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入世三年给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 10:47 上海证券报

    ○现在回过头来看,最初人们所担心的入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可以说基本没有出现

    ○我认为2005年之后这个时段,会是中国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贸易限制的高峰期。所以,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是要塑造自己的国际品牌

    ○从严格意义上说,资本市场的开放不是WTO所管辖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还没有全面开放的有利环境,规范发展证券市场,把自己做强做大

    出口秩序的协调和管理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中国产品在国外遭遇反倾销调查会愈演愈烈。

    ------张汉林

    记者:三年前,中国刚加入WTO的时候,很多人对加入WTO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颇有疑虑,特别是我们的宏观经济会不会受到冲击,很多人是有过担心的。现在三年过去了,您怎么来评价入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张汉林:现在回过头来看,最初人们所担心的入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可以说基本没有出现;相反,由于入世之后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大大改善,宏观经济出现了比较好的势头。

    入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我们加快了对内对外的开放,经济的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经济的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不仅促进了竞争,也促进了竞争向有序的方向发展。竞争带来的利益在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而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其次,我们对法律法规进行了调整,对相关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入世三年来这方方面的调整和改革所产生的良好效应是相当突出的。法律法规的调整和修改,我们一直都在做,但1999年与美国达成协议之后,这方面的步伐加快了,尤其是入世三年来,凡是与WTO规则不一致的法律法规都作了修改和调整,从而基本建立起开放型经济所需要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框架。与此同时,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架构也作了很大改革,机构作了很大精简,政府有关部委作了一些调整,虽然现在还没有调整到位,但与过去的那种条块分割的情况相比,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要顺当得多了,这就为整个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再次,加入WTO三年来,我们充分抓住了国际经济形势和环境相对良好的机遇,大大地扩大了我们的出口,外贸出口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大提高。可以说,加入WTO不仅没有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相反给宏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新的因素,使宏观经济始终保持一个相对比较高的速度增长。

    记者:现在很多人都在谈所谓的"后过渡期",觉得从明年开始企业竞争的压力会更大。这个"后过渡期"应该怎样去理解?

    张汉林:"后过渡期"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严格来说,不存在什么后过渡期,也不存在前三年是保护期,后几年是什么什么期的说法。"后过渡期"的说法,不知道最初是从何而来。

    中国加入WTO,本来就没有什么"后过渡期",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履行义务,不存在前几年没履行义务,明年开始履行义务的情况。中国加入WTO以来,一直在履行义务,而且履行义务的状况还是相当良好的,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称赞。

    再说,加入WTO之后,我们每年的关税减让比例都是差不多的,也不存在着后几年集中地大幅度降税的问题。只不过说,从明年开始,某些行业直接表现出来的开放程度似乎比较大,但实际上,我们已经有了前三年的执行承诺的过程,所以也不能说是一夜之间的突然开放。比如说,零售业明年允许外商开办独资企业,但事实上我们已经经历了允许外商参股、控股这样一种逐步推进的过程,所以不能单从一个时间点、时间段上看问题。我始终认为,中国的入世是一场渐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这样一个认识前提下,再来谈明年以后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变化情况,就比较好理解了。

    实际情况是,明年以后对内对外的开放程度都更大了,许多产业的准入门槛更低了。对企业而言,就是竞争的激烈程度会更大一些,这就迫切需要企业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律、市场竞争环境的状况,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这是最重要的。

    记者:中国入世三年来,在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动作很大。您认为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转换到位了吗?

    张汉林:入世对政府职能的转变的确起到很大作用。我们现在基本建立了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律框架,在这一法律框架下,政府的依法执政和职能转变的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尤其是《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使政府长期以来在市场上所扮演的竞争者的角色大大淡化了,只有在少数行业和地区还能看见政府参与竞争的身影,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政府职能的调整还没有完全到位。由于中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一些利益集团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作出调整和改变。当然,中国经济规模相对比较庞大、人口比较多,尤其农村人口比较多,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比较大,客观上也对政府职能的调整形成一定制约。

    记者:中国入世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应该说我们现在初步建立了,但市场经济本质的一些东西似乎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完善。您认为这与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否有关系?

    张汉林:是这样的。比如说,要素市场未能建立起来,就与行政管理体制有一定关系。

    现在局部的要素市场是建起来了,但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还没有形成,无论是土地要素还是劳动力要素,都还没有完全建立。农民工还是处于单打独斗、依赖于包工队的境地。正是因为劳动力市场没有建立,所以,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护。这不是一个单从清理农民工拖欠款所能解决的,必须从根本上去解决,就是建立农村劳动力市场。

    再比如说土地要素,现在全国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土地的供求关系被政府、被土地的某些拥有者扭曲了。正因为没有建立土地要素市场,才导致农田被占用滥用,导致某些腐败现象的产生。

    记者:现在有人认为,我们国家的外贸依存度过高,一旦世界经济状况发生变化,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很大影响。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张汉林:我已经注意到了网上的一些文章,专家的说法。首先,我要说明一下,外贸依存度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是不科学的。所谓的外贸依存度就是一个国家的进出口额占本国GDP的比例。但这个概念、这个数字不说明什么问题。现在有人误解,分子与分母之间有一种依存关系,分母是依存于分母的,没有分子就没有分母,总觉得GDP这个分母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分子来实现的。它仅仅是个系数,并不说明分母是由分子构成的。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对外贸易系数。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系数都很高,甚至有的超过100%,你能说它就亡国了吗?它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就完蛋了吗?比如说荷兰,外贸依存度一般在80%甚至100%以上,新加坡也在100%以上,你能说这些国家完蛋了吗?所以说,这个比例的高和低不一定说明什么问题。反过来说,有些人认为外贸进出口额大了,说明对外开放程度就高了,是件大好事,这也是一种误解。美国的进出口占其GDP的比重一般在20%左右,这能说美国的对外贸易不重要吗?美国经济学家作过一个比喻,如果美国经济是个座钟的话,美国的对外贸易就是这个座钟上的钟摆,没有钟摆,座钟就完蛋了。既然这么重要,但它为什么只占20%呢?因为它的经济规模(分母)太大了。日本的比例也不高,高的时候也不过30%左右,但对外贸易对日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专家学者和媒体在这个问题上有误解,瞎发挥,搞得人们很担心。

    我们的外贸系数为什么高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分母------GDP的增长率近年平均不过9%左右,但分子------外贸进出口的平均增长率却达到30%以上。所以,这个比例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但是,也不能说没有问题,比如能源的进口占国内能源消费量的比例这么高,这就说明我们对外部能源的依赖程度很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还有,出口增加了那么多,出口市场的安全问题就越来越重要了,这也是要关注的。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高了,中国经济不安全了,这是误解。但局部产业和产品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这才是要引起注意的。

    记者: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而被提起调查的又多是我们的一些优势产业和产品,如纺织品等。本来这些产业和产品在入世之后应该充分享受到贸易自由化的好处,但现实情况是屡屡遭到反倾销调查,这是为什么?

    张汉林:从1993年开始,中国一直是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入世以后这种状况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因为中国的外贸增长速度很快,前年的增长速度是22%,去年是36%,今年估计起码是35%。大量产品销往国外,必然就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是很自然的。

    中国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应该说这几年还是充分享受到了贸易自由化的好处,这是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的。举个例子,中国的纺织品、服装,现在出口额达到700-800多亿美元,多年来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应该说我们的纺织品、服装出口的高速增长还是得益于纺织品、服装贸易环境的改善,这是不能否定的。

    要说遗憾的话,只能说我们的产品整体的更新换代水平比较低,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我们的企业还是习惯于自己最熟悉的、最拿手的价格竞争手段,在品牌的营造和培育上不愿下功夫,仅仅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廉价的生产要素,继续拼价格。

    这几年出口高速增长,但出口商品价格一直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人家当然要找你麻烦了。这也引出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话题,就是出口秩序的协调和管理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中国产品在国外遭遇反倾销调查会愈演愈烈。

    记者:我记得您曾经提出过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明年将会是对中国反倾销的高峰年。如果情况真是这样,企业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汉林:首先要说明一下,我说的高峰年,不是单指2005年这一年,而是说2005年之后这个时段。我认为这个时段会是中国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贸易限制的高峰期。

    对于国外的反倾销,企业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它可能产生的危害。企业可能会丢掉一些市场,丢掉一些客户。

    至于说措施,我刚才说过,最根本的就是要塑造自己的国际品牌,提高品牌的竞争力,改变单一的降价这一市场开拓策略。在全球那么多反倾销的案子中,涉及大的跨国公司的案子很少,看不到IBM、戴尔的电脑遭到反倾销,看不到丰田汽车的零部件、汽车发动机遭到反倾销。因为他们有品牌,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不是通过降价来开拓市场的。所以,中国的企业当务之急是要塑造自己的国际品牌。

    再一个是,要逐渐构造自己的营销网络,特别是海外市场的营销网络,因为只有掌握了营销网络、营销渠道,才能真正实现附加价值的提高,否则你就是给人家打工。一个产品从出厂到最终消费者手中有许多环节,企业应该认真地研究它的成本构成和价值增值,更多的价值可能不是在工厂,而是在于其他的服务,只有提高产品的价值,提高服务功能,生产厂家的利润才能提高。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入世议定书上,关于证券市场的条款很少,开放的范围也非常有限。这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究竟是件好事还是坏事?今后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

    张汉林:这既是好事又是坏事,应该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从严格意义上说,资本市场的开放不是WTO所管辖的,特别是一个国家的资本项目下的开放,不是WTO能够干涉的。新的WTO协议产生以后,在服务贸易中才把证券服务也包括进去了。WTO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任何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都要尊重每一个WTO成员国的意愿,开放的进程取决于各自的国情。不是说我们加入WTO以后,我们的资本市场就要很大程度地开放。资本市场的开放和资本项目下的开放不是一回事。

    中国资本市场还处在发育期,还很不成熟,上市公司的数量偏少,市场规模不大,又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充分地建立,证券市场的规范化程度还不高,如果在这个时候贸然开放,比如说允许外资买A股,允许控股上市公司,那么国外的一只大基金就足以冲跨整个市场。考虑到证券市场的这种特殊性,中国采取了对资本市场渐进开放的方式。之所以要渐进开放,主要是想在过渡期内,提高我们的监管水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市场的行为,为最终的全面开放做必要的准备。资本市场开放是不能急的,因为发达国家也是走过这条路的,这一点无可非议。

    但从另一方面看,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低,也会带来一些弊端,比如上市公司质量不能明显提高,行为规范程度较低,一些企业不是利用资本市场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而是把资本市场当作获取廉价资本要素的场所,进行低水平的扩张。

    我特别希望,我们的业界人士要珍惜政府给我们争取的过渡期时间,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还没有全面开放的良好环境,规范地发展我们的证券市场,把自己做强做大。我们今后会面临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因为境外的资金毕竟是要来的,我们不能永远维持现在这种开放现状,这是肯定的。因为WTO贸易自由化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证券市场的开放义务不能永远维持在现有水平。

    我相信,整个全球经济形势环境改变之后,西方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会要求中国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记者 林坚)

    链接:中国入世第四年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的承诺

    货物贸易领域

    (一)指定经营

    原指定经营的货物包括天然橡胶、木材、胶合板、羊毛、腈纶、钢材,取消指定经营。新颁布的《对外贸易法》未规定指定经营的条款。

    (二)国营贸易

    实行国营贸易的商品中,原油、成品油由非国营贸易公司经营的进口比例在2004年的基础上增加15%。2005年非国营贸易原油进口允许量为1260万吨,成品油进口允许量为700万吨(包括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石脑油、燃料油、蜡油)。

    (三)进口关税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有关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和工业品关税减让表规定,关税总水平由2004年的10.6%降低到2005年的约10.1%,其中工业品由9.8%降至约9.3%,农产品由15.8%降至约15.5%。将有上千种进口商品根据承诺不同程度地降低关税,信息技术产品等部分进口商品将降至零关税。汽车整车进口关税降至30%及以下(除10座以下的小客车以外,其它各类大中型客车和货车均降至25%及以下),零配件进口关税平均降至13%。

    (四)配额、许可证管理和进口招标商品

    1、取消原需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进口招标商品的限制。届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取消的400多个税号(涉及机电产品、石油产品、橡胶产品、汽车及其零部件、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彩色感光材料等)的非关税措施,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特定商品进口招标等限制措施将全部解除。

    2、调整关税配额商品的关税、配额与非国营贸易比例。

    (1)降低实行关税配额的小麦、玉米、大米、棉花、食糖、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等产品的配额外关税的税率。

    (2)提高大米、植物油、棕榈油、菜籽油、食糖、棉花、羊毛、化肥的进口关税配额。

    (3)实行国营贸易与关税配额管理的玉米、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化肥的国营贸易比例降低,非国营贸易比例上升。2005年化肥关税配额总量分别为:尿素280万吨,磷酸二铵656万吨,复合肥329万吨。其中:国营贸易关税配额数量分别为:尿素252万吨,磷酸二铵459万吨,复合肥230万吨;非国营贸易关税配额数量分别为:尿素28万吨,磷酸二铵197万吨,复合肥99万吨。

    服务贸易领域

    (一)商务服务

    1、城市规划服务(城市总体规划服务除外),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

    2、广告服务,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子公司。

    3、技术测试和分析服务,包括货物检验服务,但不包括货物检验服务的法定检验服务,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子公司。

    (二)通讯服务

    速递服务,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设立外商独资子公司。

    (三)分销服务

    1、佣金代理服务、批发服务(烟草和盐除外):允许外商合资企业从事图书、报纸、杂志、药品、农药和农膜的分销服务,取消数量和地域限制。

    2、零售服务(不包括烟草):允许从事药品、农药、农膜和成品油的零售。

    (四)金融服务

    1、银行业

    人民币业务:除已承诺开放的上海等15个城市外,继续开放汕头、宁波、沈阳和西安。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向中国企业提供本币服务。

    2、保险业

    保险经纪:最低年末总资产降为2亿美元,允许设立外资独资子公司。

    再保险及法定保险:取消强制分保。

    (五)旅行及与旅行相关的服务

    饭店(包括公寓楼)和餐馆,取消限制,允许外资拥有多数股权。

    (六)运输服务

    货物运输代理服务(不包括货物检验服务):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子公司,给予国民待遇。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经济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