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在渊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浮出水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 11:00 中国经济时报 | |||||||||
    2004年9月24-26日,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举行。15万名观众涌向上海国际赛车场,感受F1赛车的魅力,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亿观众通过电视收看了这场比赛。     F1中国大奖赛至少创下了两项“中国第一”: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现场观众人数最多的单场比赛,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票房收入最高的体育比赛。
    生物学界有一个理论:加利福尼亚森林里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时产生的风量,可能导致太平洋上一场风暴,这就是著名的“蝶翅效应”。     F1也能发挥巨大的“蝶翅效应”。专家认为,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称世界三大赛事的F1大奖赛落户上海,不仅开启了中国赛车经济的大门,而且将对中国体育赛事、上海经济乃至中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当“掌声响起来”的时候,或许很少有人去关注为“蝶翅”注入舞动力量的幕后英雄——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而该公司的主要发起人——上海久事集团更是谢绝了不少媒体的采访要求,悄然隐入更深的幕后。     “这是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一贯作风——尽管玩的都是‘大手笔’,但是从来都不喜欢多张扬。”中国投资协会国有投资委员会副会长刘国玄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锦衣夜行的“深水巨鳄”     在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对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一个形容词——“深水巨鳄”。而且也了解到了这些“深水巨鳄”的一个又一个令人瞠目的大手笔。     在三峡并网发电之前,中国最大的独立发电企业是谁?     一般人也许都知道是二滩电站,但二滩是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为主牵头发起的项目却并不为人们所熟知。     成立于1989年的二滩水电开发公司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独立发电企业,也是我国大型基建工程中第一个有限责任公司。1995年改组为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四川省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三方按48:48:4的比例出资。     二滩水电工程从1991年开工,于2000年全部竣工,项目总投资达280亿元,总装机容量达到330万千瓦,是我国第一个大规模使用世界银行贷款、全方位实行国际招标和合同管理、建立风险与权益共担机制的独立发电企业。同时也是二十世纪我国投资规模最大、装机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工程质量一流的特大型水电建设项目。     2003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文,授权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全面负责雅砻江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     富有戏剧性的是,由于雅砻江流域梯级滚动开发的全面启动,再过十年左右,到2015年,以二滩为龙头的雅砻江流域的梯级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将再次超越三峡,达到2300万千瓦左右。     操作上海F1大奖赛的上海久事集团,实力同样不可小觑:     F1中国站的主场地——上海国际赛车场一期建设耗资就达26亿元,加上2004年后续建的大型购物中心、赛车博物馆等环境配套设施,总投资将超过50亿元。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据了解,上海久事集团是上海市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参与的项目总能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2003年9月上旬,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授予赛车场公司4000万美元的授信额度。国家外汇管理局也首次批准了这项外债指标。在上海申办F1活动过程中,汇丰银行为上海的申办提供了财务担保,并从伦敦运来了F1赛车展示车。     而F1只是上海久事集团投资的诸多上海市城市重大项目中的一个。     据介绍,成立于1987年2月的上海久事集团,一直负责上海市城市重大项目的投资。多年以来,久事与各家银行签订了规模巨大的授信协议,并于1999年发行了6亿元的企业债券,为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进行融资。2003年,在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的担保下,上海久事集团发行了4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2003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债券。     ……     来自中国投资协会的统计表明,到目前为止,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部门成立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约有250家,地市级政府成立的投资控股公司约有150家。     到2003年底,加入中国投资协会的74家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资产总额超过6500亿元,净资产达到3000亿元,实现税后利润超过100亿元。所投资企业的建设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     目前,中国投资协会的74家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已有18家的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其中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和上海久事公司的资产规模分别达到770亿元和708亿元。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是什么?     在国资委研究中心新近完成的一个研究课题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个表述:“与一般意义上的公司相比,投资控股公司的显著特点是变生产服务经营为股权经营,或资本经营。”     换句话讲,我们日常看到的企业经营的是具体产品和服务,而投资控股公司经营的是企业股权。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在课题评审会上说:“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性质和任务决定其定位于资本经营,主营业务是股权经营,而不是某一产业的产品或服务,不追求某一个产业的做强做大,而是追求企业或项目的资本经营组合,主要盈利模式是股权的增值收益,这是投资控股公司与产业公司的最大区别。”     分析人士认为,投资控股公司的形成与发展,同社会产业分工、细化和财富集中密切相关,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并非中国所独创,除了近来被媒体广泛关注的新加坡淡马锡(TEMASEK)控股公司外,其实,在全球500家最大企业中,有很多知名企业就是国有投资公司,如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VW)、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日本电气股份公司(NEC)等,在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英国都有不少类似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     以新加坡淡马锡公司为例,这家成立于1974年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单一股东为新加坡财政部,注册资金10亿新元,是新加坡最大的国有企业。     淡马锡公司代表政府拥有或部分拥有下属企业的所有权,下属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董事会主席及成员由控股公司和政府部门批准或直接委任。     作为一家公司,淡马锡并不享有任何形式的特权和优惠,与私营企业一样参与市场竞争,开展经营活动。同时政府也不干涉淡马锡公司的具体经营活动,只在宏观上调控控股公司,使其投资活动能够更好地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目标。     经过30年的发展,淡马锡已经深入到新加坡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其产业涉及金融、航空、电信、交通、商业、建筑、石化、贸易、文化娱乐和服务业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淡马锡基本上垄断了新加坡的主要产业。     从经营效果看,淡马锡是成功的。据新加坡大学的经济学家对全新加坡500家最大企业(含国有和私营)的调查显示,其中国有企业的利润率高达28.8%。     通过研究国外投资控股公司的实践,分析人士认为,即使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本通过适当的方式参与基础性、资源性的产业投资经营不仅是需要的,也是可行的。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产业重组的大背景下,单纯的单一产业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的挑战。国际上有实力的跨国公司纷纷引入资本经营,以控股公司的模式在产业和金融之间运作企业的并购重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这个意义上说,投资控股公司的运营方式又是中国企业做强做大必经之路。     有经济学家在评价比利时的国家投资公司(NIM)时,把国家投资公司视为矫正市场失灵和解决“外部性”的有效手段。政府认为,通过国家投资公司可以组建新企业、引导新产品开发、刺激公司之间的重组以及调整生产结构等。简言之,在那些主张政府通过市场手段调控市场行为的经济学家眼里,私人企业家做不到的事情,国家投资公司都能做到。     而国资委的专家通过研究也发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投资控股公司作为国有经济的一个特殊门类,其作用愈来愈加重要。”     风雨中雏形初现     何为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它是干什么的?从哪冒出来的?     这是记者在采访中曾经遇到过的疑问。     其实,早在1988年,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专门从事国有资本投资经营的经济组织——国有投资公司的群体就已经诞生了。     当时,“它的使命是冲破计划投资体制,探寻一条逐步与市场经济接轨,进而促进中国特色投资业的形成与发展之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裁王会生说。     “要想了解中国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来龙去脉,有一个人你不能不见。”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建议。     “他率先提出了中国投资业的概念,倡导成立了中国投资协会,并对国有投资公司的战略定位、业务框架与选择、投资控股公司的组织模式、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转、资本运营的经营方式、公司内部机制创新等重大问题,都做了明确而清晰的阐述。”在一本书的序言中,我们读到了关于王文泽的介绍。     2004年金秋的一个下午,记者在北京见到了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投资协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经理王文泽。     “在1988年以前,中国只能说有投资工作,而没有形成投资行业。”王文泽回忆说。     1988年,结合投资基金制的建立,国家组建了能源、交通、原材料等6个专业投资公司,作为国家投资活动的主体。各级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也在积极准备,并进行了试点。同时,中国的对外开放也迅速发展,外商投资开始活跃。因此可以认为,从1988年以后,才具备了孕育中国投资行业的土壤,中国的投资行业才开始形成。     王文泽告诉记者,此前国务院组织有关部委负责人先后考察了新加坡、意大利、阿根廷等国家的国有投资公司的运作模式,最后确定以新加坡淡马锡公司作为“摹本”对国内的政府投资体制进行改造。     应当说,以公司化运作来取代传统的政府投资方式,这种思路在当时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六大投资公司并没有按照原来设想的方案去运作。     “不过,这次探索为中国的投资体制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文泽所说的贡献有三,一是把投资权从政府手里拿了出来,而且再也不可能走回老路上去;二是证明了官办公司、事业化管理的路子走不通;三是弄清了一个道理,即政府就是政府,企业就是企业,应当各行其是。这就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这个阶段的探索虽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最终国家六大专业投资公司被重组了,但改革并没有停止。”王文泽说。     市场经济体制下迈开大步     1993年,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中国市场经济的框架,明确提出了实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务院又对我国的投融资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在将原6个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并入国家开发银行的同时,组建了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这期间,国有投资公司在观念的转变、发展战略和经营方式的重新确立等方面都开始了重大改革,其核心是确立投资公司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身份”。     1995年11月14日,中国投资协会正式成立,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     王文泽说,从那时候开始,国有投资公司的身份开始得到确定:第一是政府投资主体,第二是政府出资人代表,第三是政府授权的投资机构。“这三个提法,各有用场,不能相互代替。”王文泽强调说。     他回忆道: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前夕,理论界对关于如何确立市场经济框架进行了争论和探索,最后终于将“谁投资,谁受益,谁负责”这个原则写了进去。这为国有投资公司的立足和探索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为改革的产物,国有投资公司可以说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成功模式可资借鉴,一切需要在实践中探索。而也正是因为投资公司是新生事物,顺应了改革的潮流,所以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并且取得长足发展。     在不长的时间内,投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特别是1994年以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投资公司逐步明确了定位和发展方向,确立了发展战略,坚定地向规范的公司制迈进,开始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也正是由于投资公司的发展和壮大,促进了中国投资业的形成和发展。”王文泽对记者说。     1995年11月,中国投资协会(即现在的中国投资协会国有投资公司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首任会长王文泽告诉记者:“中国投资协会营业执照的‘宗旨’当中,只写了一句话:促进投资业的发展。”     当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成立大会上说: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要为中国投资业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贡献。     王文泽回忆道:“对于中国投资业的方向,当时理论界有不少争议,可以说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定型。但是有一条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从开发实业入手,走资本经营之路。目标是资本经营。     “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成立大会上,吴邦国同志亲自将投资公司的经营方向改为‘资本经营’。从资产管理到资本经营,是一种观念上的更新,是中国企业经营战略上的改变,或者说是投资业在认识上进一步深化。”     毫无疑问,到1995年中国投资协会成立的时候,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行业已经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现在在哪里?我到哪里去?”有了深入的思考并把握了明确的方向。     在随后的十年之中,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行业对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探索一直不断地深入,并且不断地具体化。     “投资公司走过十多年的成功道路,特别是协会成立以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调整投资公司的战略定位,保证了投资公司的健康发展。现在,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出资人已经到位,需要及时调整和把握我们的定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根据形势发展和市场经济进程,经过对投资公司性质、任务、作用等综合分析,投资公司的定位就是一句话:投资控股公司。”     十年做了两件事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在中国的出现是同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和投资体制改革的进程密切相关的。     由于历史原因,国有投资公司接手的大多是计划体制下的拨款项目和“拨改贷”项目,这些资产数量很大,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不仅产权不清、资产质量很差,而且出资职能不到位,还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濒临破产。     那么,国有投资公司有什么绝招,把这些“烂摊子”盘活呢?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投资公司不可能把所有项目都齐头并进、全部发展,必须按照有进有退的方针,清查资产状况、实行分类管理,集中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对那些不良资产实施退出和重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裁王会生对记者说。     同时,对于重点项目和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规范的管理,提升企业价值,通过产权交易,实现国有资本的增值。     “在这个意义上,国有投资公司这些年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结构调整。”中国投资协会国有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刘国玄对记者强调说。     其实,早在1995年,国有投资公司系统就开始在自己的下属企业中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对投资企业实施大规模的公司制改造。     “仅在1996年,我们就组织了三期董事培训班”刘国玄回忆说。     到2000年时,已有近2000个大中型参股控股企业、超过80%的投资项目,组建了有限责任公司,构筑了法人治理结构。2000年以后,着力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运转。     “应该说,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投资公司系统较其它行业认识早,行动快,抓得狠,成效大,为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刘国玄自信地对记者说。     他举例说,四川省投资集团公司几年前相继兼并了长城特钢集团和四川峨铁集团,控股了这两家上市公司,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管理,盘活近20亿资产,稳定了5万就业人员。川投集团通过投资的嘉阳电厂和嘉阳煤矿,与峨铁进行资产重组,形成“煤、电、冶”优势互补的产业组合,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使这三家国有大型企业都走出了困境。     广州发展集团公司以产权为纽带,将珠江电力有限公司、广州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力有限公司合并,成立了广州电力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经营资产达60亿元,成为广州地区电力产业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的大型电力集团。     湖南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最初的资产存在于房地产、餐饮娱乐、机械、电子、养殖、外贸、能源、交通,电信、商业等几乎所有行业,分布在全省的14个地州市,最小的投资仅几万元,最大的也不过3000万元。通过收缩调整,公司形成了以能源投资为支柱产业的结构布局。目前,公司在能源领域的投资占公司总资产70%以上,电力总资产达到100多亿元。     在许多国有企业尚未脱困的2000年9月,中国投资协会就在西宁召开专题会议,交流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运转经验。     “我们不是形式上追求现代企业制度的架构,而是要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转”刘国玄强调说。这次会议还通过一个建议,其中专门强调积极推进多元投资主体改造,按照市场运作的要求,完善内部经营机制等。     “应该说,在当时就提出‘防止内部人控制’的问题,这还是很超前的。”一直主持国有投资公司委员会日常工作的刘国玄对记者说。     从“边缘”走上主赛场     “这么多年来之所以不事张扬,是因为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为什么会出现“边缘化”?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以生产国民经济发展领域产品和人民生活必需品为主的生产经营型企业,而投资控股公司则由于不具体生产某个产品或从事某项产业,所以一直不被看好。”国资委研究中心的专家从理论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一谈到国计民生,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自然首先会想到电力、能源、交通等行业的大公司,而投资控股公司虽然也对这些行业有不同程度的涉足,但是人们总会感觉他们只是‘配角’。”     王文泽则直言不讳地指出:“在高层决策者决定成立投资控股公司的时候,给我们的定位就已经十分明确——拾遗补缺!”     由于先天不足,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不得不在一出生就面对“边缘化”。     2003年初,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告成立。国资委的成立,从组织机构上实现了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与出资人职能的分离,使多头管理、出资人不到位这两个困扰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顽症有所突破。     改革、重组中央企业是国资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重组,国资委的思路十分清晰:突出主业,做强做大,努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力争培育出30-5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国资委建议,中央企业的主业不要超过3个,并明确提出,中央企业要用两年的时间成为行业排头兵,至少要进入前三名。     对于产业集团来说,突出主业是毋庸置疑的现实需要和发展目标。但是对于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而言,如何正确理解“突出主业”就显得十分关键。     而如果用衡量产业集团的标准来要求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突出主业”,则会使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再度出现“边缘化”。     “投资控股公司经营的是股权,遵循的是阶段性持股的经营理念,追求的是股权价值的最大化。”王会生说。     如何实现“去边缘化”?     投资行业的创业者们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不断进行战线收缩、优化结构的同时,跟“组织”接上关系成为投资行业一个重要的任务。     现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投资协会常务副会长的王文泽,无论是组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还是创办中国投资协会(后改为中国投资协会国有投资公司专业委员会),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从理论到实践为中国投资业创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在一次大会上,我说中央领导给我们规定了拾遗补缺,这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最大的希望。”王文泽回忆道。     他的理由是:中国国有经济的发展,遗的和缺的太多了,20个投资控股公司都不能完成拾遗补缺的任务。所以对于投资控股公司而言,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应比产业控股公司拥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后来有人说我是‘歪批三国’。”王文泽笑道。     2003年初,王文泽退居二线。在交班的时候,他笑着对新领导班子说:“就让我专心地做好你们的‘公关先生’吧。”     王会生执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并兼任中国投资协会国有投资公司专业委员会会长之后,着力最多的是到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公关”,“我这几个月尽最大努力想办成的一件事,就是让他们认可投资控股公司这种模式。”     “国资委一位官员听完我们的汇报后说,你们就象一个‘小国资委’,职责任务是一样的。你们就是我们正在寻找的第二个层次。”王会生说,公关开始见到成效了。     在中国投资协会国有投资公司专业委员会、地方电力投资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上,王会生深有感触地说:“国资委成立后,对投资公司有个认识过程。我们要主动汇报、主动联系、主动介绍情况,包括大力宣传投资公司近几年来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战略、业务选择、资本经营、收缩战线、内部改革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和体会。让出资人充分了解、认知投资公司,目的是增进理解,争取支持,发挥作用。”     王会生告诉记者,今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和书记李毅中分别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工作报告上做出了重要批示,其中着重指出:“办好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充分发挥国投优势”、“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这不仅是对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肯定和认同,而且是对全国投资控股公司发展方向的肯定。”王会生加重语气说道。     事实上,国资委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对这个过去不为人知的行业作出以下的判断:“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虽然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其在贯彻国家专项经济政策,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调整和优化资产结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