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平淡之中蕴“升”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 07:47 证券时报

    近期市场再现低迷,沪市大盘再度考验千三关口。从消息面分析,虽然推出了分类表决制的中长期利好政策,但随之而来的新股询价制度却被市场理解为利空,这也是目前大盘走弱的重要原因。诚然,资金推动型市场依然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主要特征,扩容压力始终是制约行情发展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在年底资金面相对处于紧张的情况下,利空作用更为明显。这也从一个方面体现出弱势市场中利空的放大效应。

    然而,对于大盘而言,下跌意味着风险与做空动能的释放,尤其当沪指在年内第6次跌破1300点后再度拉起之后,意味着市场新的机会又在酝酿之中。

    投资者应该理解到,新股询价制度是新股发行定价的一次重大变革,对市场的影响深远。它标志着证券市场从溢价发行时代进入议价发行时代,新股的发行将从此遵循“按质论价”的市场原则。询价制能挤出泡沫,排除财务作假,产生真实价格,减少了上市公司发行定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能遏制上市公司大股东恶意圈钱的行为。中小投资者在新股询价过程中虽然没有发言权,但可以享受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定价能力,并且可以更为信任市场机制产生发行价格的真实性,绩差公司包装上市、出现新股发行市盈率近百倍的罕有现象将不复存在。

    虽然询价制度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暂停数月的新股发行将再度启动,且若扩容节奏非理性则会在一段时间内对资金面产生较大压力,从而导致市场重心下移,但我们也要相信,询价制度的推出势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势必将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最终实现双向扩容,实现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值得关注的是,询价制度把新股首发的定价权交给机构投资者,其最终的出发点是希望借助机构投资者的研究力量和定价能力,逐步引入成熟市场的发行定价机制,稳步推进证券发行的市场化改革。事实上,证券市场的每一次变革,都能够体现管理层对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呵护,投资者应从其积极意义的角度来看待这次变革。

    从大盘近一周的走势上看,新股询价制度的消息的确对短期市场构成了冲击,也这是近期市场沉闷、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无所作为的根本所在。但从中长期来看,询价制度对目前市盈率水平普遍不高的蓝筹股影响有限,甚至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从这一角度看,新股恢复发行很有可能为明年一季度市场重拾升势奠定基础,因为2004年是基金机构投资者不断壮大的一年,特别是对于今年新发行的一些基金,其当前的“不作为”缘于市场可介入的资源有限,同时也是为新股发行积极备战,调整策略和仓位。新股询价制度实施后,那些质地优良、治理完善的绩优公司,以及关注投资者利益、在分红政策上兼顾公司发展和股东利益的公司,势必将成为基金及机构投资者的新宠。而从市场历年来超级大盘股的发行和上市之后的表现看,其产生的羊群效应均使市场出现一波表现充分的行情。此外,估值合理的新股也具备较大的潜在上扬空间,从而对二级市场蓝筹品种形成促进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次大的扩容都伴随着出现重大的机遇,淘汰出局的永远是绩差的公司,而蓝筹股在市场中的地位却日益显著。在价值投资理念已逐渐被市场接受的背景下,投资者应该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中国股市,尤其是在经过持续下跌、投资价值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深沪股市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低风险、高价值区域。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大盘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