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午,西单商场在兰州的2家生鲜超市同时开业,年底前,兰州属于“西单股份”的超市面积将达到2万平方米。
本月12日,西单商场将在青海开出一家现代化百货商场。
本月底,西单商场将在成都开出一家4万平方米的百货店……
种种迹象显示,西单商场新掌门人毛平的“圈地西部”计划已全面启动。
北京的零售市场是全国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随着国家对商业保护期限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外资零售巨头正在“走进来”。而与此同时,北京商业的龙头企业王府井百货和西单商场集团却纷纷“走出去”,一再加大在外埠的投资力度。
记者获悉,家乐福曾花费3年时间对青海市场进行调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高风险投资地区”,并立即止步。面对“高风险”,西单商场为何高歌猛进?毛平回答,西单商场是北京乃至全国的知名企业,也许是青海人尤其是青海的各级政府官员对西单商场有一种偏爱,因此西单商场在青海开业过程中“一路绿灯”。而对外资企业来说,本土化毕竟需要时间,“高风险的投资环境”困难似乎不那么容易克服。
据记者了解,很多外资企业在开店前都要进行长达几年的市场调研,聘请专业评估公司对当地的人口密度、购买力水平、消费习惯等做出一份评估报告,然后要建立配送物流系统,再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等等,之后才是开业。而显而易见的是,西单商场把“公关优势”作为了企业与洋对手对抗的核心竞争力。
“本地企业3年开100家店,一年就关了10家,而外资店是几年开一家店,开一家火一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告诉记者,国内零售企业加速发展规模的同时,如何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营销技术将成为关键问题。相对于外资企业,国内企业当前还停留在低层次价格战上,缺乏整体系统的营销战略。西单商场的首要任务应当是找出自己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然后将自身成熟成功的、别人不可复制的管理机制加以复制,这样才能在做大企业规模的同时把企业做强。
业内人士则表示,西单向西部拓展恐怕要面临几大难题:以做百货出身的西单商场放弃专业化,向多业态发展能否具有优势?企业急速扩张需要的管理人才是否跟得上?现代化信息采集反馈系统是否能全部建立起来?企业的采购配送系统能否科学优化?
这么多问题,单是思考就需要不少时间;而要解决问题,恐怕时间更长。本报记者 窦红梅网络编辑:刘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