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同志的名言,也是改革开放26年后举国上下的共识。由此形成的“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等论断均从这个硬道理衍生演化而来。那么,既然有硬道理就必然会有软道理,什么是软道理呢?无非是经济发展之外的那些大事小事,或者说是与经济工作没有直接联系、紧密联系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中国改革开放26年的发展阶段来说,在最初的阶段,或者说在没有达到初步小康
水平之前的那个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具有绝对真理的性质。因为在那个阶段,中国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贫困与饥饿,所有社会生活都缺乏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是在这样一个穷家底面前执政党内竟然有人在极其迂腐昏聩地叫喊着如何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是连起码的“人要吃饱饭”这样的唯物主义常识都被置之脑后的荒谬时代。在那个阶段,邓公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就是高举起了一面旗帜,也是代表全中国各阶层公众写下了一纸向饥饿与贫困宣战的宣言书。
今天,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各阶层共同抗击饥饿与贫困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已经开始。当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已经多样化了,社会各阶层的分化组合也正在加速进行,社会的各类矛盾由于利益诉求方向的不同而发生碰撞甚至冲突。因此,仅仅靠用一种经济发展的硬道理来“管住”其他的软道理显然已经勉为其难,要想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继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除了抓住经济这个重要环节之外,不下功夫、下气力努力解决国民素质、环境污染、官员腐败、社会公正、人才机制、公共利益、资源紧缺、人文精神缺失等非刚性问题,就难以有健康协调的社会进步。不解决过去看来是属于软道理的诸多问题,软道理就会逐步转化为硬危害。我们平时总在说,中国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殊不知,这个阶段的改革对象并非都是一个又一个的固若金汤的显性堡垒。这些改革的对象或者说改革的障碍,有相当多都存在于上述那些软道理软问题之中,有的就潜伏在改革者或自认为改革者的内心之中,存在于国民的意识中、素质中,甚至潜埋在决策者“当家人”不愿或不敢正视的利益关系里。
这些被看作是软道理、软矛盾、软问题的特点之一是带有隐蔽性。譬如腐败形成的某种“潜规则”。特点之二是带有顽固性。没有韧性的战斗难以解决。特点之三是带有相当的关联度,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特点之四是它们的广泛性,例如老龄化问题。特点之五是它的根源深厚,常常植根于历史人文和国民素质之中。而正是这些特点,让我们在改革之初常常采取了绕开走的态势。可是,这种基本上不触动或者触动不多不大的问题今天却使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受到了致命的伤害。请看: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的排名正显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就在年终岁尾我们为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会超过9%而感到兴奋的时候,这份报告所发出的是与我们的自我感觉相反的声音。它刺耳、不协调但却真实。2001年,中国在全球竞争力排名第39位;2002年排名略有上升;但是到了2003年,却急剧下降位居第44位,比前年下降5位,比上年下降了11位!世界经济论坛并没有按单纯的经济增长论英雄,也就是说,并没有按照我们所说的“硬道理”论是非评曲直。它认为,竞争力的强弱大小取决于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二是公共机构的素质;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那么,在这三项指标中,中国又居于何种地位呢?在宏观经济环境方面,我们居25位,显然这并不是把中国的竞争力拉后11位之多的原因。
那么,祸首是“谁”呢?请看:我国公共机构的服务素质一项从2002年的第38位跌至第52位。其中“法治”排第60位;“腐败治理”排第50位。再看科学技术,在这一大项中,中国的科学技术排名在全球各国竞争力的第65位,其中信息与通信技术为62位、科技成果转化是第47位,而创新能力竟然在第70位!显然,导致中国在全球竞争力大大下降的“罪魁祸首”并不是经济发展,不是我们说的“硬道理”,而是公共服务、公共机构的服务水平(说穿了,就是国家公务员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其中科学技术的落后又主要是因为我们在科技创新能力的严重缺失。科技创新能力又体现在哪里?还是人才。这两项合在一起,问题都出在“人”上,公务员是人,科技人才当然也是人。人出了问题,人的思想、信念、素质、价值取向、精神状况出了问题,国家就失去了竞争力。输掉了人才,也就会输掉未来。这看似是软道理,却实实在在成了硬危机硬威胁。
让笔者感到不乐观的,是最新公布的另一项调查结果。这项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内地人口中原来的准文盲人数在5年中(1999—2003)减少了近一成。然而,让人吃惊不已的是,虽然中国人的潜在阅读人口在大幅度增加,但真正读书的人数却在大大减少。2004年比1999年读书人数下降了8.7%,读刊物人数下降了10.6%,只有5%的人承认自己有读书习惯。与此同时让我们与某些国家相比,就会更感到状况的严重与可悲:韩国每人每年读书量为7本、日本为40本,而中国只有0.7本。更耐人寻味的是,在联合国对世界500强企业家的读书调查中,日本企业家平均一年要看50本,而中国企业家只读到0.5本,难道现在还要“半部《论语》治天下”吗?有人说,中国人读书少是因为上网阅读的人变得多了。恐怕这难以成理。在中日企业的比较中,难道日本企业家都不会上网阅读吗?
读书是人生的经历,是一种自省,是一种精神智慧的扩延,是人类文明成长中的最具个性的方式。为追逐物质而生活的中国人,如果连这种文明的成长方式都在放弃,是否将意味着中华民族在远离文明?文明,在某些人看来可能是软道理,但具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中国人,如果连这种文明都在加以拒绝与排斥,那么今天我们取得的一切经济发展、一切的硬道理还能存在吗,即便存在又有什么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