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打造安徽工业化省份的分析和几点思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6日 10: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 |||||||||
    一、安徽迫切需要工业化     工业化即工业以及工业的最终成果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用的普及程度。实践证明,工业化过程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这个阶段只能缩短,不能跨越。实现我国工业化的任务,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提出。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在加快,地位在提升,面貌在改变。纵向比,安徽经济的发展不算慢,但把安徽放到全国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上来观察,我们不得不面对这尴尬的现实:与兄弟省份相比,这些年安徽经济发展的脚步滞后了!     1995年安徽人均GDP比全国低30.8%,绝对差额1497元,“九五”末的2000年,较全国低31.2%,绝对差额扩大到2211元。与华东相比,我省人均GDP的差距分别从2857元扩大至5361元;与中部九省相比,差距由348元扩大至1037元。造成如此大的差距原因在于我省工业经济的发展不快、不大、不强,或者说与我省工业经济总规模较小关系较大。安徽经济的落后主要原因在于工业经济的相对落后。     从可比角度观察(1998年以后工业为规模以上统计),1998―2001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发展速度为167.6%,福建为144.5%,同期我省为116.3%。从浙江和福建等迅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可以看出,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其经济的推动作用非常显著。从国内到国外,从理论到现实,无不揭示出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促进作用。     安徽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要想尽快改变自身落后的局面,早日实现富民强省美好愿望,就必须走好工业化强省之路,拼尽全力为打造安徽工业化进程而努力,以实现在不远的未来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一宏伟目标。     二、安徽工业化的现状     (一)工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建国初期,安徽工业经济基础及其薄弱。全省只有3800多个包括手工工场在内的企业,2.2万职工,固定资产原值不到1亿元,年产值4.45亿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4%。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工业产值的比重已上升到60.1%,非农业人口占比由6%上升到12.6%。工业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安徽省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安徽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工业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已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规模以上工业(即全部国有和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更是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200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18家,拥有资产3272亿元,职工149.36万人,实现销售收入2096.2亿元,利税259.2亿元。     (二)工业经济门类比较齐全。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据统计在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经营范围已涉及到38个行业大类,工业产品种类覆盖全国工业主要产品统计品种的七成以上。     (三)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我省工业化进程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加快,具体表现在:一是人均GDP水平大幅提高。由1990年的1182元,提高到2003年的6455元。二是产业结构明显改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0年的38.2%提高到2003年的44.8%。三是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我省城镇化率已由1978年的12.6%上升到2003年的32%。四是工业化程度系数不断提高。工业化程度系数是以增加值标准和劳动力标准来衡量工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国际流行而实用的工业化水平分析指标(工业化程度系数=增加值贡献值+劳动力贡献值)。系数为1时,即进入工业化阶段。我省的工业化程度系数,已由1990年的0.392提高到2001年的0.712,表明我省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     但总起来看,与全国相比,我省的工业化水平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1997年,全国总体工业化程度系数为1,进入工业化社会)。对于安徽来说,实现工业化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省工业化的道路还比较漫长。     三、安徽工业化的脊梁     诚然,安徽迫切需要加快工业化的步伐,然而谁将是现在和未来实现安徽工业化的脊梁,从而构成主体和骨干,充当安徽工业化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呢?毫无疑问,这将是我省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大企业大集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也是经济发展的象征。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实现,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到2003年底,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4158家,拥有资产3719.5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620.3亿元,创造利润168.5亿元,增加值881.5亿元。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有547家,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13.2%,但其资产规模和产品销售收入却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1.8%和76.6%,实现利润150.4亿元,占全部的89.3%。由此可见,大中型企业已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骨干。     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破产、兼并、重组等现象十分普遍,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涌现出了一批较单法人企业更高级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集团。企业集团作为一个多法人的企事业联合体,具有较传统单体企业更大的优势,尤其是在资源的配置和综合利用,企业发展战略,抗风险能力以及规模扩张等方面更加突出。以2001年为例,当年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集团有78家,只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1%,但资产总量却占到57%,产品销收入占47.2%,利润总额占37.7%。劳动生产率水平也大大高于同期全省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以人均主营业务收入指标计算,集团人均水平较全省平均水平高28.7%。     在我省企业集团中,最为耀眼的是21家省级重点企业集团,它们是我省企业中的航母,是全省工业经济的顶梁柱。1997年开始,我省实施扶优扶强,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首先启动15家重点企业集团试点工作,而后又扩至21家重点企业集团。目前,全省已有马钢集团、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徽海螺集团、淮南矿业集团、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皖能集团等7家企业集团资产已超百亿元,全省重点企业集团户均资产规模达81.3亿元。2003年,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工业企业集团已有4家。这些大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对全省工业经济以至全省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     四、安徽工业化的亮点     在加快我省工业化的进程中,目前已涌现出一些有成长潜力的地区、行业和企业,今后必将成为我省加快实现工业化进程的亮点。     亮点之一:以工业园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企业,目前已成为加速我省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园区内的工业企业大多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企业。     亮点之二: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加工制造业即将成为安徽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近几年来,我省汽车工业表现不俗,在拉动我省工业经济发展中已成重要力量,着力打造我省汽车工业,充分发挥汽车工业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在现在和今后都必将成为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     亮点之三:以海螺型材(资讯 行情 论坛)、国风塑业(资讯 行情 论坛)以及铜陵的铜加工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原材料工业,以及我省的煤炭、钢铁等基础原材料工业将成为加速我省工业发展的一大亮点。长期以来,以采掘、加工为主的原材料工业是我省工业经济的一大特色,随着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临近,对新型原材料和基础原材料的需求日益膨胀,必将对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推进我省工业化的进程。     亮点之四:以丰原生化(资讯 行情 论坛)、古井集团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化工企业,将会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资源优势发展为商品经济优势,成为推动我省农村产业化发展的主力。     亮点之五:以科大创新(资讯 行情 论坛)、四创电子(资讯 行情 论坛)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将充分发挥我省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和整体力量,以加速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进程,提升我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五、安徽工业化的方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分析了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作出了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正确判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全国各族人民勾画了一幅幸福美好的宏伟蓝图。实现这一美景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进程的快慢、好坏将决定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和质量。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回首安徽工业化的历程,展望未来安徽工业化的前景,我们应充满必胜的信心。     安徽人民对安徽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过去已经倾注了大量心血,构筑起了安徽今天比较完善的工业经济体系,安徽的各种优势不容怀疑。如果说我们曾经错失过大发展的机遇,而今机遇再次降临。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述“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这一战略机遇期,我们该如何抓住?2003年初,在全省十届人代会上,王金山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加速现代化,重在工业化”。因此,在加速我省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必须要做到六个树立:一是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二是要牢固树立工业强省的观念;三是要牢固树立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的观念;四是要牢固树立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观念;五是要牢固树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观念;六是要牢固树立重点抓好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的观念。过去有人在总结经济强省浙江省发展工业经济的经验时感悟到,浙江省上上下下体现出四个“千”,即:“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围绕着一个目的。他们就是靠这种精神去创业,成就了今天令人刮目相看的浙江经济,相信这对加快我省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也会有所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