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一、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对华投资战略上做了比较大的调整
外商对华投资战略已经由单纯的加工贸易型转向“生产基地+销售市场”型,并进一步转向经营管理型。其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投资指向方面,外商不仅把中国作为产品生
产基地,而且作为重要的销售市场和利润来源,投资动机已从寻求资源变成寻求市场。二是在管理结构方面,外商加强了在华经营资源的整合,通过设立或加强地区总部,形成从中国地区总部到各个运营中心以及各个经营机构一体化。
有一份我国学者的调查报告说,在对日本企业的调查中发现,最近几年日本企业对其海外经营战略的调整,特别是对中国的战略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过去日本企业仅仅把中国看作是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而现在则是已经把经营的重心转向中国。概括地说,具体表现在产业结构方面,投资重心开始从边际产业转向比较优势产业;在产品基地结构与产销关系方面,形成了配套生产基地和生产与市场并重投资;在技术水平方面,提高了技术含量和开始建立研发基地;在企业形态方面,逐步从合资、独资到21世纪初的日中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如日本松下电器与TCL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最近,《国际商报》的一篇文章说,有些外国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进入我国不是为了寻求便宜的劳动力或原材料,而是为了占领市场。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本,通过企业横向并购的方式迅速扩大规模和实力,在我国取得市场优势甚至是独占的地位。据说,在苏州有近一半的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是美国和德国企业。这些跨国公司在核心技术层面进行着市场垄断,使国内同类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二、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本土化的新趋势
商务部外资司胡锦岩司长在最近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说,跨国公司本土化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它既包括人员的本地化,也包括科学技术、原材料配套、经营理念以及销售市场的本地化。跨国公司在华实行本土化战略的原因是,在我国加入WTO后的大背景下,我国市场日益开放,外资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跨国公司从本土化中可以获得最大利益。
目前,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一是高层管理人员本土化。由于重用华人精英使不少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明显上升,于是,由华人任经理人员代替外藉人员掌握中国市场,已成为当前跨国公司在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结构变化的一个普遍趋势。
二是研发中心本土化。随着技术本土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研发中心出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目前已有600多家外商已在我国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特别是近两年,外商在我国投资设立的研发中心每年有200多家。这样迅速增长的势头,和我国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政策措施密切相关。
在设立研发中心方面,日本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要滞后一些。据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的一份调查表明,要强化或扩大在华业务的日本制造业企业中,一半以上的表示要提高生产和销售能力,而表示要强化研发能力的企业却不足四分之一。可见,日本在华投资企业重产销而轻研发。据报道,最近的情况有所变化,理光、索尼、NEC、松下、日立等十几家大企业已开始加速“中国研发战略”,要把中国从“制造工厂”变成“研发基地。
三是原材料采购和设备本土化,如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已实施原材料采购和设备本土化,1982年至2003年,百事在华原材料采购成本已超过200亿元。
三、服务贸易领域主要是商业领域,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
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新变化,在生产型企业适度增长的同时,服务贸易领域的外商投资快速增长,服务贸易领域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曾经这样忠告美国投资者,“去中国,最大的商机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总体上看,服务贸易领域外商投资在全国外商投资总量中的比重有所上升。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服务市场开放时间表,中国将在2004年末以后,向所有外商投资企业开放贸易权及国内分销权,一些国外跨国公司正配合这一开放时间表确定各自的“中国市场战略”,做好了积极在中国进行投资与发展。
今年4月16日,商务部颁布了《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吸收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经验,并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体现了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时关于分销领域的承诺。该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一是外资进入商业的门槛大大降低,商业利用外资工作由试点转为正常开放,明确中外投资者在符合《管理办法》的情况下,可以依法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从事商业流通领域的经营活动;二是投资商业领域进一步开放,放宽外方投资者股比约束,取消企业注册资本和投资者规模等限制性要求;三是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下放了部分商业利用外资的审批权限,将一部分经营规模小,开店数量小或者使用中国品牌商标、商号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交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批。《管理办法》的出台将会进一步促进了外商投资企业在商业领域的发展。
到2003年底,全球50家最大零售企业,已经有40多家进入我国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是代表现代流通业发展方向的高端领域——大型超市,外资控制比例高达80%以上。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流通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明确的限制性政策,致使在服务业开放之前,外资商业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大举进入我国流通主渠道,对民族流通业造成巨大冲击与损害,甚至对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据商务主管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外资在国内建立的300余家大型企业中,90%是违规建立的。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不久前曾向记者表示,这些外资零售巨头已完成了我国的战略部署,并已形成领先优势,今后3年到5年内将是其大举扩张、联合、兼并和重组的的关键时期。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不到5年外资零售业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份额将可能达到60%以上,将完全掌控我国的流通主渠道。黄海助理描绘的未来5年我国零售市场的状况值得我们严重关注。最近联合国贸发会议在北京发布的《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中,针对服务业外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时强调提出,在外资转向服务业进程中,发展中国家逐项建立一适当的政策。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
四、跨国公司在华经营逐渐形成竞争优势,出现了并购等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态势
近两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的需要,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行的政策调整,对华投资方式有了新突破,出现了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态势:除了所谓的“绿地投资”外,一些跨国公司以资产并购和股权并购方式,对中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即所谓并购。
并购是直接利用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跨国投资中并购方式的直接投资占到50%到80%以上。在中国,这种投资方式正在发展中。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1年至2001年,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每年平均只有12亿美元,仅占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3.4%。
自2002年7月开始,中国政府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外商投资政策和法律法规,使中国的招商引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外资并购敞开了大门、开创了外资并购的新局面。在跨国公司密集的苏南地区,世界500大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通过并购国内企业的办法落户这个地区。它们主要采取三种并购方式:一是某一家跨国公司在我国分别并购同行业中两个及两个以上国有企业。美国柯达公司的并购行为就是典型的“通吃”。这家公司看到我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早在1998年就通过一系列并购协议,把除乐凯以外的国内几乎所有洗印材料和照相器材厂家收归旗下。二是原来主要向我国出口产品的跨国公司并购我国的同行企业,主要表现在家电、汽车等商业领域。三是跨国公司直接并购我国的有实力企业。2003年,中国的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了350亿美元,据估计,今年这个数字将会轻而易举地被刷新。最近,在“2004上海外资并购项目推介会”上,上海一下子拿出61亿元国资对海外招商,并鼓励外商以并购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造。
中国并购市场的前景已经引起诸多国际投资银行的浓厚兴趣,一些国际投资银行都已成立专门团队,积极参与我国重大跨国并购项目。
在举办合资企业方面,出现了全面合资方式,即从管理、销售、研发和制造的完整产业链的全面合资重组。跨国公司在对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对其在华业务已进行了适时的整合,采取合并、分立等方式对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形成竞争优势。
以上这些情况表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对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跨国公司通过资产并购和股权并购的方式并购国内企业,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优化;可以有效补充我国资金不足,迅速形成规模经济的生产能力,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可以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推动国企改革,等等。但是,由于我国并购的市场环境还不完全具备;大量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晰,企业并购价格的形成与并购决策人的个人利益并不直接挂钩;我国的委托代理制度、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信用制度及个人信用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并购缺少金融支持,银行贷款通则明确规定,银行贷款不得用于权益性投资;中介评估体系也尚未健全。而就是在这样一种市场环境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中国国有资产战略结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这不能不说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综上所述,我国入世后,外商对华投资出现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新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外商看好中国市场,对华投资开始了一个新阶段,为我国利用外资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这些特点也反映了我们将在利用外资方面面临的新问题,对我们产业发展特别是如何维护我国的产业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是值得我们很好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作者:中国国际贸易学会
(信息来源:贸研院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