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农业形势今年最亮丽 取消农业税农民获福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 08:00 新华网

    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在低谷徘徊,城乡差距呈不断扩大的势头。由于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转向非农产业,加之种粮比较效益低等原因,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下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水平,粮食产量下降到近14年来的最低点。时隔18年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提农村问题,说明农村问题的紧迫性和严峻。

    取消农业税利国利民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上宣布5年内取消农业税时,赢得全场代表衷心的掌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多农民,农民占全国人口的近80%,取消农业税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值得喝彩。

    首先,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5年内取消农业税,农民可减少600亿元负担。

    其次,有利于社会稳定。目前部分农村地区,农民收入少、负担重,生活困难,孩子上不起学,社会矛盾尖锐。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各种矛盾,调动农民积极性,巩固农村政权。

    第三,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中国是世界上惟一仍然专门面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国家。农业税及其附加占农业产值的8%以上,提高了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的生产成本,使得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大打折扣。一些主要的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等为保护本国和本地区的农业,不仅不征收农业税,反而给农民大量补贴,目的在于提高本国和本地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当前中国不可能对农业实施大量补贴。但现有条件下,取消农业税是可以做到的,能够给农民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适当提高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推进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四,可大大增强农民和整个社会的购买能力,对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农业仍是明年首要任务

    中央“一号文件”重提农业问题,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将引发中国农村的新一次改革,再一次唤醒中国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2004年,与部分过热行业投资和生产增长速度明显回落形成鲜明对比,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告别了多年徘徊的局面,出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成为近年中国经济运行中最亮丽的一笔。今年粮食产量一举扭转了自2000年以来连续4年减产的局面。权威人士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有望突破年初预定的5%的目标。

    农业形势虽好,但这位总理最关心的仍是农业和农民,他于11月13日在辽宁考察时说“农业好了,我们心里就踏实。”11月26日他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结今年农业形势时亦对今年的农业给予充分肯定,他称,今年以来中央把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为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温家宝仍强调,加强农业仍然是2005年整个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农业形势今年最亮丽

    中央确定取消农业税,对减轻农民负担以便让农民尽快增收,其初衷是勿庸置疑的。但告别农业税,农民就富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民来说,影响增收的因素很多,农民的负担也多,除要交农业税,还得交提留、修路费、学校建设费等不少项目。5%的农业税,在农民负担中所占的比例,不过是其中一部分。农民仍有不少担忧,担忧将来负担反弹,盼望其它负担千万不要涨。若降低或取消农业税后再增加其它收费,倒不如不取消农业税。

    而庞大的乡镇机构是农民负担反弹的最大隐患。全国乡村负债目前总债务额已逾5000亿。由于县乡机构改革进展缓慢等,减免农业税对于县乡政权无异于雪上加霜。如果农业税减少了,必然影响县乡财政的总量。如果不对乡镇机构彻底进行改革,农民负担难免反弹,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又会重新出现。中央政策是好的,但到了地方后总会打折扣,只要监管一放松,各种滥收费就会死灰复燃。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仍需要加快各种配套改革措施。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农业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