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未来劳动力短缺与过剩现象并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 09:29 中国经济时报

  ——也谈“民工荒”

  章铮

  在对农林牧渔业所需的劳动力与乡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估算的基础上,笔者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别从总量、年龄结构与性别结构的角度,对民工供给量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表
明,到2003年年底,中国乡村尚有未达到城镇退休年龄的剩余劳动力7700万;但25岁以下民工存在着700万的缺口,主要是25岁以下女工供不应求。因此,虽然目前总量上不存在“民工荒”,但特定年龄和性别的乡村劳动力确实可能供不应求。今后,中国乡村有可能出现青年劳动力短缺与中老年劳动力过剩并存的局面。

  兹分述如下。

  第一,就总量而论,中国目前不存在“民工荒”。

  估算结果表明,到2003年年底,有待转移的乡村剩余劳动力总量为7674万。而2003年外出农村劳动力比2002年增加8.8%即921万,其中,到县级市以上城镇务工的占81%即746万,只相当上述7674万有待转移的乡村剩余劳动力的1/10。因此,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04年中国总量上不会出现“民工荒”。

  第二,就年龄与性别结构而论,25岁以下民工(特别是女工)有可能供不应求,出现“民工荒”。

  估算结果表明,25岁以下民工(特别是女工)供不应求,缺口分别为687万与1002万。换句话说,“民工荒”主要是25岁以下女工供不应求造成的。笔者承认估算结果会存在误差。但可以就此作一个大致的判断,即到2003年年底,25岁以下民工(特别是女工)至多勉强处于供求均衡状态。在此基础上,如果因经济增长加快而导致对民工需求的增加,或者因政府大力增加务农收入导致民工回流量增加,都可能导致这部分民工供不应求,出现“民工荒”。

  第三,“民工荒”的实质是特定年龄(性别)民工的收入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促使乡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乡村生存条件恶劣产生的推力。这些劳动力或因土地严重不足、或因遭受自然灾害、或因农产品价格太低、或因乡村乱收费而负担太重,总之,因在乡村无法维持温饱,因而不得不外出。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糊口,因而愿意接受仅足以维持生存的低工资。所谓中国乡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就是这种实际情况的反映。

  现在,对城镇需求量最大的25岁以下民工(特别是女工)来说,情况出现了变化。笔者的估算表明,农林牧渔业中还有数以千万计的25岁以下劳动力。让他们之中的一部分进城务工,所留下的农业岗位由7000多万有待转移的壮年剩余劳动力填补,应该是不难做到的。但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由于25岁以下民工(特别是女工)供求平衡甚至供不应求,促使这部分乡村劳动力进入城镇的动力已经由推力转变成因城镇相对收入水平高、发展前途大而产生的拉力。城镇出现“民工荒”,不是因为这部分劳动力供给总量的不足,而是因为城镇用人单位没有提供足够的拉力,即没有提供足以吸引这类劳动力的现期收入和预期收入。

  价格越高、供给越多,这意味着对25岁以下乡村青年来说,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化。

  用人单位或地区招民工时,是按照特定待遇招收特定条件(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的民工。这两个特定中有一个满足不了,用人单位或地区就会大喊“民工荒”。不能因为中国宏观上不存在“民工荒”,就否认某些用人单位或地区遇到“民工荒”问题。

  第四,今后,中国乡村有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与过剩并存的局面。

  一般公认,中国城市就业中存在着结构问题,即特定年龄的劳动力(男50岁以上、女40岁以上)就业难。在中国乡村劳动力总体过剩的局面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出现民工荒,这表明类似的就业结构问题也可能在乡村发生。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2003年中国11390万外出农村劳动力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占85.9%,25岁以下的占47.3%。而根据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资料,中国乡村劳动力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只占乡村劳动力总量的59.5%,25岁以下的只占乡村劳动力总量的18.7%;而达到城镇就业难年龄(男50以上、女40以上)的乡村劳动力有14804万,占乡村劳动力总量的31.1%;达到城镇退休年龄(男60以上、女55以上)的乡村劳动力有4908万,占乡村劳动力总量的10.3%。由于对不同年龄劳动力的需求量不同,而不同年龄劳动力之间又不可能完全替代,因而仅仅增加就业总量,未必能解决特定年龄群乡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反而可能在某些年龄群的乡村劳动力(如中老年劳动力)依然剩余的情况下,导致另外一些年龄群(如25岁以下劳动力或技工)的供不应求。

  应该指出的是,乡村劳动力及其家庭关心的是不同就业选择给自身带来的纯收入,而不是这些选择是否能充分利用劳动力。假如回乡从事农业的纯收入超过了外出务工的纯收入(等于务工收入减去因外出而增加的开支),那么,即使因为种种原因(例如平均分田导致的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一部分劳动力在农业得不到充分利用,但出于收入方面的考虑,他们仍然可能选择在家从事农业而非外出务工。因此,即使就25岁以下的乡村劳动力而论,劳动力短缺与过剩并存的局面也可能存在。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