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 13: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一个国家所属的不同地区,每一个地区下辖的从属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差异。各种不同差异的存在自有其客观必然的一面,但若任其无节制地扩大,必然加剧地区间不平等、不平衡发展的倾斜度,导致贫富悬殊,地区不安定等消极现象产生。因此,如何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以安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为研究问题出发点,以安徽各市作为研究区域单元,借助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等数量分析方法,从量上揭示安徽区域经济差异状况,探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引言

    20世纪后20年,中国通过“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带动了全国经济发展,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21世纪的头20年,中国要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走“区域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能否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仍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难题。我省地处“经济凹地”的中部地区,外部承接着“大梯度”转移问题,内部又存在着“小梯度”发展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重而道远。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来的发展,我省经济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水平获得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省内各个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变得十分突出起来。就近几年全省各地经济增长态势而言,GDP增长最快的与增长最慢的相差达14个百分点,2003年,人均GDP高者近16000元,低者不足3000元,阜阳、宿州等占人口33%的地区的人均GDP不足4000元。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就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特别是未来五年的重点建设任务,作出了具体部署。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期指标是:到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半。分三步走:2003-2007年为起步阶段,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左右,到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上;2008-2015年为第二步,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左右,到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2016-2020年为第三步,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

    分步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既要正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又要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研究。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著名的“木桶”原理,其意思是说,木桶由几块木板箍成,它的盛水量是由这几块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有一块很短,则这个木桶的盛水量就被这块短板所限制,其他板块再长也是没有用的,只有加长这块短板,才能增加木桶的盛水量。这一原理生动地揭示出在经济发展这一层面上,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我省实际情况来看,全省经济好比一个“木桶”,17个市好比17块“木板”,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是由那块最长的“木板”决定的,而是由那块最短的“木板”决定的。17市中如果有一个市不能实现预期目标,必然影响总体目标的实现。本文旨在通过数量分析,找出我省经济发展中的短板,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遏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从而实现全省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我省经济区域的历史沿革

    一般而言,区域有三大基本类型:即自然区、行政区和经济区。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具有特定区域构成要素的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构成。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将“经济区域”与“地区”两个概念混用。其实它们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相区别的一面。“经济区域”更具有自然经济的含义,界限比较模糊,经济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的客观联系;而“地区”主要兼有行政区域的含义,界限比较清楚,经济功能的发挥往往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功能作用,并在历史造就的基础上的比较有序地展开。可以认为,地区也是一种经济区域,因此有时人们在进行区域分析时,又往往不加区别地使用“经济区域”和“地区”这两个概念。

    我省经济区域的划分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根据当时的行政区划,我省经过反复讨论,提出“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布局。三区即两淮经济区、沿江经济带、皖南旅游区;一中心即合肥科教中心。

    两淮经济区:位于本省的北部,是以淮南、淮北煤矿为中心的布局区,还包括原阜阳、宿县等地的30个县市。该区工业以煤电为主,农业以麦、畜牧业为主。

    沿江经济带:位于本省的长江两岸,包括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原安庆市、巢湖地区、安庆地区。它的生产特征是:工业以冶金、石化、机械、纺织为主,农业以稻、油、水产为主。

    皖南旅游区:位于本省的南部山区,以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太平湖等著名旅游区为中心,包括原徽州地区、原黄山市和青阳县。该区的生产特征是:农业以林茶为主,工业生产基础较差,尚未形成明显的专门化生产部门,但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合肥科教中心:即利用合肥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把合肥市建设成为我国的科教基地之一。

    应当说,“三区一中心”是基于我省省情提出的战略布局,对日后我省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二阶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省行政区划发生很大变化,地区改市逐步完成,“地区”作为一级行政机构已不复存在。考虑到与全国东、中、西的区域划分相适应把安徽划分为皖东、皖中、皖西三大经济区,其包括范围与各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应。后来,根据形势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两点一线”的概念:利用合肥市、黄山市为两点,以长江流域为一线。主要依托合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优势和黄山市的旅游资源,利用长江的交通优势,发展安徽区域经济。

    第三阶段,新世纪以来,随着全国范围的“经济圈”、“经济带”、“增长极”不断涌现,以及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要求,我省经济发展战略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般认为,全省可划分为四个经济区,即:合肥经济中心及其辐射区,包括合肥市及其周边地区;皖江经济区,包括芜马铜等沿江城市;皖南旅游经济区,包括黄山市及其周边旅游景区;皖北经济区,包括两淮、阜阳等皖北6市。

    上述经济区域的划分考虑自然条件和发展条件的相似性,其地理边界往往是比较模糊的,研究起来往往缺乏必要的基础数据。而这样划分的经济区域更易受到人们认识变化和政策调整的影响。

    为了便于直接从公开发表的统计资料中获得各方面的数据,运用现代统计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我们把研究对象定位为:省辖市。通过选取若干指标,借助数量分析方法把不同市划分为:经济发达、经济较发达、经济欠发达、经济落后等不同类型,分析安徽经济水平的差异状况,找出全省经济发展的薄弱区域,以探求协调发展的途径。

    根据可行性和指标选取的原则,我们选取了“人均GDP”、“每十万人中高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口”等10个指标,以这10个指标综合反映2003年市级经济状况,然后按照经济状况的相关情况对各市进行分类,划分出各类经济区。按地区的本质关系来分类,消除了传统划分方法中的地理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更能反映差异的实质。根据这一思路,以各市为基本地域单元,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理论,对安徽省17个市进行聚类分析。

    表一:2003年安徽省各市经济指标一览表

    市名     每十万人中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GDP  非农业人   实际利用外
            高中大专文  增加值/ 增加值/ (单位:口的比重  资额/GDP(单位:
            化程度以上   GDP(%)   GDP(%)   元/人)   (%)      美元/万元)
               人口
    合肥市     11878     50.30     41.50   10720     35.08       19.80
    淮北市      8419     53.20     33.90    6541     38.68       13.35
    亳州市      4643     26.40     35.80    3538     11.43        8.92
    宿州市      6215     23.20     34.60    3725     12.11        5.21
    蚌埠市      9139     43.40     36.70    6269     24.72       14.99
    阜阳市      4972     28.10     36.80    2611     11.28        0.16
    淮南市     12141     51.10     38.50    8081     47.19       18.69
    滁州市      7040     43.80     35.30    6935     22.56        4.56
    六安市      6433     34.50     34.50    3127     14.68        2.55
    马鞍山市   12836     64.90     28.00   15638     45.48       15.58
    巢湖市      6213     40.10     34.50    5481     17.92        9.61
    芜湖市     11500     57.10     34.30   12786     40.60       15.49
    宣城市      8199     40.70     37.70    7553     16.73       13.85
    铜陵市     14597     59.10     35.90   14921     53.61        4.15
    池州市      8212     38.60     35.40    4876     15.81       12.77
    安庆市      7115     45.20     31.90    5299     15.78        4.17
    黄山市      9548     33.60     47.20    7380     20.77       12.11
    市名       进出口商品  人均财政收入    劳动生产率     人均固定资
                总值/GDP  (单位:元/人) (单位:元/人)    产投资额
             (单位:美元                                (单位:元/人)
                 /万元)
    合肥市       622.37      785.6           19359.7         5587.1
    淮北市        34.79      375.2           13194.2         2511.9
    亳州市         8.36      133.3            6000.3         1010.2
    宿州市        10.42      136.7            6924.7          959.9
    蚌埠市        99.21      305.8           11361.4         2456.2
    阜阳市        32.12      115.9            4732.1          826.2
    淮南市        31.81      422.7           13805.7         2553.3
    滁州市        55.40      232.6           12837.5         1520.2
    六安市        43.51      155.1            5509.1          987.0
    马鞍山市     414.47     1200.2           30511.2         8605.8
    巢湖市        23.18      202.4            8750.0         2046.5
    芜湖市       159.97      774.8           22208.6         6385.9
    宣城市        61.10      266.6           11901.4         2718.8
    铜陵市       523.59      779.2           25077.2         6609.7
    池州市        74.66      256.3            7922.9         2345.8
    安庆市        49.78      266.6            8220.4         1705.1
    黄山市        50.77      409.8           12073.5         3594.3

    注:以上数据根据2004年安徽统计年鉴上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编制

    根据表Ⅰ中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结果如图2-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内十七个市可以划分为四类:

    第一类地区:合肥市、芜湖市、铜陵市、马鞍山市。这类地区是经济发达的综合性地区(简称经济发达地区),这一类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较高,在10000元/人以上。而且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对外经济联系也较为密切。

    第二类地区:淮南市、淮北市、黄山市。这类地区是经济特色区,淮南与淮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两淮煤矿就在这一地区,属于北方平原地区。而黄山是著名旅游景点,第三产业比重在全省最高。

    第三类地区:安庆市、池州市、巢湖市、蚌埠市、滁州市、宣城市,共六个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第四类地区:阜阳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这类地区是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均GDP在4000元以下,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很低,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分别为35.1%、42.2%、31%和37.8%。

    二、我省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分析

    1、四大经济区的经济现状差异

    根据上述地区划分方法,我们选取2003年四类地区“GDP平均增长速度(%)”、“人均GDP水平(元/人)”等项指标进行比较,以直观地反映各类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差异(见表二)。

    表二:2003年四类地区GDP情况比较

      区类别   范围      占全省总     占各市GDP总   GDP平均增   人均GDP水平
                       人口比重(%)  和比重(%)   长速度(%)  (元/人)
      一      合肥市      13.66          29.13        14.01        12286
              马鞍山市
              铜陵市
              芜湖市
      二      淮南市       8.78          11.23         9.26        7366
              黄山市
              淮北市
      三      宣城市       35.35         37.00         7.42        6035
              滁州市
              蚌埠市
              巢湖市
              安庆市
              池州市
      四      宿州市       42.21         22.64         2.64        3180
              亳州市
              六安市
              阜阳市

    从各类经济区占总GDP的份额来看:合肥等一类经济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不到14%,GDP占各市GDP总和比重接近30%;淮南等二类经济区,占全省人口8.78%,占各市GDP总和的比重为11.23%;宣城等三类经济区,占全省人口的比重为35.35%,占各市GDP总和的比重为37%;而阜阳等四类经济区,占全省人口42.21%,GDP占各市GDP总和比重仅为22.64%。一类地区的GDP份额与人口份额之比是2:1,二类地区两者之比大于1,三类地区两者之比大体相当,而四类地区为1:2。由此可见,一类地区的经济实力比四类地区强得多。

    从GDP的平均增长速度看:一类地区为14.01%,二类地区为9.26%,三类地区为7.42%,四类地区为2.64%。其中一类地区与四类地区相差超过9个百分点,可见增长水平的悬殊程度。

    再从人均GDP水平来看:一类地区人均GDP为12286元,二类地区人均GDP为7366元,三类地区人均GDP为6035元,四类地区人均GDP仅为3180元。其中一类地区与四类地区相差3倍以上。

    综上所述,我省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是:占人口近14%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而占全省人口超过40%的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显而易见的。

    2、经济发展水平系数显示各市差异十分明显

    经济发展水平系数是通过对人均GDP等十项指标进行打分,根据各项指标的得分,借助现代统计方法进行综合计算得出的一种系数。通过计算17个市经济发展水平系数并进行排序(见表二),得出的结论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等一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系数较高,其中以马鞍山最高达3.90;革命老区六安、以及皖北的宿州、亳州、阜阳等四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系数较低,其中阜阳最低为-2.3765。

    表三: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系数及排序

    排序   地市名称       系数
    1        马鞍山    3.90851
    2        铜陵市    3.30689
    3        合肥市    2.67749
    4        芜湖市    2.25949
    5        淮南市    0.98219
    6        淮北市    0.10845
    7        黄山市    0.04287
    8        蚌埠市   -0.17738
    9        宣城市   -0.40417
    10       滁州市   -0.85069
    11       池州市   -0.88915
    12       巢湖市   -1.20397
    13       安庆市   -1.25049
    14       六安市   -1.92996
    15       宿州市   -2.09017
    16       亳州市   -2.11295
    17       阜阳市   -2.37695

    3、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指标显示差异水平呈扩大趋势

    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测量由差异指标给出(如表三列示),差异指标可以是绝对数,如极差;也可以是相对数,如加权变异系数。我们选取1980―2003年期间的各市人均GD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其极差、加权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见表三),进行观察比较。从中可以看出:⑴绝对差异呈总体上上升趋势(图2),1980年人均GD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630.40元,差不多是同期均值的2倍;2003年人均GD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3114.67元,是同期均值的2倍多。

    表三 单位:元

    年份        均值      加权     加权变异   最大值    最小值       极差
                        标准差     系数(%)
    80年      306.52    139.87      45.63     809.94    179.54     630.40
    85年      599.93    245.23      40.88    1584.98    393.53    1191.45
    90年     1069.32    461.07      43.12    2831.27    642.22    2189.05
    91年     1037.93    508.85      49.03    3180.54    495.02    2685.52
    92年     1297.29    597.74      46.08    3927.27    698.90    3228.37
    93年     1795.71    952.56      53.05    6945.19    997.30    5947.89
    94年     2466.82   1040.70      42.19    7555.36   1504.98    6050.38
    95年     3171.10   1193.93      37.65    8257.44   1883.79    6373.66
    96年     3867.59   1483.86      38.37    9487.85   2136.21    7351.64
    97年     4369.57   1703.81      38.99   10637.38   2427.89    8209.49
    98年     4610.63   1770.95      38.41   10042.88   2613.30    7429.58
    99年     4636.88   1880.01      40.54   10466.40   2732.86    7733.54
    2000年   4487.19   2072.11      46.18   10623.19   2282.04    8341.15
    2001年   4753.58   2298.37      48.35   11512.50   2255.91    9256.59
    2002年   5154.18   2594.26      50.33   12660.93   2337.27   10323.66
    2003年   5713.32   3129.19      54.77   15513.30   2398.63   13114.67

    注:人均GDP按人口总数计算。

    ⑵由加权变异系数(%)看相对差异呈现阶段性的起伏变化过程(图3)。80年代初,相对差异曾经逐步缩小。由于我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农村改革发端于我省,那一时期农村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迸发,全省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曾经超过50%。现阶段一些相对落后地区(一产比重较大地区)当时由于农业的快速发展,相应缩小了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差异。91年由于遭受水灾,差异变大;93年相对差异达到峰值,后差异渐趋缩小;94―99年步入平稳期,加权变异系数维持在37―42%的相对较低水平;进入2000年后差异呈上升趋势,2003年达到54.77%的最高值。

    4、基尼系数显示进一步向不均衡方向发展

    为了从不同角度反映1980―2003年各市人均GDP的差异趋势,我们尝试通过计算其基尼系数来加以观察比较。基尼系数是反映一国社会分配状况的指标,是对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测度,其计算结果的判断标准不能简单的移作人均GDP差异判断标准,这里我们取其趋势比较,不作差异程度判断。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如表四:

    表四

    年份     基尼系数
    80年     0.250806
    85年     0.223876
    90年     0.233095
    91年     0.250876
    92年     0.244697
    93年     0.268079
    94年     0.223468
    95年     0.209366
    96年     0.210806
    97年     0.215037
    98年     0.211017
    99年     0.216979
    2000年   0.249103
    2001年    0.25699
    2002年   0.264136
    2003年   0.284169

    将图3与图4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两者有惊人的相似,差异趋势保持高度一致,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对差异状况的进一步确认。

    结论:通过聚类分析和计算经济发展水平系数可以看出,阜阳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四市属于经济比较落后地区,是我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短板”;从区域差异的相对变化趋势来看,有起伏,但近年来有逐渐上升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有所加剧。

    三、我省区域经济差异原因分析

    现代统计分析表明,我省经济区域大体呈现四个类型,而且发展的实践也印证了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次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明显特征。什么原因导致了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差别没有缩小反而扩大?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自然基础差异

    不同经济区域差异,自然基础占据了相当的份额。自然基础包括了区域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包含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自然要素如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等。这一因素是先天的而不易改变,从一定意义上讲,对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基础作用。上述分类的一类和二类地区中除合肥以外,其他市分布在沿江平原圩区、淮北平原中矿藏资源丰富地区以及皖南山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三类与四类地区集中分布在江淮丘陵地区和皖西丘陵地区。一类地区中的马鞍山、芜湖、铜陵濒临被称为“黄金水道”的长江(有人测算,一条长江航线相当于12条铁路的运力),得地利之便。加上原有的港口、码头等岸线设施以及后期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兴建,为这些地区发展带来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而且这些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临近经济发达的江苏省,经济上受其影响不言而喻。合肥是安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自然十分便利,具有独特的优势。相比之下,三类、四类地区就不具备一类地区的优势。四类地区的阜阳、亳州、宿州、六安,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从农业生产条件来看,这些地区土壤较为贫瘠,水资源不足,光热条件也不如沿江和江南地区,旱涝灾害时常发生。

    2、历史差异

    历史差异可以说是由于区位差异而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的一种积淀,这种差异是长期形成的,很难一朝一夕加以改变。历史上,安徽经济发展就很不平衡。宋代以来沿江江南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我省的手工业、采矿业、金属制造业以及商业主要集中在这里。从一类地区的几个城市来看,芜湖是近代长江下游地区工业的发祥地之一,1876年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后,粮商云集,形成当时全国的“四大米市”之一;20世纪初,芜湖工商各业发展到百余种,商店有五六千家,数量之多,为皖之冠,成为长江下游以内外贸易为主的商业港口城市。马鞍山凭钢立市,铁矿开采历史悠久,秦汉时这一带即因盛产铁而著称。铜陵是中国古铜都,其矿山采掘、炼铜和铸器活动,始于商代早中期,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相对而言,其他市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四类地区的阜阳,1949年仅有8家酿酒、卷烟、蛋类加工等企业和76个家庭手工作坊,大多数工业行业一片空白。老区六安1949年仅有工业企业159个,多是简陋的小锅厂、小木厂及生产铁木竹农具等手工业。从国民经济结构来看,建国以来农业的发展速度较慢,而工业部门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农业部门,尤其是第一,第二地区的发展速度最快。从生产力布局看主要集中在第一、二类地区,这些地区工业投资多,基础好。八十年代初期的“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强化了这些地区的优势地位。三是第一、二类地区充分利用了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在资金投入上远远高于第三、四类地区,从而进一步取得了领先优势。

    3、人口文化素质的差异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的人口素质普遍提高,那么该国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的质量也会相对较高,而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其劳动效率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般也较高,从而该国或地区的人均产出水平也较高;反之,人口素质低、劳动力素质低,人均产出水平和和收入水平较低。反映文化素质的主要指标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文盲率等。我们选取这些指标与各市人均GDP的截面数据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如表五所示。

    表五:各市人均GDP与文化素质的相关系数

    年份                   文化素质与GDP之间的相关系数
              高中以上文化   初中文化程度   小学文化程度
              程度人口比重     人口比重       人口比重
    1982年       0.8310        0.8005         -0.1576
    1990年       0.8703        0.7737         -0.2212
    1993年       0.7857        0.5750         -0.2324
    1994年       0.7701        0.5929         -0.4095
    1998年       0.8402        0.0018         -0.5277
    1999年       0.8526       -0.0102         -0.4884
    2000年       0.8681       -0.1230         -0.6628
    2003年       0.8902       -0.1710         -0.3900

    从表五可以看出,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与人均GDP呈较强的正相关,而且2003年与1982年相比,相关系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说明这一部分人口比重对人均GDP增长的作用程度最大。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与人均GDP之间的相关系数呈下降趋势。说明这部分人口对人均GDP增长的作用程度越来越小。⑶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与GDP呈负相关,而且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呈上升趋势。说明人口文化水平低,所起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总之,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文化素质是密切相关的。以2003年全省各市“每十万人中高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口”这一反映人口文化素质的指标来看,四类地区差异是比较明显的:一类地区的合肥及芜马铜地区每十万人口中高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均超过一万人,而四类地区这一指标普遍较低,其中阜阳、亳州两市不足五千人。

    4、资金投入的差异

    资金投入水平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经济发达的第一、二类地区工业基础较好,地理位置优越,资本的边际效率相对较高,因此,为了追求总体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不仅国家投资重点大幅度向经济发达的第一、二类地区转移,而且经济发达的第一、二类地区还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这里我们选取“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这个指标来反映各市阶段年的资金投入差异分布及变化情况(见表六)。

    表六:各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 单位:元/人

    地区类型       范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3年
    一         马鞍山市  121.4    241.7    701.6   1787.6     2920   8605.8
                 铜陵市   61.7    309.4    461.3   2375.9     4398   6609.7
                 芜湖市   45.1    129.5    196.7    707.3     3470   6385.9
                 合肥市   55.5    162.5    232.5    825.3     3254   5587.1
    二           淮南市  160.9    475.9      673   1893.5     1670   2553.3
                 黄山市   25.5     88.8     85.7    425.1     2133   3594.3
                 淮北市  254.2    361.3    401.8    889.9     1736   2511.9
    三           宣城市   13.8       51     51.2    355.5     1334   2718.8
                 滁州市    7.1     32.4     62.1    165.4     1205   1520.2
                 蚌埠市   34.9       86     98.6    423.8     1636   2456.2
                 巢湖市    7.5       26     56.7    171.1     1553   2046.5
                 安庆市   15.2     38.6     64.8    426.9     1191   1705.1
                 池州市   14.9       28     90.4    193.5     1375   2345.8
    四           宿州市    8.1     21.1     28.9    243.4      788    959.9
                 亳州市    1.8     17.5     16.9    178.4      745   1010.2
                 六安市    5.3     20.4     31.2      133      684    987.0
                 阜阳市    7.6     18.1       25    125.2      633    826.2

    由表六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

    从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1999年、2003年的横向考察,第一类地区和第二类地区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都远远高于第三类和第四类地区。特别是到了2003年这种绝对差异非常明显:一类地区的合肥及芜马铜4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在5000――9000元之间;而同期的阜阳、六安等四类地区仅在千元左右。可见,这种资金投入的差异,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差异。

    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上只是其中几个主要方面。如何看待区域经济差异,不能孤立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原因,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原因。应该说,区域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有些原因在某一特定时期可能是主要原因,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客观条件的变化,有可能转化为次要的原因,因此,在分析和理解区域经济差异时,要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待各种因素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寻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四、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显而易见的,其成因也有多个方面。从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看,阜阳等四类地区是我省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中的“次短板”“短板”和“最短板”。只有分别增加这些板的长度,才能提高我省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协调发展就是逐步缩小差距的过程。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要作用,缩小差距不能牺牲发达地区经济利益,而只有通过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来实现这一过程。因此,加快阜阳等皖北城市的发展,加快老区六安的发展,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发挥区位优势,着力培育皖北中心城市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省“三区一中心”战略布局发展实践来看,作为区域中心的城市经济优势地位已经基本确立。如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合肥市(当时属“一中心”),皖江地区的马鞍山、芜湖、铜陵诸城市(当时属沿江经济区中心城市),皖南地区的黄山市(包括原徽州地区、原黄山市,当时属皖南旅游区经济中心),皖北地区的淮南、淮北市(属当时两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分属一、二类地区的经济发达和次发达地区。固然,这些城市能够获得今天的发展局面,与其先天的优势条件分不开,但客观地讲,与政府的长期培育是分不开的。如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项目安排、市场布局、教育、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客观上也造成了与非战略地位城市的经济差距。当然,这是由生产力布局的优位效益原理决定的。

    淮南、淮北、蚌埠、阜阳、宿州、亳州等六市,经济水平总体上不高,而阜阳、宿州、亳州三市经济发展更为落后。这些城市为什么随着全省经济发展不断加快而显得更加落后?主要是自然基础和历史等这些带有先天性质的因素,一般不易改变,即使改变也非常缓慢。而“人口文化素质”、“资金投入水平”则具有后天的性质,只要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但人口文化素质提高、资金投入水平增加与经济发展水平互为制约因素。高水平的人口文化素质以及高水平的资金投入必然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反之,经济发展水平上去了,也就有足够的财力用于教育投入,吸引各方面人才,最终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投入,最终提高资金投入水平。但这些地区本身是典型的大农村小城市,基础实在太薄弱,根本不具备区位优势。因此,这些地区经济要想尽管发展上去,跟上全省平均发展水平,靠其自身积累来解决提高人口素质和资金投入水平是不现实的。设想一个没有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城市,谈何加快发展?所以,加快经济不发达或落实地区的发展,更需要借助外力,实施类似中央采取的西部发展战略。

    政府责无旁贷的是外力的授予者。二十多年来,我省实施的“三区一中心”战略也好,“二点一线”战略也好,无疑不是进一步强化了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那些自然条件好、工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城市,得到了更多资源,发展更快,而那些相对处于劣势的地区,丧失了作为中心城市的机会,无疑失去了一次大发展的机遇。我省皖北地区属于相对劣势的地区,往往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人口较多,而且这些城市同属于松散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不高,互补性不强,城市中缺乏一个集聚力和辐射力较强的龙头,经济发展缺乏凝聚力。生产布局学认为,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通常是工业最集中的地方,是全区的交通运输枢纽、商业贸易中心,科学文化事业也比周围地区发达,城市在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按此理论,皖北六市中没有哪个城市与此完全吻合,说明皖北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城市。正因为如此,需要政府着力培育,把培育新的皖北中心城市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解决其自身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根据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我们认为皖西北的阜阳市应优先考虑。这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的:

    第一,木桶中的“最短板”迫切需要加长。阜阳人口众多,全市900万人口占全省14%,其中农业人口占90%以上,该市在全省经济最为落后,2003年人均GDP不足3000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40%,与最高的相差竟5倍!可以说,阜阳不富,全省难富,解决阜阳问题最为迫切,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第二,战略布局平衡要求。阜阳是安徽的西北门户,西临河南省,周边无经济特别发达城市,不具备享有外来辐射的条件。我省区域发展战略实践已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中部有合肥、南部有黄山、沿江有芜马铜诸城市构成安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而人多地广的皖北似乎缺少一极,或者说未能形成一极。皖北地区向来被人们称为“有问题”地区,如农业人口比重大,旱涝灾害频繁,财政困难,资金投入小等等,靠其自身的努力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治标,还是治本?是输血,还是造血?这无疑是一个根本的战略问题。我们认为,与其撒“胡椒面”,分散财力,不如集中财力,寻找突破口。作为与皖南相呼应,选择阜阳入手,应该值得考虑。

    第三,交通枢纽地位为塑造中心城市提供重要的基础。阜阳交通便捷,四通八达。京九铁路自北向南贯穿全境,与商阜、漯阜、青阜、阜淮四条铁路在境内构成每百平方公里2.6公里“米”字型框架,直接与陇海、京广、京沪等铁路干线接轨,形成八线引入、五路交汇的铁路网,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铁路枢纽。4C级阜阳民航机场可起落大中型客机,已开通合肥、北京、上海等航线。拥有每百平方公里50.5公里公路的陆路主干道,东连京沪高速、西接京珠高速的界阜蚌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竣工,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山东东营至香港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阜六高速公路将于2006年建成通车;合阜高速公路也将在“十五”期间建成通车。境内淮河、颍河、泉河、茨淮新河等六条航道可入江达海,是中原通往华东的水运要塞。虽没有重要的江河湖海可以凭依,但独特的交通优势,提升了阜阳资源优势、成本优势的价值品位,无疑为塑造皖北中心城市提供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第四,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可为发展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加工业提供大量原材料。全市盛产小麦、水稻、红薯、棉花、玉米、大豆和蔬菜、水果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薄荷、桐木、山羊、皮革、兔毛和肉类生产基地。阜阳粮食年产在340万吨以上,油料10万吨,蛋、奶、鱼、肉75万吨,这些都是亳州、淮北、淮南、宿州、蚌埠等周边城市难以企及的。立足于农产品资源丰富的特点,选择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农业产业化为前提,以大流通、大商贸、大市场为手段,走以农促工、以农促商、以工商带农的发展之路;坚持走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支农工业为主导的轻型化之路,重点发展酿酒、粮油加工、医药、化工、建材、纺织等行业。

    第五,丰富的矿藏资源,可将阜阳塑造成新的能源基地。阜阳矿物资源储量可观,已探明地下煤储量达80亿吨,境内50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石油属于战略性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紧缺性资源。近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省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需求增长迅猛,导致能源生产的增长难以满足需求,缺煤、缺电、缺油,能源供应全面紧张,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03年末能源库存总量比年初下降22.2%,其中原煤库存下降20%,能源供应紧张。在生产连续数年增长的同时,各主力矿区的产能接近极限,如淮北一些生产矿井采区接替紧张,其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大部分矿井分布在闸河老区,目前主采区都已延伸至二、三水平,煤层赋存条件较差,储量锐减,生产能力已经发挥到极限,采区接替十分紧张,部分矿井可采期低于国家规定。就淮南市现有矿井可采掘条件看,生产能力也基本接近极限,如已接近资源枯竭的谢一矿、新庄孜煤矿和新集煤矿,进一步提升产量已较为困难,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所属的张集、谢桥、潘一、潘三等矿区虽有望在加大技术装备的基础上突破设计生产能力,但深部开采的采掘工作面因瓦斯治理的压力加大,按现有的技术条件,短期内煤炭产量也难以大幅提高。在此情况下,建设新的矿井,增加煤炭开采能力已是比较迫切的问题,阜阳可利用这样的战略机遇,发展煤炭开采和电力生产,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六,有大量富余劳动力,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廉价资本。目前阜阳有500万劳动大军,虽然每年有不少外出务工,但仍有300万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或通过城市化加以吸收。人口多虽然稀释了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但也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潜在人力资源,无论是农副产品加工,还是煤炭开采,都需要大量劳动力。

    第七,文化底蕴深厚。阜阳历史悠久,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这里是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故里,诗人嵇康的桑梓,其周边地区产生老子、庄子等名播千古的重量级历史人物。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曾巩、苏轼曾在这里为官多年。区内古迹遍布,人文蔚盛,交相辉映。除此之外,区内还有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的颍州西湖,先后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的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风景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为当地发展旅游业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增强合肥辐射力,携老区走共同富裕道路

    革命老区六安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人口近670万,仅次于阜阳市,居全省第二位。六安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又是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据监测,2003年该市仍有贫困人口32.81万人,贫困发生率为5.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为全省之首。虽经多年建设与发展,经济总体水平仍然不高,2003年人均GDP刚过3000元,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经济发展水平系数为-1.9,与阜阳、亳州、宿州同属经济不发达地区。六安东与省会合肥紧密相连,从六安市区到合肥骆岗机场仅需1小时。历史上,六安与合肥一直同属一个经济区划。其划分依据除了地理脉络上的联系外,还有一点,利于六安凭借合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势,求得发展的机遇。相比之下,合肥属于一类经济发达地区,而六安处于四类经济落后地区,而且差距有扩大之势,没有实现区域划分的初衷,值得我们深思。当前,六安除立足自身谋求发展外,要充分利用临近合肥之地利,寻求来自合肥的更多辐射;合肥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对老区脱贫致富作出更大的贡献。这里提出以下几个思路供参考:

    1、饮水思源,变自发辐射为自觉辐射。有人形象地称,六安是合肥的大“水缸”。可见,六安对合肥的战略意义,换言之,六安与合肥存在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天然基础。合肥作为近邻,近年来两地之间的经济往来愈来愈密切。根据“水池效应”,合肥对六安的资源具有很强的集聚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六安对合肥的发展功不可没;反过来,实力壮大的合肥对六安的发展正在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事实上合肥已是六安的农副产品及工业品的重要消费市场。当然,对于总体上仍然落后的六安来说,合肥还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一是两地进一步加强合作,加快道路建设,使六安成为合肥的旅游渡假和休闲基地,充分发挥六安旅游资源优势,从而弥补省会自然旅游资源不足的劣势;二是按照一小时经济区的理论,将促进六安的发展融入千亿元规划。新世纪初,合肥市委、市政府相应推出了“1346”计划,提出用10年时间再造一座合肥新城的目标,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科学合理地把城市规模做大,形成“一城两翼”的现代化大城市框架和“一主五副”的紧密城市圈。到2010年,合肥将实现建成区300平方公里的目标,比1992年扩大4倍,合肥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全市GDP达1000亿元。这一蓝图付诸实施过程中,必然是一次巨大的经济能量释放过程:必然强有力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筑业、建材行业、机械行业;进一步激活劳务市场,大幅度地提高消费市场容量,吸呐更多的人口入驻城市。因此,千亿元宏伟规划的实施,需要有自然、劳动力资源等支持,而六安极具区位优势和互补优势。六安境内有木本、草本植物3800多种,各类水陆栖生脊椎动物500多种,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和1400余种中药材,粮、油、棉、麻、茶、茧、板栗、肉禽、羽绒、水产等产量多数居全省前列,六安瓜片、皖西白鹅及其羽绒、霍山石斛等称甲全国,境内已探明矿藏30多种,铁、金、铅、锌、石英石、花岗石、水泥灰岩等储量甚丰。建议合肥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优势,变六安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大产业梯度转移力度,使之成为合肥重要的原材料加工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和人力资源基地。

    2、用合肥科教之长补六安人口文化素质之短。据统计,六安市2003年每十万人中高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口为仅6433人,在全省各市中明显处于偏下水平(见表一)。人口文化素质低,意味着人才占有水平即未来储备人才水平低,必然影响一地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依目前六安人均155元的财力水平,用之于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只有借助于社会资金和外来资金弥补其不足。合肥是全国科教文化中心,有一批全国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拥有雄厚的教育和科技资源。合肥可以对六安实行教育帮扶,一是向六安输送适用的技术,二是帮助其建立人才培训基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各种人才。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安徽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