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投资过热“危机乍现” 需从体制上解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 07:46 中华工商时报 | |||||||||
     专家指出解决供需矛盾市场化是最终出路    据权威部门估计,目前全国违规建设的电站规模超过8000多万千瓦。国务院近日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坚决制止电站项目无序建设意见的紧急通知》,要求对在建和拟建的电站项目进行清查。
    近两年来波及全国的能源紧缺掀起了新一轮电力投资开发热。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调控措施,新一轮电力建设热出现重复建设苗头。有关人士认为,由于能源项目周期长,短期内其危害不会显现,电力建设的无序发展潜伏着巨大风险,亟需引起重视,以防止出现新一轮大规模电力过剩。     电力“矫枉过正”潜伏危机     目前的电力建设过热苗头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担心。他们分析,目前的缺电不是简单的供给不足,而是有多种深层次原因:既有电力建设滞后,尤其是1999年前后出现的建设“空档”的后续影响,也有投资增长加快带来的用电需求激增,更有高耗能行业无序高速发展对用电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电价机制严重滞后于市场要求、价格和运力影响电煤供应等因素。     有关人士分析,尽管目前电力消费市场十分看好,但电力建设“矫枉过正”的危机正在迫近:     首先,国家规范高耗能产业发展,开展一系列全国性节能举措,将使电力市场的需求压缩。高载能工业用电是我国近年来用电市场增长的“主力军”,在一些高耗能工业大省,其用电占总用电量的比重由几年前的5%左右提高到当前的30%以上。去年以来,国家三令五申整顿这一行业的无序发展,一些高耗能企业纷纷关停,更多企业因缺电而关门走人。     其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使固定资产投资的“虚火”大幅降温,现有电力需求中的一些“水分”将被挤掉。由于电力建设的周期较长,眼下“电荒”时开工的电力项目至少要在两三年后发电,而同期经济应该会回到理性发展轨道,届时电力需求增长的回落和火电项目集中投产同步发生,必将使电力出现大规模过剩。     再次,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加快,电力价格离市场化定价会越来越近,新投产的发电项目离开国家计划的“襁褓”,能否在市场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仍是未知数。     需从体制上解决“一哄而上”     许多政府官员、企业领导和有关专家表示,对当前出现的一些“过热”苗头,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加强调控,尽可能减少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局面发生,使其走上规范、科学、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公司副总经理范生贵、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副局长白宏、内蒙古煤炭工业局综合处处长李子义等认为,新一轮电力投资热根源在于投资“逐利性”,同时带有很大的盲目与短视,这正是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加以引导和规范之处。他们认为,应当加大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宣传力度,让电力投资者明白新的调控政策不是简单的抑制、整顿,而是着力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同时,各地在“电荒”与建设过热之间应把握好尺度,把电力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大背景下去解决,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使问题处理简单化。有关部门应当科学预测电力市场并及时发布信息,引导好电力投资冲动,让其有效解决电力紧张而不形成新的过剩。     电力无序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指出要坚决制止电站项目无序建设,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对违规建设项目进行清查。但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电力建设曾数度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状况,这折射出我们解决电力供需矛盾尚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市场化是电力改革的最终出路,只有在市场和行业规律下,才能促使电力工业健康有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