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研究 > 正文
 

中国入世三周年产业报告·农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 05:38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农业:后过渡期入世大考仍将继续

  对外开放固然会带来挑战,但外部挑战不可能动摇农业的根基。对中国农业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国内农业政策。

  在新一轮农业谈判中,我国占据相对主动地位,期望中国在农业贸易上再作太多承诺是不现实的。

              缺资源将是核心竞争力访6家农业类上市公司董秘

  北大荒:受益于三补一免政策

  记者:公司所从事的种植业曾被认为是入世后受冲击最大的农业子行业,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

  北大荒董秘史晓丹:入世以来,特别是自去年国家粮食等农产品的供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转机以来,我国政府充分利用WTO规则的绿箱政策,在政策、法规、科技、资金等方面对农业采取了扶持措施,其力度前所未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用于粮食直接生产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的投入达到创纪录的1500亿元,并开始大面积实施免除农业税政策。

  北大荒作为以农业为主的最大的上市公司,仅今年受益于三补一免的收入即达到约2.4亿元。

  新农开发:巩固棉花种植技术、开始多元化经营

  记者:入世以后,国内棉花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比较快,对棉花企业影响也比较大,那么公司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这种冲击?

  新农开发董秘晏正君:确实是这样,棉花的市场价格与国际接轨比较快,棉花价格基本上现在国内外是一致的。所以说加入WTO开放以后,国际市场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从过渡期3年的情况来看,我们的经营情况还是稳步上升。既然开放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们就想办法去适应吧。

  我们在改进生产、提高生产率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进一步巩固我们在棉花方面的优势。就植棉技术而言,目前我们在全国已经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推广精准农业技术,这使我们的细绒棉产量从以前的单产100公斤多一点,达到现在的130多公斤左右,靠提高产量来消化市场的影响。另外,我们还推广节水技术,这里减少的成本还是相当可观的。

  第二个方面,2001年棉花价格对我们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所以,我们的产业就开始适当多元经营了,也是想分散这种单一产业带来的风险,从这几年的发展势头来看,比我们预计的要好。

  记者:与国外棉花企业比较而言,我们的差距主要在哪里?希望政府在哪些方面加以扶持?

  新农开发董秘晏正君:与国际上的棉花企业比较而言,我们的差距主要是规模,我们现在农户一般每户可以种到40亩左右,但国外的种植规模比我们大。棉花现在要大幅度提高产量的话,除非是有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但这个难度也是比较大了。就我们的单产而言,我们绝对比国外高,但就是农户缺乏规模优势,摊到每亩地上的单位成本就高了。而且我们国家现在摘棉花的话,主要还是手工摘,但是像美国这种大的植棉企业,劳动力比较短缺,他们在机采棉技术方面优于我们。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慢慢提高,剪棉花成本来讲对我们已经很高了,所以下一步也要探索机采棉技术。

  像我们这种产业化经营的企业,当然希望能得到政府更多扶持。这种扶持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人的方面,我们急需能在整个技术上给我们提高一个档次的人;另外,资金方面能多一点扶持,帮助我们把加工业这一块做强。

  敦煌种业:种业受国家严格控制,受到冲击较小

  记者:就种子行业而言,入世对你们的冲击明显吗?

  敦煌种业董秘赵明:因为种业这方面,国家规定得比较严,不允许国外企业在中国设立独资的种子企业。合资设立企业中方要绝对控股。所以对种业的冲击,目前来讲还不是特别明显。

  隆平高科:杂交水稻技术优势明显,蔬菜种子、农化产业受到冲击较大

  记者:您怎么看待公司所从事的杂交水稻种子、蔬菜种子以及农化这几块业务,入世以来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隆平高科董秘彭光剑:隆平高科主要优势在杂交水稻,加入WTO,更有利于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变成在一个大的世界市场上面来做我们的业务。杂交水稻,目前来看,发达国家研究比较少,因为水稻不是他们的主要作物。而需要种植杂交水稻的,却没有很强的研究实力,所以我们的技术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公司的另外一块业务是蔬菜种子,发达国家蔬菜种子的研究肯定是走在我们前面,进入国内市场,对我们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蔬菜并不适合机械化作业,必须人工种植,由于劳动力成本问题,就蔬菜方面而言,我们国家应该是会逐渐成为一个最主要的出口国,从而会把整个蔬菜种子市场做大。

  相对地受到冲击比较大的,是公司的农化产业,国内在资金实力、新产品研发上,比国外企业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一块如果全面放开的话,肯定是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但是他们进来也需要本土化的过程。而公司多年来形成了比较好的品牌优势、销售网络,今后是否会与这些好的农化公司进行某种合作,有这种可能性。但是目前因为没到那种时候,所以还看不大清。因此,直接的影响是有利的,而间接的冲击则会由农产品市场传导到种业市场。

  冠农股份: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明显

  记者:入世以后,对于特色农产品经营应该是带来了不小的机遇吧?

  冠农股份董秘孟琳:是的,加入WTO以后,对我们这种特色农产品的出口非常有利,包括我们的鹿产品也是一个特色资源。因为我们的特色果品在国内市场上本身就是一个稀有的东西,在国际市场上就更稀有了。

  而果蔬产业是我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产业的大农业产业之一,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中少数具有竞争优势的重要产业之一。另外,新疆很多果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做了多年了,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况且入世后,市场容量也变得非常大。

  公司此次增资新疆冠农天府果蔬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冠农天府绝对控股股东,对于公司投资开发特色果蔬产品深加工领域,从而进一步扩大公司的核心产业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洞庭水殖:淡水养殖,独树一帜

  记者:水产养殖业在入世过渡期以来受到的影响如何?

  洞庭水殖董秘黄新元:加入WTO后,可能对农产品种植业方面影响比较大,而对于我们养殖业来说,影响确实是比较小。因为我们的水面资源优势是一种天然的垄断,外国很难介入。而中国淡水养殖,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技术方面也占据优势。唯一一个环节,就是淡水商品鱼的分割、冷藏、加工方面,外国技术水平比中国要进步很多。(记者周韬)

           合证券研究所 刘树坤:相关子行业上市公司分化明显

  2005年是农产品关税减让的分界线

  根据承诺,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最终关税的最迟实施期限都在2004年,即2005年之后中国农产品市场将基本按WTO正式成员的待遇参与国际竞争。根据《WTO农业协议》及《中美双边贸易协定》,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为承担义务做出了相应承诺。承诺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和非贸易影响等四个领域。

  从2005年开始,农业国际贸易政策环境的变化将趋缓。根据入世承诺,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最终关税的最迟实施期限都在2004年,也就是说,2005年是农产品关税减让的分界线,中国农业已经基本完成过渡时期市场准入制度的转变。

  另外,由于新一轮WTO农业谈判在今年无望达成协议,2005之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将基本依照2004年最低关税和进口配额执行,而后将很可能依据新的农业协议,进一步逐渐降低市场准入条件。

  过渡期对上市公司影响并未完全显现

  从加入WTO近3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农业并没有像想象中发生动荡,大宗农业产品没有表现出不堪一击,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也没有出现飙升。

  我们认为,未来在市场准入条件变化趋稳的同时,随着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融合加深,大宗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压力将继续加大。入世后对国内农业行业及相关上市公司的考验仍将继续。

  种植业:艰难前行

  我国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具有比较劣势,棉花及粮食等大宗农产品被认为受入世冲击最大。但是由于各产品的情况不同,受到影响程度也将各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同时也是棉花进口大国。2004年我国棉花进口配额为89.4万吨,进口约占我国棉花消费量的四份之一,国内棉花市场上供需数量和价格均受到进口棉花的明显影响。

  目前棉花上市公司主要有新赛股份、新农开发两家。这两家公司均处在我国国内棉花生产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新疆地区,但公司棉花生产及收购成本同国外相比仍然具有明显劣势。随着配额饱含率提高、配额增加及配额外关税下降,国内外棉花价格差异将进一步缩小,未来这两家公司的经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相比较之下,大米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中劣势较不明显的产品。北大荒米业是目前国内出口国际市场销量最大的企业。因此,凭借公司生产大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上市公司北大荒将会随着入世加深后我国农产品出口环境改善而受益。

  我国的水果生产具有比较优势。新疆库尔勒香梨是我国库尔勒地区特有品种,属于资源垄断性产品,是梨中的极品。我国加入WTO以来,香梨出口增长强劲。

  目前经营香梨的上市公司有冠农股份、香梨股份两家,前者有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对库尔勒地区香梨资源具有较好的控制能力。

  目前种业有8家上市公司,占种植业板块一半的份额,是农业中技术含量最高的行业。国内种子直接进口的数量不大,原因是国外引进的植物品种受当地气候条件制约,外资公司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大部分是经过其中国子公司培养或改良的品种。

  WTO对我国种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资公司的资金和技术对国内的冲击。目前,我国除了玉米、水稻等大宗粮食作物种子外,蔬菜、经济作物、花卉苗木等种子种苗均对外资开放,而粮食种子只允许外资公司在境内控股49%。

  我国在水稻育种领域国际领先,未来面临技术输出的机会,亚华种业、隆平高科未来将面临WTO带来的机会;而玉米、蔬菜等育种技术外资企业具有相当优势,华冠科技、丰乐种业、嘉禾股份、敦煌种业、秦丰农业等5家公司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1]  [2]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农业新闻 全部入世新闻 全部WTO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