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上市的中航油,因涉嫌买卖期油巨亏5.5亿美元而面临破产。公司前行政总裁陈久霖12月8日早上由北京返回新加坡时,即被当地警方拘捕,协助新加坡商业事务局调查是否抵触证券及期货法例。在经过数小时盘问调查后,陈久霖现已获准保释。
正在新加坡的中航油主席荚长斌在会见新加坡交易所高层时,对事件表示歉意,承诺母公司将全力支持中航油重组。
中航油的灾难是对许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的重要提醒。虽然获得海外上市机会的中国公司一般都被视为国有经济的精华部分,但这些企业的业绩反映的往往是一个现成的市场,而不是企业家眼光或管理能力。这些企业全都享有源自垄断市场地位的“无风险”利润。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的利润通常是非常低的。
中航油的败笔表明了获利压力对深受国家垄断思维影响的企业是如何具有危险性。这类企业通常沿袭利用政府关系而非创造价值的企业文化。
此外,中国的政府仍然习惯把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当作行政官员对待。比如前不久各大电信公司的老总就走马灯似地进行了大对调,这表明首先是政府并没有把这些国有企业视为独立经营的企业,也不把企业高层视为职业企业家。如果当一家国企的老总预感到自己的下一个岗位将是作为竞争对手的另一家同行国企的负责人,那么他还有必要去努力建立一家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吗?
(晓航/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