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统计分析,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12月上旬已经突破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创造了我国国内市场销售的历史最高水平。
对此,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今天表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快速增长。同1978年相比,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28倍。1992年我国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了10993.7亿元。1995年突破2万亿元,达到20620亿元。1999年突
破3万亿元,达到31134.7亿元。2002年突破4万亿元,达到42027.1亿元。只用了两年时间,今年零售总额就突破了5万亿元,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宏观调控防治的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的拉动作用,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海说,今年的消费品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月度消费均匀增长。今年1-10月,每个月的消费品零售总额都在4000亿元以上,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之间相差24.5%,相差900亿元,改变了以往月度之间销售额差别较大的不稳定状况。如2002年月度销售额最大差幅44.3%,去年月度销售额最大差幅39%,零售额都相差1000亿元以上。市场淡旺季差距缩小,反映出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消费心理的日益成熟。
二是城乡市场同步增长。长期以来,农村市场不仅销售绝对值低于城市,增长幅度也有明显差距。今年5月,城乡市场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21.1%和10.1%,相差11个百分点。随着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拉动了农村市场。今年6-10月,城市和农村市场零售总额的增幅差距,分别为6.2、4.8、4、2.9和2.6个百分点。9、10两个月,县城商业零售总额的增长幅度超过了大中城市,这是多年来没有过的现象。
三是餐饮市场快速增长。我国饮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餐饮业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一直高于批发零售业,2003年分别为17.1%和10.5%,相差6.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创新,餐饮业营业收入一路走高,持续增长。除因为去年今年春节所在月份不同,造成2月份餐饮业增长率低于去年外,其他各个月份增长幅度都高于去年。今年1-10月,餐饮业营业收入增长22.3%,批发零售业增长12.2%,相差10.1个百分点。
四是流通“热点”稳定增长。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重点的新型流通方式快速发展,在市场销售中的比重日益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国前30家连锁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8%,大大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的增长率。以家用轿车、住房、通信产品为代表的消费新热点,市场销售稳定增长,今年1-10月限额以上商业企业通讯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2.8%,汽车类增长26.1%,文化办公类增长23.6%,家具类增长23.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1%。外资商业进一步扩大投资,今年1-10月共批准新设立外商投资零售业企业21个,销售额稳定增长。
五是物价上涨带动销售增长。今年以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持续保持正增长,1-10月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3.1%,其中燃料零售价格增长11%,食品零售价格增长10.8%,建材及五金电料增长3.9%。由于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加大了部分商品零售额的增长幅度。如今年10月份肉禽蛋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6.9%,粮油类增长17.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6%。
黄海表示,根据目前商品市场的发展态势,初步预测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增长13%以上,达到52000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零售总额实际增长9.8%,高于去年0.6个百分点左右。
在谈到今年我国消费品市场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因时,黄海说,第一,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为消费品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的条件。
第二,今年的宏观调控,着力于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国内需求的着力点。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预计实际增长分别超过6%和7%,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900万人,为市场销售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第三,商务部成立后,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不断重视和加强国内贸易工作,合理设置机构,充实领导力量,增加业务骨干。省级流通主管部门完成机构改革,工作力度也得到加强。
黄海强调,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购买力,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积极促进消费增长。预计明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将比今年增长10%以上。
(编发:范嵬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记者:步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