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行业专题--零售业 > 正文
 

北京青年报:开放后零售企业遭遇边缘化危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3日 07:46 北京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开放后零售企业遭遇边缘化危险

  2004年12月11日,是中国入世三周年的日子,中国零售业将在股权比例、开店地域以及数量等各方面向外资完全开放。

  此前的3年是入世后的保护期,也被称作零售业全面开放的“过渡时期”,而从此之后的3年,又有人把它称作是“后过渡时期”。

  外资零售巨头的进入,到底对国内零售企业带来了什么?或许我们可以通过武汉中商(资讯 行情 论坛)这样一个典型的本土区域性零售企业“管中窥豹”。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外资巨头对本土企业的直接冲击。家乐福、麦德龙等国际零售巨头的进入,分流了本土企业主要商业网点的购物人群,对本土零售业构成了直接冲击和挤压。

  其次,“竞争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途径”,外资巨头带来的压力和竞争,也是本土企业最好的成长动力。自己的蛋糕被人“蚕食”以后,必须积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寻找自己新的生存支点。近3年来,很多本土零售企业都像武汉中商一样,在网点开发和连锁经营方面获得空前发展。扩大规模的同时,在管理平台、信息技术等方面加速了做强的步伐。

  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众多的本土零售企业,都如武汉中商一样步入了薄利甚至亏损时代。武汉、重庆等多个内地大城市先后发出城区商业网点过剩的呼声,或许这才是零售企业“赔本赚吆喝”的真正原因。外资大卖场带来的“低价风潮”,本土企业不得不跟进,直接冲击了整个零售行业的毛利水平。

  在“过渡时期”,尽管外资在我国零售市场所占份额很小,但在超市、大卖场等主流业态上,已经拥有了压倒优势。而在经营效率上,单位面积销售额要远远高于本土企业。

  在“后过渡时期”,中国零售业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局?谁将主导这种变局?

  近期又有知名咨询机构预言:在未来的3至5年,中国零售业60%的市场将由3至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30%的市场将由国家级零售巨头控制,剩下不到10%的市场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巨头手中。

  这种预言或许过于悲观,但市场竞争,适者生存。外资巨头们有资金、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本土企业也有熟悉市场、网点密集等多种比较优势。归根结底,只有吸引当地消费者才能赢得市场。因此,“后过渡时期”内,区域性零售企业首先将面临“营销战”的考验,经历了大张旗鼓的圈地运动之后,赚钱才是硬道理。

  最近,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外资零售巨头纷纷宣布要在中国要加速扩张。

  上海百联、大连大商、北京王府井(资讯 行情 论坛)等国内的零售大佬们也纷纷表态要通过并购等手段继续做大规模。

  “过渡时期”发生了“圈地战”,“后过渡时期”是否会发生“并购战”?谁又是最后的赢家?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零售市场在变,行业格局在变。而引领这场变局的力量,主要还是来自于国际零售巨头。

  相关链接

  零售业对外资开放大事记

  根据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在入世后,中外合资零售企业允许在5个经济特区,以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郑州、武汉成立;在北京及上海,允许设立4家合资零售企业,在其他地方,可最多成立2家合资企业。入世后3年之内全面开放对外资零售企业设立的市场准入和资本准入限制。

  1992年,中日合资的第一八佰伴商场就在浦东开业。

  1995年,法国家乐福在中国开了第一家大卖场。目前有55家店,2004年开15家店。明年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各开12家店,其他大城市开6~8家店。旗下的“迪亚”折扣店、“冠军”生鲜超市也先后进入中国。

  1996年,德国麦德龙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现购自运商场。今年年底商场数量将达到23家。中期内将开设40家左右的新商场。

  1996年8月,美国沃尔玛在深圳开设首家店铺。目前在内地的20个城市经营42家店,2005年至少新开11家店。

  1997年6月,泰国易初莲花在浦东开设第一家合资店铺。目前在中国已开设29家店,2006年将在中国拥有100家店。

  1999年6月,英国百安居第一家连锁店落户上海。目前已在国内多个城市拥有20多家建材商场。从今年起新开店每年10到15家,到2010年增至126家。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零售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