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逐渐走向市场调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3日 09:46 证券时报 |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双稳健”政策组合意味着宏观调控今后将逐渐走向市场调节,价格杠杆今后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展示出,中央驾驭经济全局的艺术已日臻成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第一研究室主任张立群分析说,在“双稳健”的政策组合下,财政政策的重点是收缩政府的直接投资,货币政策的重点是放大市场
    因此,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也将转向深化改革、解决体制上的弊端上来。比如将会更多运用利率杠杆等。与财政政策相呼应,货币政策的取向也应是松紧适度的中性政策。因此,张立群认为,尽管明年利率杠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基准利率的调整应该是非常慎重的,应以稳定为特征,赋予市场更大的变动空间。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王元京也提出,今后更长效的办法应该是,政府尽快把土地、环保等杠杆用足、用好,创造很好的市场要素条件,让市场信号不失真,这样宏观调控才会更加从容、理性。     但专家们也认为,今后财政政策的力度虽然会减小,但重要性不会减弱。今后不一定通过发行公债,政府也可以通过增加转移支付、调整支出结构等手段,来发挥财政的功能。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指出,政府资金使用的重点,今后应集中于国家发展规划确立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农林水、生态保护与国土整治、西部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点项目,以及与公共卫生体系、教育、科技进步、社会保障关系密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条件建设。同时,政策调整要与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框架相呼应,政府首要考虑的应是市场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王元京也提出,在投资对象上,应改变政府的投资层次。比如要向农村倾斜,向中西部倾斜,促进农村和落后地区消费条件的改善,带动农村消费的增长。减少城市不必要的公共工程、特别是高端公共工程的投资,应在既定的财政资源下,稳健、有的放矢地弥补落后、弱势地区的低端设施投资。同时,在新的条件下,也尽快要把待建制等实现起来,以使政府能更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