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房地产VS股市 破解大盘持续下跌资金迷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 10:30 信息时报

    自从2001年7月上证指数见顶2192点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就步入了漫漫熊途。其间上证指数四次探底至1300点,今年9月份更是刺破1300点,见到1259点。与上三次探底行情不同的是,上三次触底以后,都是迅速反弹,并走出一波或大或小的上升行情,而这次探底后,却是在1300点之上进行着不温不火的横盘整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这次走势发生变异了呢 ?横盘整理是预示了以后将会进一步破位下跌,还是酝酿着一轮与前三次反弹行情不同的牛市行情的到来?

    其实决定中国股市涨跌的原因不在股市之内,而在股市之外。

    按照传统的证券投资理论,首先,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证券市场的走势甚至提前反映了GDP的走势。然而上证指数从1996年到2001年发动的从536点到2179点的大牛市期间,中国经济却是一直处于通货紧缩的阴影笼罩之中,经济增长率下滑;而在2001年以来的大熊市期间,中国经济摆脱了通货紧缩,GDP增长率增加,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其次,证券市场与利率呈负相关。实际情况是从1993年到最近一次利率调整,股票指数与利率调整七次呈反方向变动,七次呈同方向变动,各占一半。传统的证券理论在中国市场上失灵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左右着中国股票市场的涨涨跌跌呢?是资金。当大量的资金涌入股市的时候,股票就涨了。当股市内的资金流出去的时候,股票就跌了。2001年至今股市一直下跌的原因不是经济发展缓慢了,企业业绩变差了(事实正好相反),可以说也不是一直炒作的沸沸扬扬的股权分置问题,甚至不是企业的诚信危机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把股市炒作到2000点之上的资金走了,被另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市场吸引走了,这个市场就是房地产市场。所有的问题在资金流走之前都是存在的,却都在资金流走之后才暴露出来。所以说到底中国的股市其实是“资金市”。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过1995年崩盘,持续低迷。2000年以后在政府多项刺激政策的出台下,终于在2001年开始有所起色,2003年暴涨,一直到今年上半年。以中房指数上海综指为例,1995年922点,到1999年跌至谷底692。2000年开始止跌回升。2000年到2003年的年上涨率分别为:3%、9%、14%、31%。

    股票市场的大熊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大牛市在时间上如此吻合,恐怕不仅仅是一种巧合。能够证明二者之间紧密联系的还在于炒作股票和炒作房地产的资金都具有同一种性质——投机性。这样一种高度投机性的资金追求的是短周期,高收益。对于它们来说,实业投资过长的投资期和较低的利润率以及银行储蓄极低的利息根本就没有吸引力。而中国目前具有规模的投机场所也就只有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了。如果这种资金对两个市场同时进行炒作,一来可能规模不够,二来在两个市场同时下跌时,就面临着无路可去的处境。所以,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此起彼伏,此消彼涨的态势也就不足为奇。

    房地产业的上涨引发原材料的上涨,引起经济是否过热的争执,并引起政府的关注。从今年6月出台的121号令开始,一系列抑止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措施出台,10月加息预示着中国经济一轮加息时代的到来。9月份以来,房地产的价格虽然还在上涨,但上涨的速度开始减慢。加息的措施出台以后,喊跌房地产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

    从今年9月至今两个多月,房地产价格的高位整理与股票市场的底部盘整同时进行。这很有可能暗示着一部分“先知先觉者”正在悄悄把资金从房地产市场上转移到了股市之中。这也许就是上证指数走势发生变异的内在原因。

    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房地产价格继续暴涨的可能性不大。预期的调整会促进已经获得巨额利润的资金离场。天下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同样,也不会有只涨不跌的房市。房地产市场的回调不可避免。只不过由于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提高,这一次房地产市场的回落恐怕不会再以崩盘的形式出现,

    而可能会稳步回调。这种情况下,资金从房地产市场的流出将是缓慢的、有步骤的。流出的资金注入股市,将推动一轮大规模的牛市行情,从而使中国经济的增长在股市中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只不过资金的性质决定了这次牛市的初期行情更加曲折和漫长。但是趋势是不可改变的,中国股市正在开始新一轮牛市的长征。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房地产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