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福建省企业发展环境的调查分析及发展对策思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 1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 |||||||||
    优良的环境是吸引外来投资、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条件。近几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力度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健全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在闽企业投资经营活动,得到企业界人士的普遍认可。为及时掌握企业对我省企业发展环境(微观环境)的评价,以利进一步的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近期省企业调查队在全省范围内抽取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代表性企业484家,开展了一次企业发展环境专项调查,并就企业外徙等一些关注点进行专访调研。调查表明,当前我省大多数企业认为企业发
    一、国内外宏观环境趋好     当前,我省企业发展面临较好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一是世界经济增速加快具有全面的特征。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加快,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共同加快的增长。国际货币基金预测,2004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3.6%,比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6.6%,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增长4.3%,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欧元区增长2.2%,加快1.7个百分点;日本增长4.4%,加快1.9个百分点。二是政策环境较为有利。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企业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初步抑制。同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为我省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与舆论环境。三是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从去年开始,我国经济走出了通货紧缩压力较大的阴影,增长速度逐步加快,步入新的增长阶段,国民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前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9.5%,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年初确定的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可望得到较好实现。这为我省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从我省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来看,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判断的企业家信心指数,第一、二、三季度分别为130.0、125.6和126.1,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2.8、13.8和2.5点,稳定运行在中度景气区间。我省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发展的良好预期,必将增强企业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     二、企业发展环境喜忧参半     1、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较为明显。近年来我省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已有较大改善,为企业投资创业创造了较为完善的“硬环境”。总的情况是,公路、铁路等陆运好于航空运输,航空运输好于水运。对公路、铁路等陆运满意的企业占41.9%,对航空运输满意的企业占39.3%,对水运满意的企业占33.8%。大部分企业对我省通讯服务感到满意。     2、水、电、燃气供给仍存不足。近年来我省气候出现罕见持续高温天气,企业水、电等供应不足,其中电力供应不足现象较为突出。此次调查中,在企业满负荷生产经营时,企业对供电保障程度表示一般和不满意的占56.5%,对供水保障程度表示一般和不满意的占36.2%,企业对供燃气保障程度表示一般和不满意的占55.0%。     3、政府综合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省在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努力提高为企业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企业投资服务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企业界对政府综合服务水平,认为满意的占38%,一般的占58.7%,不满意的占3.3%;企业对所在地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服务等软环境,认为满意的占28.6%,一般的占65.4%,不满意的占6.0%。(2)在规范行政方面,满意的占35.1%,一般的占60.5%,不满意的占4.4%。(3)在办事效率方面,满意的占27.7%,一般的占62.1%,不满意的占10.2%。(4)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满意的占27.5%,一般的占66.5%,不满意的占6.0%。(5)在规范管理经济及决策能力方面,满意的占26.5%,一般的占69.2%,不满意的占4.4%。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还需进一步加强。调查企业对我省各级执法部门的执法能力与办事效率满意的企业占26.9%,一般的占65.1%,不满意的占8.0%。企业对当前我省社会治安状况综合评价,35.5%的企业表示满意,57.9%的表示较为满意,6.6%的企业表示不满意;企业对在省内生产经营和人身及财产方面安全情况评价,35.7%的企业认为安全,61.8%的企业认为较为安全,2.5%的企业认为不安全;对企业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评价,27.7%的企业认为已明显改善,67.2%的企业表示有所改善,5.1%的企业表示没有改善。     5、生产要素市场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1)劳动力市场。当前我省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较为突出,企业对劳动力市场总体发展与规范状况评价不高。仅有21.3%的企业认为劳动力市场提供的熟练工人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而14.1%的企业认为劳动力市场提供的熟练工人不能满足需求并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分设区市看,满足度依次为南平30%、厦门26.9%、漳州23.3%、福州21.5%、泉州20.7%、莆田19.1%、龙岩16%、三明15.6%、宁德11.3%,而不满足度最高的为泉州,达30.5%。此外,18.4%的企业认为提供管理人才能满足需要,一般能满足的占68.6%,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占13.0%;20.3%的企业认为提供的专业技术人员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一般能满足的占64.1%,不能满足的占15.6%。(2)资金市场。对资金需求的满意程度,26.7%的企业认为满足,58.1%的企业认为一般满足需要,15.2%的企业认为不能满足需要。从分设区市看,对资金市场满意度较高的分别为莆田47.6%、厦门39.1%。(3)原辅材料市场。在发展水平方面,30.9%的企业认为我省原辅材料市场发展水平较高,50.6%的企业认为其发展程度一般,18.5%的企业则认为其发展水平已相对落后;在主要设备的购置与售后服务方面,24.8%的企业认为满意,65.3%的企业认为一般,9.9%的企业认为较差。(4)信息市场。27.7%的企业认为我省信息资源较好,67.4%的企业认为一般,4.9%的企业认为较差。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企业对要素市场的发展与规范程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已成为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企业外徙、资金外流具有深层次的原因     从总体上看,当前企业界人士对全省企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优化是充分肯定的,其经营信心普遍增强,纷纷看好我省发展前景。此次调查中,41.5%的企业认为我省发展经济的地理区位条件较好,48.8%的企业看好我省城市发展前景,42.8%的企业认为我省市场潜力巨大,其对未来的预期充满希望。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我们必须注意到当前我省企业发展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建设力度和效果上还不尽如人意,造成我省部分地方企业外徙,形成了我省的资金特别是民间资本的大量外流的现象。据调查,大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起,尤其是近几年来,我省民间在省外的投资行为迅猛高涨,其资金数量之多,投资行为之众,扩张领域之广前所未有,而出走企业最多的当属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泉州市,到2002年底,泉州已有23家民营企业经批准在境外投资建厂,占全省在外投资民营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仅2002年批准的就有7家,总投资额170万美元。在迁徙当中,大部分企业选择了落户上海,如恒安集团、七匹狼(资讯 行情 论坛)集团、劲霸时装有限公司、晋江爱都制衣有限公司等企业把研发中心、信息中心、企划中心、商务中心等核心部门从泉州迁往上海。据不完全统计,至2003年底我省在省外投资兴业的人数量已达到250万人,其中在上海办企业的达30万人,创产值150亿元。据有关业内人士测算,我省至少有数千亿元民间资金流向外地。企业的外徙必然在短期内给当地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不仅税源大量流失,而且经济总量的扩张也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我省企业外徙、民间资本外流,虽然有优化资源配置、占领省外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等向着合乎市场经济规律方向调整的合理性因素,但是,省内企业发展的投融资软环境欠佳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1、体制与制度的改革仍未到位。体制和制度的创新是一个地区不断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源泉,也是企业赖以存在的重要软环境。近年来我省一些地方推行“一站式”服务,方便企业办事等优待政策,企业办事难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还不尽如人意,主要是一些部门在政策落实过程中还不够完全到位,一些办事手续还是比较繁琐,少数部门间协作仍不够顺畅,还存在相互掣肘的现象,有些事办起来仍耗时、费力、劳神,难以体现出应有的办事效率,企业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影响了投资者信心。据调查,目前宁德市有60―70%的货车车牌外挂安徽、河南等地,其重要原因是本地运输企业税费项目过多、过高。据某运输企业反映,一辆5吨位的货车每月在宁德市所缴各种规费多达8000多元,而在河南仅需1600元。此外,管理服务机构不健全,审批手续烦琐,检测制度不健全,重复检测项目过多,也是造成车牌外挂的重要原因。     2、中小企业资金政策环境仍不宽松。企业融资困难,造成生产资金匮乏,影响生产的发展和扩张。调查表明,大部分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的途径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但因大多数中小企业信用不高、效益不好、担保抵押物难落实等原因,银行不愿贷款,使许多中小企业虽看准市场,却苦于资金匮乏无法扩大生产,从而使企业缺乏后劲。调查表明,31.5%和28.1%的中、小型企业认为融资渠道少,分别比大型企业高出7.3和3.9个百分点;20.7%和29.2%的中、小型企业认为金融机构贷款条件苛刻,分别比大型企业高出3.1和11.6个百分点;32.0%和37.4%的中、小型企业认为贷款审批程序烦琐,分别比大型企业高出6.8和12.1个百分点;13.5%和14.0%的中、小型企业认为贷款品种少,比大型企业分别高出4.7和5.2个百分点;21.2%和21.1%的中小企业认为贷款缺乏担保机构的担保,比大型企业分别高出13.5和13.2个百分点。为此,不少中小企业呼唤金融部门应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借贷优惠政策措施。     3、人才资源短缺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制约因素。许多企业主认为人才的招聘与稳定难是当前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企业需要的人才进、留都难,人才与企业关系难以理顺。特别是山区企业外流人才现象较为严重,有技术、有水平、有能力的人才,很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欢迎。据反映,某山区大型企业近年不仅中高级技术人才流失严重,而且连一般的技术工人也开始外流,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另据对福州市313家企业用工需求调查显示,九成的企业主受访时表示,中、高级技工人才的短缺尤为明显,这与我省企业用人环境包括人才观念等有较大关系。人才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我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电力紧张目前虽是全国性问题,但如何开源节流、优化供电方案以保证企业生产用电需要我省显得更为突出。调查中一些企业反映货运困难,公路运输成为仅次于供电之后的另一个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硬环境。我省原材料和产品主要通过公路运输,企业间货物往来要求短、平、快,而公路建设相对滞后,主要是路面质量与周边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据反映,我省境内316及205国道的一些路段近年来一直在维修改造,使道路一直难以正常畅通,加上道路检查罚款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运输。     四、进一步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对策建议     近几年,我省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上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更高层次和更高要求上来看,我省一些局部领域存在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制约着我省企业发展环境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必须加以进一步的改善和优化,为此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转变观念、树典型、找差距、定措施等活动,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使我省各级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理念,不断增强公务员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政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1)完善政府规章和行政措施。继续做好政府规章的制定、修改、废止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废止工作。规范政府规章和政策措施的制定程序,对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符合政府职能转变要求、不利于优化发展环境的政府规章和行政措施,及时进行清理。(2)切实完善、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对外资企业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应根据形势发展作适应性的改变。结合我省具体实际情况,清理不符合时宜的法规文件,制定符合省情,更为优惠和开放的地方政策和引资措施,给外来投资经营者提供更宽松的企业发展环境。(3)简化各类报表。对要求企业上报的报表进行清理,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的,原则上予以取消。对保留的报表,尽可能合并。需要新增的企业报表,须经省统计部门批准。未经省统计部门批准的企业报表,企业可以拒填。(4)严禁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名义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例行检查要依法进行,并严格控制参加检查的人数和次数,尽量实行行政执法机关联合检查。任何政府部门和单位都不得要求企业参加带有强制性的收费培训,凡是政府部门要求进行的培训,组织者不得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对与企业签订的各类责任书进行清理,原则上予以取消。企业应承担的各项社会义务、责任要通过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予以确定。     (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改善企业经营环境。要继续减轻企业的负担,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整顿企业经营秩序,建立市场诚信评估和认证体系。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要跟上。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加大对个体、私营、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并应成立专门机构,监督政府各项经济政策和法规执行情况,接受企业的反馈信息。要大力培育、规范各类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将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服务职能逐步从政府行政职能中剥离出来,移交给各类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制定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对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的指导和监管,确定其独立法人地位,实现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完全脱钩。     (四)加强法制建设,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加     快我省企业结构调整,尽快形成不同所有制企业相同起点的良性循环开端;围绕政府政策主导,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鼓励、支持、保护名牌产品的健康成长;政府应建立企业竞争预警监测服务体系,为政府调控市场竞争,弥补市场失灵以及企业及时完善发展战略提供充足、有力的决策依据,确保竞争纠纷能够得到快速的依法合理解决。同时,建立健全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国有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的知识产权所有者虚位和知识所有权、名誉所有权分离的问题,进一步理顺国家、单位和科研人员之间的知识产权关系,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五)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投资硬环境。基础设施是决定投资硬环境优劣的首要因素。我省经过近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和发展,全省投资基础设施虽然已有了很大改观,但与日益发展的经济需求及投资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和规划要有超前意识,以适应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如暂时无法实施的可以分期实施,留有余地;二是建设标准向国际标准靠拢,要求要高;三是努力实现基础设施的安全、高效、持久的目标,实现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