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洗衣机行业质量徘徊不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 16:15 消费日报

    “召回制”在中国家电业的真正实施尚属首次。惠而浦能及时发现产品问题并主动召回维修,赢得了业内广泛认可,但同时洗衣机产品质量问题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一直以价高质优为招牌的外国品牌也遇到了“质量门槛”,更别说国产品牌了。

    12月3日,惠而浦宣布对5万台“问题”产品实行召回维修。业内人士对惠而浦此举表示赞赏的同时,结合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查数据,提出质疑———

    12月3日,全球最大的洗衣机生产商惠而浦宣布,从全国范围内召回4种型号为WI4012TP、WI4518、WI4518S和WI4231,生产日期在2002年5月至2003年1月之间的5万台洗衣机,召回的原因是洗衣机的电路板存在“潜在”危险———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因温度过高而烧坏电脑芯片,甚至引发火灾。听说,惠而浦洗衣机在业界口碑一直不错,怎么突然5万台产品出现“问题”,实行召回?于是,业界对国内洗衣机行业产生了质疑:近年来洗衣机的质量到底是提高还是下降了?“问题”洗衣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新国标颁布后一直走节水省电道路的厂商是否该对此有所反思?合格率走下坡路?就在惠而浦大规模召回5万台“问题”洗衣机之前,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国家质检总局此前抽查了家用电动洗衣机产 品,结果合格率为93.9%;2002年,这一数据为94.1%。0.2个百分点的差距虽然不能就此认定洗衣机产品质量下降,但足以说明这个行业整体技术没有提高。

    应该说明的是,国家质检总局此次抽查的范围主要在江苏、浙江、安徽、山东、上海等5个省市,这5个省市是我国洗衣机的主要生产基地,这些地区产品的质量状况可以代表国内洗衣机产业的普遍水平。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在2003年有关洗衣机安全项目的22项检测中,合格率达到96.9%,但此次惠而浦召回的5万台洗衣机却正是安全上存在隐患。为什么生产于2002年5月到2003年1月之间的惠而浦洗衣机没有在检测中发现问题,而要到将近两年后才发现安全问题?

    当然,出现这种“时间差”的原因很多,完全可能是检测过程中某项环节的失误或忽略所致。但国内洗衣机在质量合格率上走下坡路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家电研究院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洗衣机主任鲁建国对此表示担忧,洗衣机产品合格率有所下降的趋势,应该得到厂家及有关行业协会的关注,不能听之任之。质量都“A”了?“热闹”的市场却一点也看不出潜在问题:各洗衣机厂家在今年3月1日新国标颁布实施后,已经开始了“更深层次”的竞争———从新国标分A、B、C、D四个等级的措施得到“灵感”,为自己的产品冠上“A”字头。鲁建国透露,从家电研究院检测中心的统计数据看,目前国内洗衣机仅有不到10%达到国标A级,70%的产品仅是C级标准。“面临的形势很严峻,中国洗衣机行业必须寻求技术进步,而且需从基础做起”。鲁建国指出,从目前现状看,洗衣机的核心机器电机、传动效率低下,在装配中不严谨的现象不在少数。他讲述了一个例子,浙江某洗衣机厂将产品送京检测,结果居然机器松动,不能正常运行。厂家认为是长途运输汽车颠簸所至,重新调产品送检,结果还是同样毛病。“送检要长途运输,产品卖到北京同样需要长途运输,消费者买到这样的产品还能用吗?”鲁建国质问。鲁建国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诸多洗衣机大厂转产全自动洗衣机后,江浙一带的小厂见缝插针,迅速占领双桶洗衣机市场。据统计,2003年,全国洗衣机产量近2000万台?

    这些产品连基本质量都难保证,压根别提节水节能了。“好的洗衣机可以正常运转6000次,江浙的杂牌机用到2000次就要出毛病。”三大原因所致一方面是合格率走下坡路,一方面是充斥市场的“6A”产品,洗衣机行业奇怪的两面性令人费解。不过,惠而浦召回5万台“问题”洗衣机的事件,一下子使这个行业不光彩的一面展露无遗。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导致洗衣机行业“人格分裂”至少有三个原因:

    一、长期以来,企业对技术升级的忽视。这主要体现在一些国产中小品牌身上。国家质检总局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抽查不合格的产品大都是那些实力较弱的企业生产的,价格低廉、技术含量小是这些产品的特点。

    二、零配件质量下降。这种状况基本上在所有企业身上都有体现。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陈钢分析认为,由于全球洗衣机产量中近3000万台在中国生产,一些外国品牌也把生产基地迁至中国,其结果是一批以贴牌为生的企业迅速兴起,但由于没有技术基础,只能通过零配件组装来实现利润。于是,一些零配件“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在洗衣机生产基地周围萌生,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严格的生产监控,质量得不到保障也就无法避免。

    三、行业规范还存在漏洞。这是有关管理部门的问题。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的陆刃波认为,这种漏洞体现在具体的环节上,比如对洗衣机的检测,至今没有指定某个机构专门负责检测;另外,检测过程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也没有规定,一些企业就会钻空子,很大一部分“6A”洗衣机就是这么来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洗衣机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