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7日 11:01 上海证券报 | |||||||||
    编者按: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以预见,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国家将大力鼓励和促进居民消费,使中国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运行轨道。而消费的快速增长及其对经济结构、特别是投资结构的影响,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加以估量。     视点
    ■我国消费品市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市场规模较大,购买力增长快速,消费升级加快,消费热点迭起。到2003年底,我国人口已近13亿,呈现出庞大的消费品市场基数,而且我国的人均GDP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中国市场正在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新兴市场之一,吸引着众多国内外厂商的注意。     ■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以下三个因素决定了我国经济将呈现一个消费经济的典型特征:一是我国经济增长格局从"资源约束"到"需求约束"的变化;二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典型的大国经济,也是一个最大的人口经济;三是我国经济"高储蓄、低消费"的现状。截至2004年10月,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已达11.6万亿元,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和潜力都很大。     以上特点决定了内部需求尤其是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更具基础性作用,应该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我们必须,也只能依靠内需的扩大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     ■国民经济维持健康快速增长的格局,消费者对我国经济的未来走向有着良好的预期。据ACNelson公司对亚太13个市场所做的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我国内地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列亚太地区的第二位。另据国际经济组织测算,人均GDP达到800美元的国家,其内需将会高速增长。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阶段,这就为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更何况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与潜在的巨大购买力预示着扩大消费需求的前景十分广阔。     ■扩大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也是一个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扩大内需是题中应有之意,其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要扩大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量,从中长期看,这一需求的不竭源泉是居民消费。因为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社会生产的最终实现,扩大投资需求最终还是要由消费需求来实现,脱离最终消费需求的投资只会导致更大程度的供过于求。     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正在成为消费增长的最大动力。统计表明,20世纪末期,经过10多年的资金积累期,汽车、住房等高档消费品已逐步进入百姓家中。2002年和2003年我国商品房销售分别增长35%和68.5%,增速远远高于消费品零售额平均增长,汽车和住房等重量级消费品的快速增长有效地扭转了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局面。目前的消费较快增长,标志着城市居民逐步进入了以汽车和住房为主导消费品的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阶段。     然而,我国经济的总有效需求持续不足,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尽管我国自1998年以来一直实行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这种效果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相对而言,消费"启而未动",消费和投资的不协调非常突出。消费需求的不足,使得投资的高增长缺乏持续的基础,成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消费不足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消费品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失衡,部分产品的相对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因此,促进消费增长需要从结构上下功夫。     今年以来,在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大环境下,国内消费品市场保持了持续活跃、稳中见旺的态势,市场消费亮点频现,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速度创近年的新高。但市场运行中仍有一些值得重视或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市场运行态势看,第四季度和明年市场仍将保持平稳活跃的发展趋势。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1至10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4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4个百分点。从名义增长来看,居民消费保持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步上升的增长态势。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下,消费需求继续处于平稳上行的通道。从总体上看,消费品市场主要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消费品市场五大热点持续     汽车继续成为推动市场消费的拳头商品。据对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统计,前10个月累计,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汽车类销售增长迅猛,实现零售额15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1%,增长幅度在所统计商品类别中遥遥领先。汽车已由以往的生产消费为主转变成生活消费品为主,成为居民家庭消费升级换代的标志性商品。     住房热销,带动了建筑及装潢材料等相关商品销售的高速增长。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商品房投资升温,居民个人购买住房的比例明显上升。前10个月累计,全国住宅销售额5704亿元,同比增长31.9%,其中销售给个人住宅5312亿元,同比增长32.3%。住宅消费的持续升温带动了建筑及装潢材料等相关商品销售的持续增长。同时随着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也带动了与住房消费密切相关的空调、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和家具类等商品的热销,拉动了居民家庭居住消费快速增长。1-10月累计,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1%,家具类商品增长23.5%,家用电器类商品增长14.2%。     以移动电话为主的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始终保持快速增长。以移动电话为主的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始终保持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各地手机价格及入网费的一再下调,导致手机销量激增,出现了城市消费者以更新换代为主,农村消费群体扩大的趋势。据统计,前10个月累计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通讯器材类零售额达2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8%。     文化消费成为消费品市场的新亮点。随着需求日趋多元化,以及居民消费逐步向重视生活质量提高的转变,文化商品的消费增长明显,文化消费已成时尚,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的一个"热点领域"。据统计,1-10月累计,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体育娱乐用品类实现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7.7%,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增长8.6%,电子出版物及影像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4%。文化消费的持续升温,不仅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的明显改善,充实了精神生活空间的需求,而且也大大提升了人们的文化素质和品位。     餐饮业零售额继续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1至10月累计,全国餐饮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实现零售额5967亿元,同比增长22.3%,增幅高居各行业之首,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个百分点,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2.7%上升到13.7%,由于餐饮业零售额的快速增长,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个百分点。     2、政府消费比重上升,推动了部分商品销售激增     最终消费分为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两大部分。从消费率来看,我国政府消费率与国际水平相差不大,但私人消费率大大低于国际水平。2001年,我国的政府消费率13.2%,美国的政府消费率15.1%,相差约2个百分点,差距较小;我国的私人消费率47.6%,美国的私人消费率69.3%,相差约23个百分点,这是中美两国的总消费率差异巨大的主要因素。     在1990年代后,我国政府消费增速逐年加快,占总消费的比重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增速则逐年减缓,占总消费的比重不断降低。1991-2002年政府消费年均增长16.3%,居民消费年均增长14.8%,居民消费增长低于政府消费增长1.5个百分点。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分别为21.2%和78.8%,与1980-1990年相比,政府消费所占比重提高了0.4个百分点,而居民消费却降低了0.4个百分点。     我国消费体制改革的滞后,制约了消费结构的转变,割裂了巨大的市场消费需求潜力与现有供给能力之间的联系。在城镇居民的许多消费领域,福利型、供给型和集团型的消费方式至今仍未彻底打破,一些需要个人支付的消费品和服务,还没有纳入个人消费的范围,这类消费属非市场化消费,直接影响了消费品市场的成长和居民消费的理性化。在社会消费领域的某些改革相对滞后,也影响了居民个人消费范围的扩大和市场化消费比重的增加。     3、人口消费结构变化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计12.9亿人口,其中5.2亿城市人口,7.7亿农村人口,40%的城市人口创造了65%的消费品零售额。近几年我国城乡市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消费品零售额增幅也形成一定的反差。但应该看到,我国城镇化范围的扩大和农民进城打工等因素,进一步促使原农村地区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这种实际居住、工作地区的改变,带来了人口消费结构上的变化,对于消费品市场规模的逐年扩大有一定促进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一方面增加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满足了城市经济高速发展起步阶段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城,也形成了一个宠大的消费群体,繁荣了城市的商业、旅游业、房产业等行业,推动了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身份在农村,但消费在城市的"两栖人口"消费群体的扩大,增加了城市的消费品零售额,使其所占比重也相应提高。     此外,由于国家加大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道路建设发展更快,大大促进了城乡商品交流,也方便了农民进城。由于交通便利,农村进城购物不断增多,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大多在城市购买。据对东部地区农民调查显示,除食品外,其它商品有近80%在城市购买;中西部地区农民也有近30%左右的购买力在城市实现。初步测算,每年农民在城市实现的零售额大约为1550亿元左右。     4、商品流通多方式、多业态共同发展,成为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的助推器     我国商品流通领域迅速发展,商业企业经营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兴业态不断兴起。目前,已形成了大型百货商店、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多种业态,连锁代理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新的商业流通格局。据北京市统计,连锁企业对全市零售额的贡献率为45.7%,同比提高17.7个百分点。特别是其主力业态------超市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贡献率由上年同期的15.9%提高到今年的27%。网上销售、电话销售、电视直销和邮购等无店铺销售方式实现的零售额对全市零售额的贡献率为17%,以电子商务为主的新型流通方式显示出巨大活力。     商品流通改革进程的加快和新机制的完善,有效地促进企业活力增强和商品销售的快速增长。     今年前10个月,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加快,主要原因:一是国民经济总体趋势向好,给消费品市场带来了有利的商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有力地支撑了市场的繁荣。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分别增长7%和11.4%,尤其是农民收入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是消费品市场增长的内在动力。收入的增加为消费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市场的上升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三是企业促销活动对活跃零售市场的作用明显。企业的促销活动对激发消费气氛、带动市场旺销起到明显效果。各大商场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消费氛围,各种打折活动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消费品市场,促进了销售额的增长。四是价格上扬拉动零售额增长。1至10月累计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1%,扣除价格上涨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9.7%。价格上涨使零售额总体规模扩大和增速上扬,对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起到了一定拉动作用。五是假日经济效应继续显现。六是信贷消费业务的拓展对消费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市场运行中需要关注的五大问题     1、物价涨幅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的增长     今年以来,居民消费物价和商品零售物价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物价上涨意味着居民用同样的钱只能买到较少商品和服务,在居民收入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物价上涨必然促使中低收入阶层的居民精打细算,减少消费支出。收入水平低的农民,其消费受物价影响较大。城镇居民也对物价上涨感到压力巨大。据央行公布的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表明,城镇居民对当前物价的满意指数为-15.4,较上季有所降低。其中,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的居民人数较上季有所上升,提高2.7个百分点;认为"物价令人满意"的居民人数较上季有所下降,减少0.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为-11.8,是1999年开展这项调查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部分商品价格上涨过快,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将抵消中央的农业生产"直补"以及减免农业税费政策和措施的作用,导致农民生产成本增加,抵消了农民所得实惠。物价过度上涨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增长。     2、需求仍显不足,供过于求的结构性矛盾虽有所缓解,但仍然突出     据商务部对消费品市场600种主要商品2004年下半年全国市场供求情况进行了排队分析,调查结果显示,600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占25.7%,供过于求的占74.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由此可见,前三季度,虽然国内需求相对扩大,但在工业生产及投资高速增长的条件下,商品供应过剩的矛盾只是得到了有限的缓解,商品总体供大于求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商品供应相对过剩,一方面说明居民即期购买力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商品供求结构有不尽合理之处。     现阶段我国主要商品供过于求的比例与人民生活水平相比显得过高。据统计,1995-2002年全国市场主要商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所占比重分别为:14.6%、9.1%、31.8%、33.8%、80%、79.6%和86.3%,2003年在90%左右。另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2年我国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程度为13.1%,其中,中、西部分别为9.8%和-14.1%(负数表示没有达到2000年全国农村总体小康标准平均值);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更大。在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与世界尚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主要商品供过于求的比例过高,反映出我国总体消费需求不足。     3、预期消费制约即期消费,购买力呈现出相对不足     据央行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居民的消费意愿继续谨慎回升。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消费(包括借债消费)"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32.3%,较上季提高1.1个百分点。虽然居民的消费愿望连续两个月回升,但应看到这是在一季度下降幅度较大基础上的反弹,居民的消费愿望较上年同期还低0.6个百分点。未来3个月准备购买大件、住房和汽车的人数占比分别为27.6%、20.1%和10.5%,较上季分别下降0.3、1.2个百分点和上升0.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4、1.6个百分点和上升1.1个百分点。     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居民的消费倾向。一是收入不确定性增强,收入预期下降。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人们的职业稳定性下降,收入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得收入预期变小。二是支出不确定性增强,支出预期增加。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推进,一些原有的福利性收入,如住房、医疗和教育等,逐渐变成了货币性支出。再加上未来生活的多种不确定性因素,使得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强。三是未来生活不确定性增强,消费趋于保守。当前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困难群体较难及时获得社会保障体系的救助,从而对未来信心不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增强了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人们的消费倾向。近几年来,居民消费率和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都呈现长期下降的态势也反映了这一点。     4、政策因素和体制性障碍对消费结构升级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一是燃料价格上涨和汽车产品价格走低不利于汽车消费的增长。今年以来,煤、电、油、运的"瓶颈"制约加剧,国际市场油价也持续高涨,国家先后几次对汽油和柴油出台了价格上调的措施,而且幅度较大。油价上涨使汽车使用成本越来越高,一项调查表明,油耗已成为左右人们购车的第三大影响因素。油价持续看涨将延缓一部分人的汽车消费。另外,汽车价格一再下降,也对购车者的打击甚大,加剧了潜在购车者的观望心态。二是下半年各地区水、电价格上调措施将陆续出台,不利于用水、用电较多的相关消费品的增加。     消费环境差、消费市场不健全。我国城乡消费性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需求,消费环境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的消费。一些在旧体制下形成的限制性的消费政策还在发挥作用,加上不合理收费,使得交易成本明显加大。另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消费信贷不发达等相关配套改革的滞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还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     5、最终消费率偏低,且持续下降     1978年以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偏低,比例失衡。我国最终消费率基本在60%左右,最高年份1981年也仅为67.5%,最低的年份2003年55.5%,2000年以来基本处于60%以下,接近最低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总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更高达80%以上。而在我国,1996-2002年各年的年均最终消费率仅为50%多,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