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新标准难破保暖内衣概念谜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7日 07:47 经济参考报

    11月1日,新制定的“针织保暖内衣行业标准”正式实施。有人惊呼,新标准推倒了内衣行业的多米诺骨牌,终结了保暖内衣的暴利时代,同时也打破了长期以来风靡于内衣行业的概念炒作谜局。然而,新标准的实施果真会对整个行业带来如此之大的冲击吗?

    新标准形同虚设?

    随着冬季的到来,保暖衣物的销售旺季也如期而至,随便走进一家商场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品牌的打折赠卖声此起彼伏,各种诸如“热力卡”、“赛维卡”、“魔力卡”等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概念也在这场商业大战中互不相让。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说,“保暖内衣大战已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

    然而,就是这场每年都会例行的激战却是在完全没有正式“游戏规则”的前提下爆发和进行的,多年来,科学而全面的有关保暖内衣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手段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比如,1989年我国制定了《纺织品保温性能实验方法》,主要是针对针织内衣而言的,用这个标准衡量现在的保暖内衣显然已经过时;2000年国家又出台了《针织保暖内衣(絮片类)行业标准》,也只能适用于当时的太空棉类保暖内衣。然而,达到什么条件才能被称为“保暖”?究竟什么样的内衣才可以称得上是“保暖内衣”?一直以来,业界始终难以说清。有关人士直言,“政策法规的迟滞,对保暖内衣行业陷入恶性竞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就在11月1日“针织保暖内衣行业标准”正式实施前,保暖内衣界已经对这一即将出台的行业标准有了诸多猜测,有的厂家甚至认为新标准的实施“将成为全行业的生死大限”,一大批企业也许将会因此而被淘汰出局。然而随着11月1日新标准的正式实施,许多生产企业“一直悬而未决的心终于踏踏实实地咽到了肚子里”。因为,新标准只是要求产品保暖率不得低于30%,甲醛含量的公斤克重为75毫克左右,这样的门槛对生产企业而言并不像此前想象中那样难以逾越,而且这一标准也并不具有强制性。

    山西省质检局有关负责人就曾这样告诉记者,“针织保暖内衣行业标准”只是一项推荐性的标准,而且极有可能形同虚设。首先,新标准对“保暖内衣”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保暖内衣究竟是什么还是没有一个判断标准;其次,虽然这个新标准比以往《国家绵针织内衣标准》前进了一步,但并不能真正制约住厂家,由于新标准并不是强制执行,因此企业是否执行还是由企业自己来决定;再次,新标准仅要求11月1日以后生产的保暖内衣应在包装上标出内衣生产的执行标准“FZ/T73022-2004”字样,以表明该保暖内衣的生产执行了新的行业标准,而对保暖率的明示则纯属企业自愿行为;最后,该标准门槛太低,对于30%的保暖率,目前绝大多企业的产品都可达到。

    概念谜局难以打破

    “热力卡”、“赛维卡”、“魔力卡”……多年来,保暖内衣促销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炒作概念。有着近10年内衣营销管理经验的杨宏伟告诉记者:“真正有技术的企业是要自己创造概念的。”内衣行业的竞争从10年前的初出茅庐,到后来的如火如荼,再到今天的近乎疯狂,概念一直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冬天,保暖内衣行业促销大战异常激烈

    也有人士发表看法认为,多年来,保暖内衣市场鱼龙混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各种名不副实的科技概念更是漫天飞。比如10年前,保暖内衣刚刚兴起之时,各大厂商就开始明确大打“功能战”和“层数战”——双重保暖和三层保暖不同,越多的层数和越薄的衣料结合,成了当时最流行的保暖内衣;后来又开始比“卡”,“热力卡”、“赛维卡”、“魔力卡”……有着各式前缀的“卡”式内衣几乎在一夜间就摆上了商场的柜台,而所谓的暖力卡、热力卡,其实学名就是腈纶,赛维卡则是聚酯,魔卡也不过是具有弹性的氨纶而已。

    甚至有一些厂家干脆就把普通内衣及双层纯棉内衣也标上保暖内衣出售,牟取暴利。山西省质检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保暖内衣本身就是一个被炒作起来的概念。衣服除了遮羞蔽体的作用以外,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用来保暖,内衣又有哪一件能不保温呢?因此,为了开发市场,商家就杜撰出了现在流行的“保暖内衣”,其目的很明确,无非就是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为此,专家认为,新出台的“针织保暖内衣行业标准”仅对保暖内衣的保暖率做出规定,而对目前市场上假以各种旗号炒作的保暖内衣新概念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可以说,新标准并不会、也不能终结保暖内衣的概念谜局。”

    市场激战加速行业洗牌

    虽然新的行业标准已经推出了一个月,但消费者对此却知之甚少。记者在北京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的保暖内衣销售区采访时发现,疯狂的打折促销依然还在延续。虽然前来选购保暖内衣的消费者很多,但对于新标准的出台却鲜有人知。在大部分消费者看来,只要是摆在柜台上出售的商品,就都应该是符合标准的,至于各种玄而又玄的概念,相当一部分处于懵懂中的消费者向记者表示,“所谓概念,其实只是一种流行符号,我们真正关心的还是最终的购买价格。”

    提起价格,保暖内衣行业的暴利似乎在业内已是路人皆知,业内一直盛传着的“保暖内衣的成本只有零售价1/10”的说法由来已久。对此,某内衣品牌的经销商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如果从生产的原料和工人工资、管理费用等硬成本来说,这个说法有一定的依据;但考虑到营销和高额的广告费用,全部的成本大约占到零售价的1/5;同时伴随着棉花等原材料的涨价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包括保暖内衣在内的内衣行业已全面进入薄利时代。”

    一位内衣企业的营销负责人略显无奈地告诉记者,“靠保暖内衣挣钱也就只有这一两年光景了,以后再靠这种产品‘吃饭’就非常难了。”一位业内专家更是预言,目前保暖内衣行业激战的结果将造成年销售量在100万套以下的企业毫无利润可言,因此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一大批内衣企业黯然退出。

    据了解,全国专业从事保暖内衣生产的厂家已从1996年的寥寥无几发展到今年的500多家,保暖内衣的年产销量也从最初的数十万套飒升到今年的3000万套以上。

    一位行业专家曾这样告诉记者,近10年来,保暖内衣厂商凭借“一款产品+一个概念+一名形象代言人+一条狂轰滥炒广告+一场疯狂促销”的营销模式,在这个原本有限的狭小领域中快速淘金。大约10年前,整个产业风生水起,后来经历了以产量为中心的规模竞争和以广告与概念为主体的炒作竞争,而其间又连绵不断地上演了如火如荼的数量战和价格战。在如此惨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暖内衣行业匆匆走过了产业的导入期与成长期,如今已进入了成熟期。去年这一行业的利润较前年已有所下降,这说明保暖内衣市场的发展已经到达了顶峰,加上售价过高、款式单调等缺憾,保暖内衣的微利时代已经来临。

    而新标准实施后,保暖内衣市场有望摆脱乱炒概念的泥潭,逐步回归到质量竞争的轨道。虽然普遍认为,新标准并不能真正制约保暖内衣的生产厂家,不过,这一标准的出台也给整个保暖内衣行业敲响了警钟。比如,要想使得保暖内衣甲醛含量达标,生产企业就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加入降低甲醛的工艺或是采用经过处理的纸甲醛原料,对于那些生产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薄弱、贯彻标准意识手段差的中小型保暖内衣企业来说,新标准的实施确实还是一道坎儿。

    山西省质检局的有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及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日趋理性,保暖内衣的行业洗牌和市场冷却是一种历史必然,而刚刚实施的《保暖内衣行业标准》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

    采访中,一些生产厂家和行业专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虽然这项标准目前还只是一个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力,但它会对整个保暖内衣市场起到一个规范的作用,同时,这项推荐性的标准不久后就会上升为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相信届时将会有一批滥竽充数的小型生产企业惨遭淘汰。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保暖内衣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