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特征与趋势思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 15: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 |||||||||
    一、问题的提出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城乡差距的核心表现,是影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关键因素。我国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城乡收入差距,②城镇居民收入差距,③农村居民收入差距,④地区收入差距。从形成收入差距的因素来看,城乡差距起到主要作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数据显示,1988年全国收入差距的40%来自于城乡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特征     1、近25年来城乡收入差距随着收入的提高明显扩大,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在全世界列居前茅;江西城乡收入差距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自1978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978年为343.4元,到2003年达到8472.2元,提高了23.7倍;同期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2622元,增加了18.6倍;江西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978年为305.4元,到2003年达到6901.4元,提高了21.6倍;同期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40.7元增加到2457.5元,增加了16.5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从全国来看,城镇居民收入平均不到3年提高1千元,而农村居民则需要9年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明显扩大之势。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下同)由1978年2.57∶1扩大到2003年的3.23∶1,同期江西由2.17∶1扩大到2.81∶1。     1978-2003年江西与全国城乡收入与城乡收入比变化单位:元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城乡收入比 江西 全国 江西 全国 江西 全国 1978年 305.4 343.4 140.7 133.6 2.17 2.57 1980年 385.5 477.6 181.2 191.3 2.13 2.50 1984年 462.6 608.0 334.1 355.0 1.38 1.71 1985年 583.4 739.1 377.3 397.6 1.55 1.86 1989年 1081.9 1373.9 558.6 601.5 1.94 2.28 1990年 1187.9 1510.2 669.9 686.3 1.77 2.20 1991年 1295.4 1700.6 702.5 708.6 1.84 2.40 1992年 1585.0 2026.6 768.4 784.0 2.06 2.58 1993年 1984.8 2577.4 869.8 921.6 2.28 2.80 1994年 2776.8 3496.2 1218.2 1221.0 2.28 2.86 1995年 3376.6 4283.0 1537.4 1577.7 2.20 2.71 1996年 3780.2 4838.9 1869.6 1926.1 2.02 2.51 1997年 4071.4 5160.3 2107.3 2090.1 1.93 2.47 1998年 4251.5 5425.1 2048.0 2162.0 2.08 2.51 1999年 4720.6 5854.0 2129.5 2210.3 2.22 2.65 2000年 5103.6 6280.0 2135.3 2253.4 2.39 2.79 2001年 5506.1 6859.6 2231.6 2366.4 2.47 2.90 2002年 6335.6 7702.8 2334.2 2475.6 2.71 3.11 2003年 6901.4 8472.0 2457.5 2622.0 2.81 3.23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P357;《江西统计年鉴》(2004)P147。     根据有关资料反映: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城乡收入之比为1.5∶1左右,超过2∶1的极少;在韩国、中国台湾等经济起飞时期,城镇居民收入一般是农民的1.4-1.6倍,即使在一些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不像中国这样大,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在世界列居前茅。     2、最近2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波浪式扩大。     事实上,在1978-2003年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下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过程。形成城乡收入巨大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很低,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城市和农村形成了两个独立的社会单元,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收入和生活水平方面客观上存在较大的差距。70年代末,农村改革率先城市在全国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长期受到压抑的生产力被得到解放,农民收入得到迅速的提高,因此在80年代前期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呈缩小之势,1984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了1.71∶1,江西更低,为1.38∶1。从80年代后期起,随着城市改革的兴起,城市居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缺乏后劲,特别是90年代后期全国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价格持续的下跌,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使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反弹,并呈扩大化的趋势,2003年达到了1978年以来的最高,为3.23∶1;同年江西扩大2.81∶1。     江西的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小于全国水平,1978年以来江西城乡收入比比全国城乡收入比平均低0.4左右。     3、城乡收入差距的地区特征分析显示:中西部明显大于东部,尤以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最大;江西城乡收入差距在中部6省中为最小。     2003年31个省(市、自治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收入比 地区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城乡比 地区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城乡比 人均可支 人均纯收 人均可支 人均纯收 配收入 入(元) 配收入 入(元) (元) (元) 全国 8472 2622 3.23 山西 7005 2299 3.05 江苏 9262 4239 2.18 广东 12380 4054 3.05 上海 14867 6654 2.23 内蒙古 7013 2268 3.09 天津 10313 4566 2.26 河南 6926 2236 3.10 山东 8400 3150 2.67 四川 7042 2230 3.16 浙江 13180 5389 2.45 安徽 6778 2127 3.19 辽宁 7241 2934 2.47 宁夏 6530 2043 3.20 北京 13883 5602 2.48 新疆 7174 2106 3.41 河北 7239 2853 2.54 重庆 8094 2215 3.65 黑龙江 6679 2509 2.66 广西 7785 2095 3.72 福建 10000 3734 2.68 青海 6745 1794 3.76 吉林 7005 2530 2.77 甘肃 6657 1673 3.98 海南 7259 2588 2.80 陕西 6806 1676 4.06 江西 6901 2458 2.81 贵州 6569 1565 4.20 湖北 7322 2567 2.85 云南 7644 1697 4.50 湖南 7674 2533 3.03 西藏 8765 1691 5.18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P369、P383。     通过分析31个省(市、自治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地区分布特征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部地区省份明显小于中部,中部又明显小于西部。以2003年为例: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全国最小,为2.18∶1;其次是上海、天津、浙江、辽宁和北京等。西藏城乡收入差距最大,达到5.18∶1,其次是云南、陕西和贵州;大于3.5∶1的还有重庆、广西、青海、甘肃。江西城乡收入差距在中部6省中为最小。     4、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均生产总值的依存关系分析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随着人均生产总值的提高呈下降趋势。     采用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的截面数据,分析城乡居民收入比与人均生产总值的依存关系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大体上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城乡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以2002年为例:城乡居民收入比与人均生产总值的指数相关系数为-0.63,有较强相关性;表明城乡收入比会随着人均生产总值的提高大体上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三、未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基本趋势     通过建立统计模型,预测分析2004-2025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趋势是:     之一:随着人均GDP的提高,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会呈缓慢下降趋势。预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2004年有可能降至3.13∶1,2010年为2.71∶1,2020年为2.17∶1;到2025年,我国城乡收入比将进一步下降到1.77∶1,接近1984年的水平。当然,2004年以后城乡收入差距不排除有继续扩大的时期,但总的趋势是下降的。     之二:当人均GDP提高到1万元以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出现稳步缩小的概率增大;     之三: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从1984年起经历了19年的长期扩大后,有可能从2004年开始呈现缩小趋势。再历时22年,到2025年又将回落到1984年的水平。     以下五大理由将对上述预测结论构成强有力的支持:     第一,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从扩大→缩小,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通过对多个国家的收入分配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倒U型”假说:一个国家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会随着初期经济发展而扩大,达到最高点后,又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改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都经历了这一过程,我国也将不会例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与体制的成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巨大差距也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缩小。     第二,我国是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首先,数量占全国人口60%的农村人口的收入过低、增长过慢,导致国民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宏观经济缺乏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其次,城乡收入差距过大,迫使规模达1亿以上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向城市无序流动,大大增加了城市的管理难度和成本,使农民生存成本和社会总成本上升;再就是持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使社会不稳定的隐患增加。因此,要促进未来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保持社会的稳定,要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逐步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缩小包括收入在内的城乡差距,不仅是各级政府的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     第三,“三农”问题得到新一届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被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并推出一系列扶持农业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政策,并付诸实际行动。如减轻农民税负,提高粮食的政府购买价格,对粮食的主产区农户实施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等,对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2004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影响比上年同期增加11.4%,明显高于同期城镇居民7%的增长幅度。这一政策对农业大省江西的刺激效应十分强烈,预计2004年江西粮食总产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都在20%以上。我们认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的政策将会保持稳定并长期予以实施。     第四,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也有益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未来22年我国工业化将继续推进,城市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随着我国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城乡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农民收入增加空间进一步拓展,并有望进入一个快速跳跃式增长的时期。     第五,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地区经济的差距也将呈缩小之势,地区差距的缩小也有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