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屡遭海外“狩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 11:00 上海证券报 | |||||||||
    中国企业从事境外衍生品交易十分困难。市场规则的制定权和解释权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对手在暗处,我们在明处,企业的交易成本、资金承受能力等商业机密都暴露在国外投资者眼里,很容易被外国炒家盯住,成为他们的盘中美餐。     在即将过去的2004年,从宏观调控的全球震荡,到人民币汇率的举世瞩目,我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力,然而,10多天前,中航油事件
    中国资源进口遭遇全面阻击     今年上半年,发生了中国大豆压榨企业进口美国大豆被套,导致全行业亏损的事件。大豆国际贸易主要通过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点价的方式进行。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美国基金炒作大豆,令中国进口商被迫在历史高位定价,采购过后则价格大跌。广州众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信息部柳琰估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光因高价进口大豆、无力接货而"洗船"(违约退货)造成的损失,可能就达50亿元以上,更不要说加工后的亏损。     今年9月份以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格一路攀升至近10年的历史高点。此前,一些中国企业进行了反套利操作,即在国内做多而在国际市场抛空,结果,这些空头头寸成了国际对冲基金捕捉的猎物。实质上,反套利盘将国内空头的损失,大部分转移给国际炒家。而且,铜价居高不下,也让中国铜买家被迫在历史高位建立大量采购头寸。上半年大豆进口的惨烈结局,似乎又要发生在中国铜工业身上。     在更早的时候,中国企业进行国际衍生品交易出事的案例,也并不鲜见。最有名的,是1998年株洲冶炼厂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投机性卖空锌亏损1.76亿美元。     石油、铜和大豆,都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却又大量依赖进口的资源产品。它们正好囊括了国际商品市场能源、有色金属和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三大门类。中国企业今年在所有主要商品领域遭遇全面阻击,绝非偶然。     弱肉强食苦觅丛林生存法则     "国际石油衍生品市场的水很深,里面都是国际大机构,中国人现在还玩不了。"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     然而,与中国越来越多地进口资源产品的地位相适应,中国企业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衍生品市场。为了规避价格风险,锁定经营利润,中国企业在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必须利用这些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衍生品的复杂程度堪称金融之最。一些专家将衍生品称为"定时炸弹",而且,这颗炸弹什么时候爆炸,爆炸威力有多大,都难以估计。让中航油折戟的石油期权,就是这样一颗"定时炸弹":作为期权的卖方,油价高于限价的部分,都要中航油来承担,这个风险根本无法预测,特别是市场的变化幅度超过正常水平的时候,例如今年原油价格的暴涨。更何况,中航油用借来的钱,在高风险的OTC场外交易市场,进行这种高风险的期权交易,而出自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管理制度,在关键时刻却形同虚设,终致全面崩盘。     中航油的错误不仅于此,另一些相对较小的技术性错误还包括:没有为其看空期权头寸建立足够的看多期货或期权头寸进行保护;当油价变动加剧,期权内含的引伸波幅增大时,卖出期权所收取的权利金过低。     断送了中航油的这些错误,在未来也可能断送更多的中国企业,而且,错误只犯一个,便足以致命。     专家提醒说,国际衍生品市场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只有小心谨慎,才能保得安全;稍有出轨,就会被国际资本的猛兽吞噬。特别是中国企业实力还很弱小,衍生品交易的商业经验还很匮乏,风险管理薄弱,最容易成为狩猎的对象。目前,在亚洲石油期权市场出没的投资机构包括:摩根士丹利、法国兴业、里昂信贷、花旗银行、高盛等大型跨国金融集团,他们才是丛林中的猎手。     急须掌握大宗商品价格主导权     要避免中航油的悲剧再次上演,中国企业必须加强风险管理,严格按国家规定进行适度的套期保值。然而,这只是微观上对企业的警醒。更大的问题出在宏观上,即国家层面。     2003年11月11日和2004年1月29日,本报两次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过程中出现一个日益明显的难题:资源供应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经济安全容易受制于人。为此,中国必须加快发展自己的期货市场,形成自己的定价中心。     不幸的是,因为这种缺失,中航油成了最新的一个牺牲品。     专家认为,中航油巨亏事件充分表明,我国企业从事境外衍生品交易,特别是境外的场外衍生品交易,与在国内由政府监管部门严格监管的期货市场里进行避险交易相比,不仅风险大,且风险程度难以掌控。     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姜洋认为,中航油事件表明,对于中国这样的石油消费大国来说,建立属于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体系并借此融入国际石油定价体系,已经迫在眉睫。中国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注定了中国同时会成为国际石油投机商们最感兴趣的对象。"如果我们拥有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就会循序渐进地推进市场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的企业。"姜洋说。     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石油经济学专家张宏民也认为,中国企业从事境外衍生品交易十分困难,"首先,市场规则的制定权和解释权都不掌握在我国政府手中。再说,我国企业在国外市场从事衍生品交易,对手在暗处,我们在明处,企业的交易成本、资金承受能力等商业机密都暴露在国外投资者眼里,这在客观上也使得中国公司在与国外投资者的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很容易被外国炒家盯住,成为他们的盘中美餐。"     因此,非独石油,中国必须掌握更多的大宗商品的价格主导权。"把衍生品交易的规则制定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让国内外的交易商,按照我们制定的规则来参与游戏,从而发展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跟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工具,这比什么都重要。"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朱国华教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