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特点、作用与困难分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 15: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浙江非公有制经济迅速成长,规模不断壮大,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崛起是浙江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在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如何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促进我省经济增长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已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利用相关统计资料,客观分析了目前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旨在为人们进一步分析研究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一、浙江非公有制经济的现状与特点

    “非公有制经济”这一名词从词义本身来看,显然是相对“公有制经济”而言的,即除了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所有经济形式。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非公有制经济表述为:个体、私营经济与合资经济。其后的大多数学者都沿用了这一界定,本文所说的非公有制经济也就包括个体私营经济、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经济三部分。

    1、进入新世纪,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中央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政策的不断完善,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经历了“拾遗补缺”——“有益补充”——“重要组成部分”的曲折过程。改革开放以前,政府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公有制的对立物加以歧视和改造,非公有制经济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1978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约为7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仅为5.7%。改革开放后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虽然允许非公有制的存在,但并没有明确支持其发展,有时甚至是限制,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并不快。199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166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也仅为18.5%。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犹如春风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宽松的政策环境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9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1775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上升为38.3%。1991年至1997年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上升2.8个百分点,比1979-1990年的年均增幅提高1.7个百分点。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为非公有制经济的更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2000年,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已达到2843亿元,占GDP的47.1%,比1997年上升8.8个百分点,年均上升近3个百分点。进入新世纪,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大大加快。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强调指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保护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收益的非劳动收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建立产权清晰、职责分明、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新的飞跃指明了方向。2001年我省非公有制经济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1.4%,到2003年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5990.2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了59.5%。从2001年至2003年,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年均上升4.1个百分点。

    2、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经济所占比重不高

    浙江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活跃的个体私营经济,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经济所占比重较低。在历史上浙江个体私营经济比较发达。建国初期,全省个体户有60万户、99万人,私营企业7650家、雇工10.7万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文化大革命”,到1978年,个体工商户仅有2086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各地认真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全省个体私营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之一。1997年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7%,个体私营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个体私营经济更是得到迅速发展,到2003年个体私营经济已超过了“半壁江山”,2003年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为4895.2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2.1%,占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的87.6%。2003全省经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158.52万户、从业人员298.3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7%、8.3%;私营企业30.21万家、雇工414.3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2.2%、20.0%。2003年浙江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户数等五项指标位居全国前茅,被誉为“个体私营经济大省”。数字表明,近年来在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个体私营经济以它特有的旺盛的活力与灵活的机制,成为浙江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从动态数据看,浙江非公有制经济的另一种形式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比较小,1999年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2001年达到历史最高点7.9%,2003年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经济增加值为695.02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4%,比2002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2003年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经济增加值占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的12.4%,比上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见表1)。

    表1:2003年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及构成(亿元、%)

               增加值  非公有  个体私 港澳台和 非公有制 个体私营 港澳台和外
                        制经济  营经济 外商经济 经济比重 经济比重 商经济比重
    合计       9395.00 5590.28 4895.26   695.02     59.5     52.1      7.4
    第一产业    728.00  236.14  236.14              32.4     32.4      0.0
    第二产业   4941.00 3646.01 3177.29   468.72     73.8     64.3      9.5
    工业       4381.00 3319.42 2859.10   460.32     75.8     65.3     10.5
    建筑业      560.00  326.59  318.19     8.40     58.3     56.8      1.5
    第三产业   3726.00 1708.13 1481.83   226.30     45.8     39.8      6.1
    交通邮电业  700.88  337.82  234.09   103.73     48.2     33.4     14.8
    贸易餐饮业 1159.25  813.79  791.77    22.02     70.2     68.3      1.9
    其他服务业 1865.87  556.52  455.97   100.55     29.8     24.4      5.4

    3、第二产业是非公有制经济主要聚集领域,新兴的服务行业涉足不多

    目前除了少数垄断性行业和国家严禁进入的行业外,在其余的国民经济行业中,几乎都有其活跃的身影,特别是在一般性竞争领域中,非公有制经济居于主导地位。从非公有制经济各行业构成看,非公有制经济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领域更为集中。2003年,在第二产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比重达到73.8%,比上年提高了4.9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工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达到75.8%,比上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则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与交通运输业,在这二个行业中,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分别占70.2%与48.2%。

    浙江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分布从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转变,然后再向第三产业发展,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二、三”产业构成,演变为目前的“二、三、一”结构。2003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中,第二产业占65.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30.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仅占4.2%,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二、浙江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1、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从全国来看,浙江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发达、最典型的省份之一,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速度和发展范围,浙江非公有制经济都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名列前茅。在全国经济比较发达的主要省市中,浙江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明显高于广东、江苏、山东、福建、上海等省市。根据2003年资料,广东、江苏、山东、上海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分别为58.0%、53.0%、40.9%和36.5%(见表2),浙江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先优势比较明显。2002年浙江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与居全国第二位的广东省的差距是0.5个百分点,2003年差距扩大到1.5个百分点。且浙江的个体私营经济比重全国最高,2003年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比江苏、山东、广东、上海高出21、20.6、31.7和42个百分点。

    表2:主要省市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

    地区      GDP总量           其中           占GDP比重(%)
             (亿元)    非公有    个体私   非公有   个体私
                         制经济    营经济   制经济   营经济
    浙江省       9395   5590.28   4895.26     59.5     52.1
    广东省   13625.87   7905.03   2779.61     58.0     20.4
    江苏省   12460.83   6608.68   3875.40     53.0     31.1
    山东省   12435.93   5084.06   3920.24     40.9     31.5
    福建省    4682.01   2308.23               49.3
    上海市    6250.81   2281.75    631.92     36.5     10.1

    注:福建省是2002年数据。其他省市是2003年数据。

    2、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浙江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部分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在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快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拓宽城乡劳动力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加速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促进市场繁荣,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按现行价格计算,1979—2003年,全省GDP的增量中有60.2%的贡献份额来自于非公有制经济。二是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由于非公有制经济介入的领域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在增加就业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具有自身的优势。我省通过促进民间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2003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已占到全部从业人员的53.9%。在1979—2003年全省新增的1123.78万就业人员中,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增加了1565.01万人(公有制经济从业人数减少了441.23万人)。三是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2003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税收收入达到734.47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44.7%。四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农村居民为例,2003年与1997年相比,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1496元增加到2613元,占全年人均总收入的比重由31.7%上升到38.9%,对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达56.2%,而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大部分是依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取得的。

    3、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外贸出口的主力军

    近几年间,由于国家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有的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为主的传统外贸格局被打破,非公有制经济大量地进入外贸领域,其生产发展、市场营销、外贸进出口等均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并已成为浙江对外贸易的主要力量。2003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直接出口额达210.3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0.6%,比1997年提高了26.1个百分点。如果加上非公有制企业经国有外贸公司渠道出口的部分,所占比重还要更高一些。而且,从动态情况看,近几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外贸出口的势头十分强劲。2003年与2000年相比,私营企业直接出口增长11.3倍,三资企业直接出口增长1.4倍。

    4、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成为社会投资的重要来源

    从近些年我省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分析,固定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拉动率明显上升。2000年至2003年,我省固定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拉动率分别为10%、30%、42.2%和60.6%。而固定资产投资是固定资本形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近些年浙江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型特征明显。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又是非公有经济投资增长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拉动最大。2003年全省限额以上投资(口径为计划投资额500万元以上投资)中,非公有经济投资额达2210.89亿元,占52.9%。

    三、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经过二十五年的改革开放,浙江的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掘起,已为浙江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内在动力。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

    (一)从非公有制经济自身看——发展虽快,但制约自身发展的因素不少

    1、自身竞争优势不明显。浙江非公有制经济总体规模较大,但是总体竞争力还不强。一是组织规模相对偏小。如果从个体角度考察,浙江的非公有制企业组织规模散、小、低特征比较明显,非公有制企业主要由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组成,主要靠数量的增加而达到总量上的扩张,个体组织形式上呈现出偏小的劣势。尽管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但绝大部分私营企业的规模还较小、实力较弱,容易出现歇业、关闭等情形,并且那些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在资产规模、整体实力方面与国有企业有较大差距,与国际上同行业大企业的差距更大。二是集中在高度竞争行业。由于受市场准入和起步条件等限制,我省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的工业领域。从工业内部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我省有60%的私营企业从事制造业。在制造业内部,私营工业企业又主要集中于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三是技术含量不够高。浙江的非公有制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主要是居民日用消费品、纺织品和普通的五金、电器等产品。近年来,浙江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四类商品的出口增量占全省出口增量的50%左右。这些产品档次不够高、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比较低,同时由于容易进入和模仿,结果造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雷同。不少企业把量多价廉作为主要的市场营销策略,出口商品中创牌的少,贴牌的多,为代理商、贸易商打工、做嫁衣的情况普遍存在。非公有制企业以往走的是低成本扩张的路子,靠的是廉价劳动力,这影响到浙江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不少企业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难以形成持久的竞争力。

    2、面临管理创新的难题。浙江现有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微观制度基础不同与广东、江苏等地,广东、江苏是在外资嫁接或大中型国有企业辐射联动中形成的,我省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是民间资本经原始积累自然演化而来,企业制度普遍带有典型的传统家族企业特性。虽然传统型家族企业具有产权边界清晰、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成本低廉、决策灵活等优点,有利于企业的低成本扩张和高效运作,特别是在前期,企业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并且确实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经营领域的拓宽、技术层次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家族制企业容易受“家族情结”、决策失误、“内耗”效应、人才壁垒、管理瓶颈等因素的困扰。这就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对家族企业进行“家企分离”的改革,完善产权治理结构,提高内部管理的科学性,以适应加快发展和市场形势的需要。然而打破传统型家族制管理模式,这对苦心经营多年的创业者及其家族成员来说,都将面临处理家族和企业发展关系的若干痛苦抉择。只要外界没有影响企业生存的巨大压力,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自身的制度创新动力不会太强。一些家族企业为避免这种痛苦抉择,宁可满足于现状,安稳地求取既得利益。因此继续保持非公有制经济领先发展的优势,将面临管理创新的难题。

    3、转变经营方式难度不小。一是总体上尚处于逐步完成原始积累阶段。虽然不少非公有制企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一些企业也已基本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进入再次创业阶段。但从总体来看,我省的非公有制企业仍处于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较低的原始积累阶段。2003年,全省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平均注册资金只有97万元,即使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平均每个私营企业的实收资本也只有514万元,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的45%,相当于国有企业平均实收资本的11%,股份有限公司的8%,外商投资企业的24%。二是增长方式仍属粗放型。目前总体仍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依靠外延扩张的发展方式,规模以下企业数量多,产出规模大,但附加值不高,增加值率仅为20%左右,低于规模以上工业约4.5个百分点。众多企业大多靠规模扩大来获得经济回报,加之浙江资源本身就相对贫乏,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与瓶颈制约,经济效益提高难度大。要实现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非轻而易举的事。三是经营理念的转变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营观念的不断改进,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虽深入人心,但是多数非公有制企业缺乏对技术标准工作的足够重视,企业发展缺乏长期战略规划,短期化的经营理念明显。

    4、凭借自身实力融资难度大。我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速度虽快,但财富积累的时间太短,并且大多为传统产业,植根于中国国内市场,很少被国外投资者知晓和理解,国际融资缺乏渠道。在国内,由于受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部分企业财务数据失真、担保有效性差以及过去一段时期逃避银行债务等信用缺失行为的影响,银行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要求,对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审查相当严格,企业融通资金相对困难。同时,由于企业规模太小,缺乏合适的资本市场的支持。因此,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据有关部门调查,中小企业确实较多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而且融资难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中的首要问题,融资难所引起的中小企业资金匮乏,也已成为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从非公有制经济外部看——宏观环境趋好,但制约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1、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凭着创业起步早、市场化程度高、机制灵活、反应灵敏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我国短缺经济的结束,经济运行的环境已经发生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根本变化,今后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已是需求约束型的经济环境。同时,消费者选择产品也已从实用型趋向完美型,产品的高质量、高标准、高品质成为消费者追求的目标,亦成为生产者角逐的焦点,低品位的产品逐渐受冷遇并将被淘汰出局。那么,如何面对变化了的市场,将是我省非公有制经济能否再创辉煌的关键。

    2、市场竞争形势更加残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非公有制企业的竞争对手大大增强、竞争更加残酷。这给我省的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创新思维,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产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3、市场经营秩序更加规范。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无序竞争、低价倾销、仿冒伪劣、环境污染、就业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随着信用浙江、生态省建设等战略目标的全面实施,对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重视环境保护以及保障就业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

    4、要素瓶颈制约更加突出。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体制创新的先发优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一方面原来的先发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另一方面土地、能源、电力、人才乃至水资源等重要生产要素全线趋紧,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硬件”制约因素,成长的烦恼接踵而至。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土地资源稀缺,人均耕地仅0.64亩,不到全国平均数的一半,按照前些年平均用地的势头,土地回旋余地已很有限。能源荒是2002年以来徘徊在浙江大地成为最令人焦虑的阴影。成熟的产业工人特别是技术工人总体处于缺少状态,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困难。

    5、国外贸易壁垒不断翻新。加入WTO后,我省出口产品面临的贸易壁垒接踵而至,除长期困扰我省出口的国外反倾销、保障措施调查以外,以CR标准为例的技术性措施,以及检验检疫措施、知识产权、通关程序等贸易壁垒对我省扩大出口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运用WTO规则,行使WTO赋予我们的权利应对这类贸易壁垒,是摆在我省政府和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们为营造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所必须迎接的挑战。

    面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浙江非公有制企业如何将困难转化为动力,如何将挑战转化为机遇,以谋求更大的发展,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继续保持优势,主要应从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着力:

    一方面是抓住机遇苦练内功,全面提升非公有制企业综合竞争力。当前我省非公有制经济正处于转型与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抓住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和历史机遇,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2004年年初提出的关于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措施,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着眼于打基础、练内功、强素质,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包括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投资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切实推进“五个转变”,实现“五个提高”,让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潮头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是政府社会要合力优化发展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发展空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关爱、扶持、公平越显得格外重要。各级政府要把省委省政府推动非公有制经济新飞跃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具体行动上,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监督和管理,在市场准入、生产要素获取、投资核准、融资服务、享受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要与其他企业一样,享受同等待遇,做到一视同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在人员流动、就业选择、职业培训、劳保福利等方面,为劳动者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进一步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做强做大,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发展成为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进一步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把真正自己的产品打向国际市场,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国际化程度。进一步规范各级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行为,充分发挥各类中介组织的重要作用,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营造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不断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浙江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