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创维风暴和中航油危机警示“境外上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 09:07 中国经济时报

  苏培科

  近期,市值60亿港元的香港上市公司“创维数码”(0751HK),因董事长黄宏生涉嫌盗取公司4800万港元资金被香港廉政公署拒捕一事,在香港股市和A股市场引发了一场创维风暴。而且此事还连累了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的部分内地民企股,它们纷纷遭遇投资者的抛售。

  对于创维风暴,国内市场和舆论正在反思之际,新加坡上市的中航油又爆出在期货市场巨额亏损的消息。而且据传祸不单行的中航油已被新加坡政府列入刑事调查名单,同时当地警方也介入了进来。

  在短短一个星期,两家境外上市企业竟在不同的上市地爆出了丑闻,这给境外上市的内地企业似乎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对于一些跃跃欲试、准备境外上市的企业更是打击不小。由于这两个事件的爆发,境外证券交易所对国内公司上市的尺度和考核标准都发生了变化,上市要求和尽职调查可能比以前更加严格。对一些赴外上市的企业来说,当看到资产60亿元的创维黄宏生被4800万元拖下水,甚至可能遭遇牢狱之灾,这样的违规成本把当初圈钱的梦想给惊醒了。创维风暴和中航油危机,对“境外上市”的警示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从创维事件本身来说,在香港上市出现如此状况,但如果放到国内A股市场上市,对于资产60亿元的创维和有着全国人大代表头衔的黄宏生,“偷走”公司4800万元可能是轻而易举的,而且可能会安然无恙。但是在香港,黄宏生却遭到了廉政公署的拘捕,这难道就是不同市场的不同差异?

  反过来说,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和惯性思维才导致了国内企业境外上市后,便开始蔓延和延续国内市场的恶习。如果以后香港联交所在以后的国内企业申请上市过程中,对国内企业进行更严格的尽职调查和及时的信息沟通,违规事情才可能会越来越少。创维风暴和中航油危机同时还给已经上市的公司敲响了警钟:法规无情,不要随便去触动它。

  大家都知道,国内市场的上市门槛较高但违规成本极低,于是某些企业勾结中介机构、买通发审委员上市,肆意圈钱、违规运作,但是无人追查。有时只是在媒体揭发后,迫于市场压力,监管层往往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草草解决,这样忽视法制、不断纵容违规者和圈钱者的态度,最终导致市场低迷不堪,投资者以脚投票,那么对于这样一个整体不规范的市场谈何与国际接轨?

  三九集团就是最好的例子,集团曾挪用上市公司的资金达25亿元人民币之巨,在根本无法偿还的情况下,国资委竟然通知赵新先平稳退休,安享晚年。还有电广传媒的大股东资金无法收回后,国内市场竟然美名其曰的创新为“以股抵债”,后来还有更多上市公司的“无赖”大股东,都想“以股抵债”。于是有人说,同样是挪用上市公司资金,在香港是锒铛入狱,在大陆却是安享晚年或光彩地进行“以股抵债”。这难道就是香港股市和大陆股市的差异?

  同样,中航油的出事也体现了中国股市与新加坡股市的差异。因此国内的企业家和中介机构不要始终拿着A股市场的圈钱思维去境外上市,如果不及时改变A股市场的恶习和潜规则,到海外市场必定会栽大跟头。

  在创维风暴中,我们还发现一个惊讶的现象,在创维黄宏生出事后,国内近10家银行机构竟然自动上门组织“银团贷款”,声称要力挺风暴漩涡中的创维集团。但在国内的A股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记得重庆实业“树倒胡狲散”之时,各家银行都像疯了一样扑了上去,抢着冻结公司的资产和股权。在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出事时,银行逼账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在香港上市的创维在如此风暴之后,还有人抢着给贷款,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是这些银行都认为,虽然发生了黄宏生的4800万元违规事件,但对于这个没有银行债务负担且拥有60亿元家当的上市公司长远来说,并无大碍。设想将这样的上市公司放在A股市场上市,就是这4800万元被黄宏生本人悄然拿走之后,其资产状况还照样是A股市场中最好的上市公司之一。

  有统计表明,14年来,上海与深圳上市公司创造利润仅6965亿元,却从社会公众股东手里融资9675亿元。这个数字就明确地说明我国股市中的上市公司,在这些年来一直是圈钱大于利润创造。而且自2001年4月以来,共有61家上海证交所的上市公司受到77次公开谴责,涉及的董事、监事和高管共有477人(次),如果加上没有公开的内部批评和谈话,那么数量就更为惊人。对于这样的市场环境,不失信才怪呢?因此这种情形须及时改变。

  我们不难看出,能够在境外上市的企业,如果能够接受长期考验,能持续增长,这样的企业如果到国内上市,应该都是国内比较优秀的企业。

  在近一两年来,境外资本市场对国内企业的开放,让国内企业走出去融资变成了可能,同时也给一些圈钱、钻空子的企业提供了契机。由于国内A股市场一直门槛过高,让一些不具备上市资格的国内中小企业望梅止渴,于是赴外上市。但是据笔者了解,目前很多根本就不够格在国内和境外证券市场上市的中小企业,却打着与某境外投行机构签字合作、赴外上市的幌子,大肆宣传境外上市、欺骗国内投资人,并进行虚假改制、私下募资、黑市圈钱,并在国内私自销售“预赴境外上市”公司的原始股和法人股,使得一些上当受骗后的投资人,无辜套牢在“预赴境外上市”的概念上。因此,创维风暴和中航油危机也同样警示了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打击了这种将境外上市招牌变相国内圈钱的“挂羊头卖狗肉”行为。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