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璐瑶北京报道】日前,在由中国保险学会、金融时报主办的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与创新发展高级研讨会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苗复春指出,根据业界公认的说法,寿险公司在进入市场初期一般需要经过七八年后,才能开始盈利,这就意味着中外保险机构真正较量的时间还没有到来。
正如11日,中国保监会发布的履行入世承诺的公告中所写,根据中国入世承诺,自即
日起允许外资寿险公司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年金险业务,取消对设立外资保险机构的地域限制,设立合资保险经纪公司的外资股比可至51%。该公告还强调,外资寿险公司可根据有关规定办理《保险机构法人许可证》和《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变更等相关手续。不过,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中国寿险业格局即将进行重新洗牌。
此次研讨会上,苗复春指出,2002年以来,我国按照入世承诺加快市场开放,但国内保险业受到的冲击和负面影响似乎比预期的要小,中资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仍较稳固。苗复春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保险监管部门适时把握了对外开放的节奏,同时还因为中资公司加快实现从粗放式经营到集约化经营的转变,为应对入世挑战苦练“内功”。
苗复春指出,中资为应对入世挑战苦练的“内功”主要有:一是注重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入世后,中资公司摆脱单纯追求保费规模,主动进行业务结构调整,逐步改善增长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二是适当转变竞争方式,一些公司已把竞争的主要方式转移到“比服务、比品质”上,通过实现产品、服务、管理专业化,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三是提高业务、财务、资金的集约化水平。中资公司通过实施集中核保制度,规范业务操作,提高承保质量、控制承保风险。通过财务中心,及时采集各项财务数据,准确掌握各机构的收支状况,变分散核算为集中核算,杜绝财务分散管理造成的漏洞。(15C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