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木
卫生部最近公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我国医疗服务费用增速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48.9%的居民生病不去看医生。
说真的,看到这个调查结果我相当困惑:虽然我国的医疗卫生投入相对发达国家来说
不足,但确实是一直在增长的,老百姓看病应该是越来越轻松的,可现实似乎走向了反面。
公共医疗投入增加了,可老百姓却越来越看不起病了,这样的“公共”算什么公共,改革又算什么改革?
很显然,政府增加的投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传递到政策安排所预期的终端,或曰“用在刀刃上”,而是以一种雁过拔毛的掠夺方式转化为少数部门少数人新的腐败机会,卷入到医疗黑洞的漩涡里成为少数人丰盛的晚餐———增加的医疗投入没有变成公共福利,而是被一些利益群体所劫持。
看看当下许多或明或暗地流行在医疗领域的怪现象:在医药的起点,药品定价已经虚高到离谱的程度,在药品交易会上,大部分参与交易的药品都能以“20扣率”(即以政府部门定价为基准打两折)左右的价格进货;医药代表以高额回扣、请吃请玩等方式一路买通院长、药房主管、科室主任,使高价药打进医院;“药品穴头”和医院、药品监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都有特殊的关系,可以打通各种“关节”;医院给医生下达每月开药数额的硬性指标,且和奖金挂钩,医生不得不给患者多开药、开好药……
看了这些怪相我们就知道增加的医疗投入被什么人劫持了,被药厂、药商、医药代表、药品穴头、医院、医生这些医药利益链上的人劫持了。药商赚得钵满盆溢,医药代表成了令人羡慕的职业,医生靠回扣富起来了,医院的设备越来越先进,可老百姓却越来越看不起病———无疑,少数人福利的增长正来自于增加的公共投入。他们好像是寄生在医疗体系中的蛔虫,作为营养的医疗投入全被他们吸收了,老百姓所得甚少。
所以,增加公共投入不是当前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要理顺一条从“公共投资”到“百姓福利”的制度通道,以制度保障“增加的公共投资”能变成“老百姓看病越来越容易”,也就是把医疗体制上的蛔虫清除干净———否则的话,增加公共投入只会为腐败而投入,为“黑洞”而投入。
《燕赵都市报》
《市场报》 (2004年12月07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