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
日本制造业对于中国的定位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即在原来的“生产据点”的基础上逐渐加上了“销售市场”的定位,并且,随着中国作为市场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还有进一步追加为“研发基地”定位的明显动向
重要地位
日本经济中制造业的重要地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二是制造业附加价值的增加对其他产业(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巨大扩散效应(通过产业关联效应)。日本制造业附加价值额占GDP的比重2001年为20.8%,从国际比较来看,这一比重超过美国、英国、法国,仅次于德国。同时,如果加上制造业引发的产业扩散效应,附加价值总量达到制造业附加价值比重的1.56倍,占GDP总规模的32.4%(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制造业的劳动生产性增加率远超过产业整体的平均水平。并且从国际比较看,日本的劳动生产性也处在高位———以日本为100进行指数计算,美国为100.1、英国为63.6、德国60.5、法国为81.5。
制造业还是“贸易立国”的日本的出口主力军。在日本的总出口额中的制造业比重达到93.8%(2001年)。2002年,六大出口主力产品(机电、一般机械、运输机械、化学、精密机械和钢铁)的纯出口额为27兆日元。这六大行业占GDP的比重不过12%,却占总出口额的84%,显示了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现状和课题
日本制造业对比上世纪90年代,在增加就业量和帮助中小企业恢复体力方面还存在种种课题,但总体上2002年以后生产呈现恢复迹象,企业的收益性也从2002年下半期开始持续增加。根据调查,收益性高的企业同收益性低的企业相比,在以下方面采取的举措更加积极有效:研究开发、设备投资、知识产权(专利等)的获取和管理、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国际分工体制的最适度化能力等。
从国内来讲,特别值得关注的亮点是新型数字型家电产品呈现供销两旺现象。成品生产厂商和其原材料供应厂商合作进行研究开发,新产品陆续诞生,唤起了新的国内需求,企业收益增加,于是有能力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人员、设备投资等),这样,一个良性循环正在逐渐形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现象中显现了日本制造业的两大优势条件:一是上下游企业联合、迅速投入资源研发最新产品或引入先进生产机械、技术的合作体制的存在;二是高素质、高购买力的国内消费者的存在,能为高端产品(高度化、个性化产品)提供较大的需求市场。
最近,一些制造企业回流日本的现象也颇值得关注。这主要是一些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企业,以及主要针对日本国内市场销售产品的企业。有迹象表明,他们开始更加注重在日本国内的生产,有的企业干脆把在海外的生产据点搬回了日本国内。内在的理由包括:生产体制方面(缩短交货期、优质的配套企业的集聚度、应对少量、个性化需求等)、提高技术和品质层面(应用日本国内的先端技术的必要性、确保技术保密性等)、成本方面(国内成本的降低、或者在海外生产的成本无法降低等)(根据经济产业省2004年2月调查)。
海外经营活动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制造业延续了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带来的海外投资势头,并且其比重还在不断提高(见附图)。日本制造业海外生产率占国内总生产的比率为17.1%(2002年),其中,按照行业由高到底排列依次是运输机械(47.6%)、电子机械(26.5%)、化学(15.5%)、机密机械(14.8%)、非铁金属(11.3%)、一般机械(11.2%)、钢铁(9.8%)。在海外展开经营的日本制造业一方面从日本国内购买零部件等,同时把海外生产的产品返销日本,由此,日本和海外的经济联系(特别是国际分工体系)更加紧密。
在华经营活动
可以看到,日本制造业对在中国的经营活动的兴趣正在进一步加深。
中国经济在2003年实现了9.1%的增长率,其中,电子类产品、汽车等机械产业和钢铁、化学等原材料产业的生产扩大显著,对整个经济增长起到了牵引车的作用。在中国经济的良好增长态势下,世界的对华投资和贸易也迅速扩大。到2001年,中国的出口占了GDP23%的比重。
日本企业在扩大对华投资的同时,积极向中国出口生产资料类产品和基础原材料类产品,力图把工序分工体系扩展到中国,在其中发挥日本制造业的优势。
一个明显的动向是,日本制造业对于中国的定位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即在原来的“生产据点”的基础上逐渐加上了“销售市场”的定位,并且,随着中国作为市场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还有进一步追加为“研发基地”定位的明显动向(如日立制作所2001年末在北京设立的白色家电研发机构,索尼公司2002年春在上海设立的AV机器用软件研发机构等)。
这一动向的背景是:继东南亚各国后,中国的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特别是中国正在诞生一个具有较高购买力水平的中产阶层。据估计,中国城市地区的中产家庭约为1550万户,占总家庭数的10%;按人口换算为4090万人(家庭中上班人员人均月新2100元以上)(日本IETRO《贸易投资白皮书2003版》)。
但同时,日本企业的在华经营也遇到不少问题。例如,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管理问题、中国频频发生的电力等能源供应不足问题、国际性原材料价格高涨问题、税收制度和政策上不完善和不透明问题、知识产权侵害问题、技术流失问题等。日本2004年2月进行的企业调查显示,对“知识产权侵害问题”担心的回答率为46.7%,比一年前调查的40.1%上升6.6个百分点,“技术流失”担心为49.3,同比42.9%上升6.4个百分点,最严重的则是对“税收等制度不透明问题”的担心,回答率为61.4%,同比45.1%上升16.3个百分点。
为此,日本产业界和政府采取的对策包括:派遣代表团,参加由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和日本政府联合举办的会议(2004年5月);应机械轴承、数码相机等具体行业的要求(取缔、专利权申请)采取措施配合;应中日行业性团体的要求设立关于摩托车等知识产权纷争调解机构;设立原材料供应问题等的联络会议(经济产业省,2004年3月);制定《技术流失防止指针》(2003年)等。
东亚自由贸易区(FTA)
东亚地区以前是FTA的空白地区,但是2000年以后缔结FTA的各种努力日趋活跃。2003年,东南亚自由贸易区(AFTA)基本完成;2002年,日本和新加坡缔结FTA协定;2004年,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之间分别缔结FTA。
目前正在进行的FTA谈判包括中国与东盟、日本和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之间等。日本和东盟之间预计将在2005年前后逐步取消关税,至2012年完成自由贸易区建设。
目前,日本企业在东亚市场上的地位以及和其他国家的行业竞争关系如附表。
日本企业对东亚FTA的期待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关税取消后产品竞争力提高(54.5%)、海关手续简便化带来成本降低(42.7%)、日本取消关税带来零部件进口成本降低(22.3%)、对方国家投资规则透明度提高(20.4%)等;担心则主要来自关税壁垒降低后产品竞争的激烈化等(JERTO2003年调查)。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国际金融报》 (2004年12月10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