    表4: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运营竞争力指标比较

                           权数 吉林 全国平均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百分比
                                              吉林  浙江  江苏  辽宁 黑龙江
    企业平均利润额(万元)    25  75.33 136.17  0.55  1.12  1.52  0.59  0.52
    成本费用利润率(%)       15   3.16   4.34  0.73  1.45  0.91  0.65  0.68
    总资产贡献率(%)         25   6.21   8.89  0.70  1.38  1.13  0.67  0.77
    资本保值增值率(%)       20   1.16   1.14  1.02  1.11  1.02  0.95  0.96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15  43147  44984  0.96  1.11  1.21  0.86  0.76
    营运竞争力指数               0.66      1  0.66  1.23  1.19  0.73  0.73

    在反映企业营运竞争力的5个指标中,我省除资本保值增值率一项具有一定优势外,中小型工业企业整体内部运营水平仍偏低,全省中小型工业企业的营运竞争力只相当于全国的66%,浙江的53.7%,江苏的55.5%,表明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内部运营能力、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状况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省份。

    (三)企业营销竞争力

    企业营销竞争力是从企业外部市场表现其竞争力水平的若干综合统计指标,它集中表现了中小型工业企业内部营运竞争力在外部市场上被认可程度。全国部分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营销竞争力指标比较见表5、表6:

    表5: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营销竞争力指标比较

                          全国平均    吉林    浙江    江苏    辽宁   黑龙江
    销售收入增长率(%)      18.91   20.24   27.53   20.66   11.91    16.37
    销售收入利润率(%)       4.14    2.99    5.93    3.80    2.71     2.86
    产品销售率(%)          97.67   97.04   96.76   97.02   96.69    95.66
    总体市场占有率(%)       3.32    0.55    6.89    7.65    1.51     0.53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1.95    1.30    2.19    2.27    1.43     1.40

    注:为了便于各省间的对比,总体市场占有率中“全国平均”为全国31个省市场占有率的平均数。

    1.销售收入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利润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吉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高于辽宁、黑龙江两省;但销售收入利润率水平偏低,吉林为2.99%,比全国同类型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低1.15个百分点,低于浙江2.94、江苏0.81个百分点,说明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获利能力不强。

    2.产品销售率和总体市场占有率。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04%,与全国平均水平和浙江、江苏两省相近;但总体市场占有率仅为0.55%,不及邻近的辽宁,暴露出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在全国同类企业总体市场中占有的份额很低。

    3.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中小型工业企业一定时期销售收入净额同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值。吉林为1.30次,比全国同类企业平均水平慢0.65次,分别比浙江、江苏两省慢0.13和0.1次,与辽宁和黑龙江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

    表6: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营销竞争力指标比较

                           权数  吉林 全国平均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百分比
                                               吉林  浙江  江苏  辽宁 黑龙江
    销售收入增长率(%)     20  20.24  18.91   1.01  1.07  1.01  0.94  0.98
    销售收入利润率(%)     20   2.99   4.14   0.72  1.43  0.92  0.65  0.69
    产品销售率(%)         15  97.04  97.67   0.99  0.99  0.99  0.99  0.98
    总体市场占有率(%)     25   0.55   3.32   0.17  2.08  2.30  0.45  0.16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20    1.3   1.95   0.67  1.12  1.16  0.73  0.72
    营销竞争力指数               0.67      1   0.67  1.39  1.34  0.73  0.67

    在企业营销竞争力5个指标中,尽管销售收入增长较快,但由于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获利能力差,利润增长缓慢,市场营销竞争力仅相当于全国的67%、浙江的48%、江苏的50%,表明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整体外部市场业绩不佳。

    (四)企业创新竞争力

    企业创新竞争力预示着中小型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动力。全国部分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创新竞争力指标比较见表7、表8:

    表7: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创新竞争力指标比较

                              全国平均  吉林  浙江    江苏    辽宁   黑龙江
    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0.33  0.29  0.24    0.20    0.30     0.19
    新产品产值率(%)              10.07 16.19  9.57   10.54   10.63     4.57

    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中小型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同期产品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29%,虽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明显高于浙江和江苏两省,充分显示出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比较注重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在重视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新产品产值率。是中小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率。我省为16.19%,比全国同类企业平均水平高出6.12个百分点,高出浙江、江苏省6.62和8.52个百分点,并且明显高于辽宁、黑龙江,说明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方面的较高投入正在取得较好的回报。

    表8: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创新竞争力指标比较

                            权数 吉林 全国平均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百分比
                                              吉林 浙江   江苏   辽宁 黑龙江
    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      50  0.29   0.33  0.91 0.75   0.63   0.94  0.59
    比重(%)
    新产品产值比率(%)      50 16.19  10.07  1.61 0.95   1.05   1.06  0.45
    创新竞争力指数               1.26      1  1.26 0.85   0.85      1  0.52

    在企业创新竞争力的2个指标中,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较,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具有一定优势,技术创新竞争力为1.26,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的1.3倍,是浙江、江苏的1.5倍,这预示着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未来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五)对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竞争力的总体评价

    表9: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权数 全国        与全国平均水平比
                               吉林   浙江   江苏   辽宁   黑龙江
    企业贡献竞争力    15   1   0.84   1.52   1.20   0.80     0.51
    企业营运竞争力    45   1   0.66   1.23   1.19   0.73     0.73
    企业营销竞争力    30   1   0.67   1.39   1.34   0.73     0.67
    企业创新竞争力    10   1   1.26   0.85   0.85   1.00     0.52
    企业综合竞争力   100   1   0.75   1.28   1.20   0.67     0.66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仅在企业创新竞争力方面占有较强的优势,而在企业贡献竞争力、企业营运竞争力和企业营销竞争力三个方面均处于劣势。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0.75,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5%,浙江的59%,江苏的63%,说明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整体竞争力不足。因此,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中,大力推进中小型工业企业加快发展,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发展速度加快,中小企业“蛋糕”愈做愈大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推动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型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全省中小型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量不断扩大。从2000年末到2003年来的三年间,全省中小型工业企业户均资产规模增长93.5%,户均销售收入增长1.4倍,户均利税增长86.6%。一批科技型、配套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的中小型工业企业迅速成长,初步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型工业企业群体。一是形成了一大批以当地特色资源为依托的资源综合利用型中小型工业企业。2003年末,在全省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加工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企业中,中小型企业数量分别占99.02%和98.86%。二是以带动行业发展的骨干和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了一大批科技型、配套型和就业型中小企业,并开发了许多名优产品和特色产品,涌现出一些深度开发、可综合利用、整体扩张趋势明显、未来预期良好的成长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我省地方经济的发展。2003年,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中,中小型企业数量也分别占到96.5%、97.21%和100%。

    (二)行业优势突出

    近年来,伴随着我省三大支柱和两大优势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一大批中小型工业企业向这些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医药和电子为支撑的五大中小型企业行业集群。主要特征为:一是形成了较大的存量优势。2003年末,我省五大支柱和优势行业中的中小型工业企业拥有各类资产3180.2亿元,占全省全部中小型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87%,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二是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2003年末,全省五大支柱和优势行业中的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245.9亿元,占全部中小型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的85%。三是较高的效益优势。2003年末,五大支柱和优势行业中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实现利税221.7亿元,占全部中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的66%。四是具有较强的吸纳就业能力。2003年,五大行业中的中小型企业从业人员有8万多人,占全部中小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79%。

    (三)科技投入增加,发展潜力优势明显

    创新竞争力预示着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动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中小型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使竞争力不断集聚和增强,从而带动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从对竞争力的比较中可以反映出,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竞争力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分别高于经济发达的浙江、江苏两省,在中部八省中位居第一,且居全国领先地位。据问卷调查资料显示,在我省150家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中,已经建立了新产品研发部门的有94家,占被调查企业的62.7%,其含有新技术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在5%以上的占60.8%。近两年,有67%的中小型工业企业引进了新技术,其中有54%企业获得新技术的途径是内部研究,主要是依靠自主开发;还有46%的企业是通过外部引进,主要是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开发或引进现成的新技术。由于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广大中小型工业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其整体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大。

    (四)经营机制转变,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形成

    长期以来,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中国有成分比重偏高,这种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严重地束缚了企业的发展。随着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和改制退出,我省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机制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被调查的中小型工业企业中,已有80%以上的企业完成了改制,尚没有实现改制的企业也正在积极的筹划中。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大量改制培育和发展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使众多中小型工业企业的产权由国家、集体为主发展成为国家、社会、法人、个人等多元投资的新格局。到2003年末,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资本构成中国家资本占39.17%,法人资本占38.19%,个人资本占10.52%,外商资本占6.93%,集体资本占3.08%。

    三、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整体竞争力不足

    近年来,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步伐加快,但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竞争力不强的矛盾愈加显现。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竞争力综合分值小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于全国的75%,浙江省的58.6%,江苏省的62.5%,位于中部8省的第6位,仅高于安徽和黑龙江两省,表明我省中小工业企业竞争力不仅落后于发达省市,而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差距。

    (一)总体经济贡献率偏低,规模竞争力不足

    目前我省中小工业企业还没有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模效应,大型龙头企业优势突出,中小企业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从中小工业企业贡献竞争力对比中可看出,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低于全国49.3%的平均水平,相差14.3个百分点,相当于江苏省的57%,浙江省的46%。二是总体数量偏少。目前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单位个数占全国的比重为1.42%,居全国21位,居中部8省最后一位,与我省当前经济发展规模不相适应。三是安置就业人员少。2003年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比上年同期下降5.4%,平均从业人员占规模以上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7.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3%,在全国中部8省中仅高于黑龙江省,居第7位,难以形成就业的增长点。

    (二)企业营运竞争力和营销竞争力水平低

    通过对比结果看出,我省企业营运竞争力和营销竞争力分别相当于全国水平的66%和67%,仅为江苏省的56%和50%,浙江省的54%和48%。从具体指标看,企业平均利润额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5%,成本费用利润率为全国的73%,总资产贡献率为全国的70%。而营销竞争力中的销售收入利润率、总体市场占有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也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全国的72%、17%和67%。从表面上看营运竞争力和营销竞争力水平低是中小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利润增长缓慢,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偏高,投入大、产出小的结果,但从深层次反映出中小型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下、产品竞争能力差和对外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三)研发能力依然薄弱,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

    据抽样调查显示,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中,有75%的企业没有发明和专利,有35%的企业没有专门的新产品研发部门,有三分之一的企业近2年没有引进新技术;在引进的新技术中,有46%的企业是靠外部引进国内现成技术。例如我省支柱产业的老大汽车工业,虽然整车制造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我省绝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中小型企业,其研发能力薄弱,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工作落后,产品主要集中在技术难度不大的汽车内饰、汽车冲压件等产品上,而发动机、变速器等其代表汽车零部件行业实力和水平的关键零部件,多数由国外和省外供货。据调查,长春市95%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中小型企业不具备研发能力,不能与主机厂同步开发,很容易在主机厂换型改造和新车开发时被淘汰出局。又如我省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也存在粗加工多、精深加工少,终端产品少,产业链短,还处在卖原料和初级加工产品阶段;另一方面也表现在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开发不够,竞争力差,还没有形成国际、国内真正的名牌产品。

    (四)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

    由于包括产品开发在内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老化,从而导致产品市场竞争乏力,开拓市场空间能力有限。据抽样调查,我省中小型工业企业由于产品定位档次较低,除了特色产品比较具有一定市场优势外,大部分的大路产品和配套产品因本身技术含量不高,导致市场销售渠道狭窄。调查显示,只有28%的企业能生产特色产品,有32%的企业为固定客户生产配套产品,有40%的企业只能生产大路货。企业主营产品平均生产年限为14.6年,其中在10年以上的占58.2%,20年以上的占25.5%。这种产品结构和档次的产品,在吉林本省销售占48.8%的产品,44.9%的产品销往省外,只有6.3%的产品出口。可见,中小型企业开拓外部市场能力十分有限。在参与市场竞争的选择上,31.4%的企业通过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等非价格竞争方式参与竞争,说明较多的中小型企业已开始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用户多品种、多层次需求的问题;通过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加强营销、开发新产品和降低价格参与竞争的企业分别占18.9%、17.4%、13.3%和19%,这表明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和市场开拓能力明显不足。

    (五)资金缺乏严重

    我省众多中小型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方面捉襟见肘,资金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矛盾,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据吉林省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自1999年以来,我省中小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一直在较低的不景气区徘徊,资金不足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是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一是中小企业在信用担保、资产控制等方面的机制尚不够完善,而新兴的风险投资在我省还没有形成气候。据调查,我省在申请担保的中小企业中,能够顺利得到担保公司担保的企业仅占6%,这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二是银行方面对贷款的要求越来越严,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调查的153中小工业企业中,近两年有43.8%的企业未能获得银行贷款。在获得贷款的企业中,62%是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71%的企业获得的贷款期限为1年以下,从总体上看,企业所贷款的期限较短、渠道单一、贷款额度较小,贷款利率偏高。目前企业流动资金缺口在50%以上的企业占18.7%,缺口在50-30%的企业占22%,缺口在10-30%的企业占37.3%。从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情况看,有37%的中小企业投资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有74%的企业自有资金占总投资额的一半以上,仅有1家企业投资资金全部来源于银行贷款,可见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之大。而被调查的企业认为贷款难的首要因素是难以获得信用担保,第二是受国家金融政策影响,第三是融资成本过高。近期调息将对中小企业资金紧张产生负面影响。

    四、对策建议

    按照我省的发展目标,201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4800亿元,累计新增就业岗位270万个。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抓五大主导产业、建设大项目、培植大企业外,决不能忽视中小企业这一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如果说大企业是我省经济实力的保证,那么中小企业是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体现。市场经济转轨到不到位,要看中小企业发展的好不好,实践证明:凡是中小企业发展较好,较充分的地区和领域,其市场发育就相对较快,经济发展就更具活力。而我省中小工业企业发展还不尽人意,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少数大企业,中小工业企业没有形成整体竞争优势,这也正是导致我省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差距的根本性原因之一。

    《中小企业法》已经颁布实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无论是从政策面还是宏观面,目前都是我省大力促进和发展中小企业的有利时机。我们要抓住机遇,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同时,不断增强中小企业活力和提高其竞争力。

    (一)实施政府服务战略,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条件

    近年来,我省在加强软环境建设中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但与经济发达地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状况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缺乏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硬措施。在调查中,我省中小企业经营的资金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当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因此建议:一是在中小企业的资金筹措上,一方面建议政府在建立覆盖全省的中小企业专业担保机构的同时,尽可能简化操作程序,降低门槛,搞好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融资周期;另一方面,引进外资和民间闲散资金进入中小企业,从而提高多元投资企业在中小企业中的比重。二是要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引导、扶持、服务与中小企业的间接管理职能上来。针对量大面广的复杂情况,政府部门要努力为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服务体系,开展政策咨询、信息服务、投资指导、人才培训,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能力。三是要继续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加大政府扶持和监管力度。

    (二)实现中小企业向优势产业集聚,提高中小工业企业规模竞争力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总量的壮大是非常重要的一面。我省中小工业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与发达省、市相差悬殊,首先是中小企业总量偏小,这也是吉林中小工业企业乃至区域经济差异的总量约束。因此建议以我省支柱产中的龙头骨干企业为带动,根据中小工业企业的不同特点,按照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原理,引导中小工业企业向优势产业聚集,形成具有专业化分工、配套的中小企业集群,在一个较小的区域范围内集聚多家生产与销售同类产品和相关产品的中小企业,同时提高支柱产业的产品配套能力。结合吉林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引导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特色产业群,塑造区域板块中小工业企业集群的“小巨人”。如通化市的“医药城”就集聚了66家中小工业企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3户,利润超千万元的有14户,有24户企业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55户企业、125条生产线通过了GMP认证。2003年,全市医药工业完成产值55亿元,实现利润7.4亿元,分别是1995年的7.7倍和5.7倍,分别是全省医药工业的40%和70%,连续17年居全省第一位,实现了“小地方,大集群”,成为东北区域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药”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集聚战略,形成若干个特色的产业集群,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合理的产业布局结构,从而提高吉林在全国中小企业经济中的份额和地位,壮大吉林中小工业企业的整体规模竞争力。

    (三)实施精益生产战略,提高中小工业企业综合竞争力

    积极引导中小工业企业以科技为先导,抓住产品开发、技术更新、市场营销三个关键,全面实施精益生产战略。一是政府要深入了解中小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所在,并出台激励和扶持中小工业企业科技进步的相应政策,整合科研资源,有规划有目的的扶持科研中心建设,引导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中小企业建立共同研发机构和高科技孵化基地,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二是要鼓励中小企业增加投入,确保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在技术改造、设备引进、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资金有较大幅度增长,促进企业技术集约化生产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推行精益生产,提高工艺水平。三是要积极引导中小工业企业善于运用一切现代营销手段,实行产品营销和企业形象营销并举,切实实行名牌带动战略,进一步扩大我省中小工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四是鼓励中小工业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争创名牌,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从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向终端产品转化,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吉林中小工业企业经营竞争力。

    (四)充分重视中小工业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家带动作用

    企业家是把各种经济要素高度聚合的最关键要素,一个好的企业经营者可以找到相应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可以把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可以把市场逐步扩展。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家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和引进一批优秀的企业家队伍,促进我省中小工业企业加快发展。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吉林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