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
暨2005年中国社会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国际研讨会
时间:2004年12月2日下午
地点:中国国际会议中心二层第一会议厅
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平
嘉宾:
齐建国 中国社会科学元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夏令生 发现杂志社社长
我们接下来的报告是《发现杂志》社的社长夏令生先生。让我们掌声欢迎。
夏令生: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午好,第六届经济学家论坛到我这个地方快要结束了,往往最后一个发言的是最不受欢迎的。但是我非常珍惜这一次机会,因为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我两年来做了一篇文章,这一篇文章就是叫做21世纪中国企业家致胜方略。这有53万字,由五个关键词组成。第一是趋势,就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二是哲学。第三个是战略。第四个是创新。第五个是修养这五个组成了21世纪中国企业家致胜方略的一个体系。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能讲第一个问题,就是21世纪中国企业发展的十大趋势,对于这个问题在讲之前,我想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企业在20世纪企业发展的历程。我认为发展历程经过了三个大的时期。第一个时期就是古典企业时期。第二个时期就是国营企业时期。第三是现代企业时期。对于古典企业来讲主要的标致有这么六点,第一是个人企业加合伙企业,第二成绩结构简单,第三企业规模小,第四经营范围单一,第五收入权与经营权两位一体,第六优点和缺点分明。
现代化企业有这么四点,第一特点是产权的法人性。第二是产权的有限责任性。第三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等等。根据21世纪的发展情况,看总体给我们企业界的感受是只能造就强大的企业才能造就强大的中国,这是给我们中国企业的一个启示。基于这一点我今天讲10大趋势。
现在我讲第一个问题,一元化企业向多元化企业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中国的企业就三个时期,第一就是政企合一的高度集团的时代,这个时间段是在1949年至1984年的时期。第二是政企分离的时代,第二个是在85年到91年的时期。第三时期是市场经济的过渡时代,时间从92年到现在。这三个时期的共同点就是国有企业产权形态的一元化。
现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比较就是,我们从一元化企业如何向多元化企业发展,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多元化企业?这样一来我有这么几个先进国家的企业关系的一个实例做一个基本的比较,以德国为代表的结构形势主要是共同决策主导型的这么一个结构形势,首先是股东大会,监视会等等。以英、美为代表的是股东决策相对主导型结构。由董事会聘用首席执行官。以日本为代表的是经营层级,或者是经营层级主导性的结构。它的发展体系是董事会,股东大会,监察人,我们中国三权分离的结构也是一个法人治理结构模型股东大会、董事会、总裁,总裁下面分经营层,股东大会通过监视会,监视董事会的一切大的方针。这是我们这个图的形势。
根据现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点我认为有下面几点,第一是实现货币,实物技术等,土地使用权向股票所有权的转换。第二是实现股票所有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分离。第三实现公司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第四点就是实现股东股票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空前的变革形势,大家都可以回忆一下可以显而易见。第一点从87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由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第二点中共十四大以后,中国明确了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第三点计划经济下的卖方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过渡。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展的四个阶段我这样认为。第一是生产导向阶段,这个阶段是由工业化大生产的前期或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生产导向阶段的主要思路是顾客需要的满足完全依靠企业的生产,市场完全是卖方市场,由于市场未来十分强劲,由于市场需求未来十分强劲,企业更多的是生产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是这么一个模式。
第二是销售导向型阶段,这个阶段是生产导向阶段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同时,市场上产品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企业必须大力推销,并认为顾客通过销售行为的极力会采取购买行为。这个时期企业必须把一定经历放在销售方面。
第三是营销和导向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企业最大的问题是生产什么,而不是如何生产。同时在市场营销应运而生,而且有了快速的发展,市场进入营销导向阶段,企业本着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尤其是潜在的顾客,未来的顾客,在这方面按照顾客的需求来开发产品,这个时候是典型的买方市场。
第四是形象导向阶段,这个阶段是在企业方面分为几种细分市场,市场方面商品种类多,足以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面对各式各样的产品任意的消费,这的时候传统的营销措施已经苍白无力了,营销的措施和竞争的策略比较从产品专向企业的本身。
中国市场发展市场经济模式的思考,我有以下几点的思考,第一是中国市场包括市场发展过程中,在所有阶段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各区域的市场经济。
第二点中国经济要树立以民族企业为主题的,外国直接投资为补充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观。
第三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档次应该于中国企业的经营能力为限度。这是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下面我讲第三个趋势。是国营企业向民营企业发展。纵观国营企业,尤其是我们今天参加会议的大都是企业的老板,企业的经理。对我们中国的国营企业就非常的了解,普遍的现象是效率比较低下,原因在哪儿呢?我认为就是取决于它的体制,就是由它的体制所导成的,所谓全民所有就是人人所谓,事实上就是人们没有,说起来就是全面所有制,人人有多少股权,财产权,实际上是没有的。我想这就是国营企业效率低下的根源所在。从这一点使我想起了一个经济学家对花钱理论做了描述,这个描述对我们国营企业是很近的一个理论。他这样说为了自己花自己的钱这叫自我消费,为了他人花自己的钱是为人送礼,为了自己花他人的钱这叫公款消费,为了他人花他人的钱这叫政府开支。为了自己花政府的钱这就给国家造成了浪费,就产生了一些腐败的现象,这正是计划经济失败的原因之一。从这一个花钱的理论我思考了这么一个企业管理中间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谁的劳动为谁挣钱的问题,我是这样认为有四种情况。第一是用自己的劳动为自己挣钱叫个体户,为他人的利益为自己挣钱这叫小业主,为自己的利益为他人挣钱这叫政府官员,为他人的利益为他人挣钱这才是国企的经理。从责权利益的关系看。第四种情况会效率低下,监督成本低,如果付出了监督成本也很难达到成果,原因是我们的体制问题。
从体制情况看根据我的研究可以有这样的结论,国退民进将成为必然直路。从国营企业向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有一个国际大趋势的问题,尤其是现在西欧国家或者是经济发展的国家,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他们这些发展的趋势主要的发展那么快,就是来源与体制的改革,体制的现代化科学化和合理化。比如英国的民营问题。它的生产服务水平非常的低下,1979年政府大力推行了一项民营计划,将企业民间经营提高效率,将国有企业的股份向社会公开发售,特别是雇员可以自由购买,使劳动者变成真正的所有者。
第三个法国的民营化,在法国讲民营化是非常的艰难。它是成立了民营化委员会,他民营化看成是治国方略。设计了特别股,尤其是对国防、能源、公共交通、媒介等等,这些来做一些工作进行销售,这是他们的民营化主导思想。
我们在看一下德国东部的民营化,前东德人民议会从90年6月通过的托管法中决定对国有资产实行民营化,通过四年的努力把400多万职工实行了民营化,另外对2万商业和服务机构8000宾馆旅馆,2000家饭店以及250亿平方米的房产,370万公顷的土地和森林实行了民营化,为国家获得了760亿马克的收益,而且使他们的企业进入了良性循环。
根据以上的经验我们中国的民营化如何办呢?我认为中国应该正确的面对民营化问题。之所以说要正确的面对,第一点就是国企的出路只能是增加非国有企业成分,也就是国有企业民营化。中国的国有工商企业有40多万家,改制上市公司1000多家,上市公司的一部分国有大中企业的大部分,都处于亏损负债,企业运转及其艰难,原因很简单,就是体制问题。
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本质上来自国有企业的需求。理由有两个,第一是国有经济的规模要与政府的财政能力相适应,政府财政钱少,还要搞那么多的国有企业,肯定搞不好。其二要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必须增加社会对国有企业的参与,因此国有企业民营化将是必然现象,中国必须正确面对。
时代化的呼唤民营化尽快到来。中外民营化的成功经验证明,是民营化可以给人民带来的好处,也可以给政府带来利益。
如何来进行民营化呢?说到这个问题使我更多的想起了我们中国改革最大的设计师邓小平。他的一句名言是发展才是硬道理。根据这个我有一个观点就是无论国营、还是民营只要你交税就是多营,政府收税就是了。无论是来自资本家的税,还是来自民营的税还是国企的税务,最实惠的就是收钱。所以这一点我认为邓小平老先生的这句话,仍然是我们民营化的指导思想。我对于如何进行民营化,我想说几点意见。第一点就是民营化的目的,就是改善管理模式,通过民营化,我们要改善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实行创造性的破坏,做到强者生弱者死,在破坏中展示民营企业的生产生存能力。第二通过国有企业民营化隔出国有企业大一统的国有制,使中国成为公司所有制共生存共发展的经济体制,就是混合经济体制,为发展中国经济构建更加有利的条件,使国家消费者和公司职员,都可以从机制改革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取得内部销售国民优先政策这是我们最积极的思路。
第三就是提高生产效率和投资回报,提高生产效率是国企改制最主要的构成之一。如何进行民营化第二点就是民营化的形势,这个主要体现在分析销售拍卖清算引入新的竞争者和投资者,与私有企业的合资以及经营权销售等。尤其是销售股票为形势的民营化途径值得借鉴,销售股票就是使股票市场繁荣,并为国有企业带来一批直接投资者的最好的方法。
这里边有四个关键点分期付款的股票发行,第二是投标发行,第三是许可证的发行,第四是认可承诺。第三我想说民营化的方法,总体的情况看受欢迎的中外经验,主要有四点。第一就是进行合同承包,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企业在不少方面有所赏识。第二点资产的出售。第三点企业重组。第四公开拍卖。
第四大趋势我谈一谈,综合竞争力向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竞争加剧凸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讲以下几点,第一综合生产力不能适应市场的竞争,以前我们传统的20世纪我们企业都实现综合力的市场竞争这样的情况,企业主要是在计划生产经营管理绩效考核等,综合生产力这方面活动,主要的是人、财、物、产、供、销。因为不存在利益的冲突,企业之间没有存在较大的份额,没有谋求更多的利润,所以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极力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第二点是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持续竞争的源泉。
一个企业的资源,能力,制度,创造的有机结合所产品的综合实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企业长期竞争有时优势的资源,以后的企业随着资源丰富,随着发展快速就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激烈的地位。
从核心竞争力整体来看,有一个基本的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是由资源、能力、制度为基本元素,在加上一个重要的创新。由此形成一个基本的体系就是CC体系,就是RCSI体系,这样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由四大因素组成,资源、能力、制度、创新。
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我谈下面几点,第一研发核心技术,以及从外部引进新技术。这里面的成功案例很多,比如佳能公司、日本的鸿达公司等等。第二主要的途径是占有稀缺资源。
第三个主要的途径是开发核心产品这方面的成功案例也是非常多的,像中国的VCD生产厂家在市场大战,众多的厂家用的都是飞利浦的核心主板这一产品。
第四就是确立专业标准,比如说在录像机专业这方面的标准方面,竞争各方面突出的有这么几个案例,像索尼、松下、飞利浦彼此都不融。但是索尼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市场的领先地位。75%占领了美国大部分的市场。
第五个途径就是要建立战略联盟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际公司,他们和同产品、同类型之间充分建立战略联盟。
第六是购并专长企业。从这个情况看对于我们企业现在数据化发展进行能量的发展是最好的一个途径。
第五趋势我讲一讲品牌产品向品牌企业发展的趋势。知名的品牌是市场最大的需要,因为知名的品牌是企业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是国家的需要。关于这个知名品牌是市场发展的需要。我想讲下面几点,第一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一个知名的大型公司仅靠一两个品牌产品支撑是远远不够,必须要有若干个,尤其是更新换代的产品,像日本有一些产品一旦问世,他的三代,四代、五代的新技术就在他的保险柜里,所以这些产品早就准备好了。
我们尤其是中国企业现在的品牌都是局限产品的品牌上,但是以后来讲他的这个优势主要不局限在一个产品品牌或者是多的,局限于企业的品牌。以后的国际市场主要的问题就是取决你的企业品牌,品牌企业这么一个效应。
尤其是我们的国有产品到西欧市场前几年都不受欢迎,都认为质量假冒伪劣,现在逐步的我们一个企业走出去了,也就是神秘感没有了,他们也重新的认识中国企业了,这种情况随着认识,我们品牌企业的品牌出来了,就得到有了认可,有了市场份额。
打造品牌企业我想说三点,第一是把握规模效益。第二是调整产品结构。这也有很多的例子,比如说GE公司。由市场饱和,受国际竞争威胁大,而利润不多的传统工业向蓬勃发展的高科技领域转移。
这个企业就是从传统的企业向现在的高科技领域发展,打的是高科技这么一个产业群。第三个看法就是要发展世界品牌企业。这方面的例子也很多,时间关系我不说了。
第六个趋势我想讲讲公司生产向公司并购发展。并购的模式是乘方的办法。我说这么几点,第一就是当代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公司并购问题。这已经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占了主导的地位,据联合国的有关统计资料,跨国兼并总额一年达到了16%。大大高于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78.7%。第二点公司并购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上市公司收购所涉金额达到400多亿人民币。尤其是最近几年是加速递增的态势。预计今后几年内上市公司并勾将出现愈演愈烈之势。并将对中国整个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公司并购的优点是通过并购可以降低成本,获取同行业竞争优势,可以较容易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以提升竞争地位,可以为企业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等等。
对公司并购的战略指导我认为有这么几步。第一是确定战略目标。第二是评价结构能力。第三选择并购对象。第四步并购调查。第五步实施并购。第六是管理整合。重要的就是管理整合。你前面操作的非常的顺利,但是如果到最后这各环节上如果管理整合搞不好将会事倍功半,因为管理整合是要有一个沟通。
第二是人力资源我兼并了这个公司结果这个公司中、高层人员通通走开,这个做法是消极的。它的理念是什么?唯恐兼并之后不听我的,跟我不能想到一起,这是一个传统的思维定势,就是人际资源整合这方面要用传统的方式来对待,所以并购走向失败。
第三最重要的是文化融合,各个公司有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由于通过并购,被并购公司人员的理念转化到你这个企业来,他有一个融合的过程。第二任何企业公司它的企业文化都有优越性,所以一个摒弃他们不先进的文化,吸收他先进的文化,这样进行文化整合,这样才能达到企业并购的目的。
第七个趋势我想讲一讲产品市场向资本市场发展的趋势。这个发展趋势我主要,从资本上情况看产品市场就是我们的传统大家比较数量,这里由于时间关系主要重点讲讲中国的资本市场。我这个也是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奠基阶段,资本市场在对我们中国企业,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崭新的。奠基阶段是从90年到2000年底,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奠基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的特征是构建资本市场制度构架。第二点市场发展初具规模。第三点培育了一支投资者队伍。第四建立了系统稳定的独立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第五点建立了一个科技含量高,有效率的交易体系。第六点证券监管体系建立,这六个特征可以确立我们资本市场的基础。中国资本市场是市场化阶段,市场化阶段根据我的看法是到01年,中国企业中国市场经济在10年的时候完全这个市场化的阶段,但今年仍然是在市场阶段的过渡期,没有完成市场经济过程。
第一要做到观念更新,第二要做制度的创新,第三要做工具的创新。只有完成这三点我们的市场才能发育良好,才能正常的进入国际化的阶段。也就是我说的第三阶段,这第三阶段是国际化阶段,应该是咱们中国2010年开始或到以后的事情。关于国际化阶段有几点,借助国际资产的平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的一些看法。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多的,关于这个最重要的问题有哪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发行制度不完善,还应该向国际资本市场多学习一些现代先进的经验科学得体系。
第二个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尤其是现在我们的国企改革。国企虽然改制了,但是党委书记还是我们上级主管部门委派的,我们的一切活动还是在党委的监督之下,尤其是我们这个总经理、总裁还要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任免。现在不是有一些公司干的无论怎么样,有一些干的好,好的一公文给免掉了,这个情况就从经济市场的模式讲都是非常不规范的。尤其是中国的法人治理结构,都是天天喊我们要搞现代化管理,仅仅局限于一种口号这个力度很高。但是具体到实际上我们的步伐很小很小。力度很弱,非常不禁人意,所以搞的我们企业纷纷的倒闭,没有饭吃,职工下岗,产业老化,所以说这个机制是非常害人的。
第三是顾全结构不合理。关键就是企业的主人缺位。常常说我们要发扬主人翁精神,请问他是主人吗,他有多少的资产,他是主人吗?事实上你仅仅是一个打工者,主人的标准,是你有财产权,这是最最根本的标致。每个月挣了你的工资,公司挣了多少。有了多少资产的积累,跟你有多少关系。既然没关系何称主人呢?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国有企业严重的主人缺位,这样就要求我们股权结构不合理形成快速的解决,不然我们在国际的企业界一再的落后,一再的被动,一再的挨打。
第四个问题并购行为不正当,尤其是我们中国企业最典型的一些并购,没有进行认真的市场调查,没有进行认真的评估,没有认真的资产整合没有进行产业的发展规划。甚至有一些政府消极的措施。一元钱工程,我一元钱把厂卖了,只要把工人给我解决了就可以了,这样对我们国有资产的流失,为有效整合出了很多难题,或者是设立了很多的障碍,这一方面并购行为不正当,造成了资本市场出现很明显的问题。
再一个就是资本市场体系不完整,尤其是我们中国的资本市场体系现在是非常不完整的,是大体统。当然现在稍微有所松动,以前的资本市场上市的只能是国有,民营的私有的很难上到这个平台。
第二个现象是贷款银行的支持,银行主要的特点是两个。第一是嫌贫爱富,第二就是认公不认私。只要是国营的他觉得没风险,他是这么一个理念,好多的国营公司都是几个亿,几十个亿来进行贷款,作为民营企业虽然他认为可以发展,有前景,但是他不敢。即使有一些可以贷,但是不是长期的,是短期的,这就说明我们的资本市场结构体系不健全。
再一点就是投资者的结构中,机构投资者比例比较小,像我们这些投资结构都是以人、以小团体来出现,像我们有一些财团、一些行业基金来进行加入作为一个投资者,这个规模就很大了,我们中国这方面是非常薄弱的,应该大力的提倡。
还有一点问题就是没有严格的市场退出机制,当然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现在逐步的正在制定和完善这方面的退出机制,所以这个退出也是半遮半掩,不是该退出的时候自然淘汰,看来中国这是非常艰难的。
最后一个问题主要的是中介机构的作用不到位。在这方面也非常的明显,中国资本市场对很多,第一是要对资源合理的使用,在我们企业间往往大家口上说的就是资源整合,这是叫的最响的词。我这样认为一定要做到资源整合的合理性就是有效性。比如有一些资源是弱资源,或者是退化的资源,你整合了一大堆加在一起是负负得正,最后还是亏损,我要的有效性,最后达到一加一大于二,尤其是达到一加一远远的大于二,这才叫合理的,或者是有效的整合资源。
这一点企业界的朋友们一定要高度注意这个问题,第二是对市场次序有序的维护,一切按程序办事儿,第三是对市场风险有深刻的严格,我们进入资本市场之间就要有一个预测。同时在我们整个资本市场运行中对风险有一个治理体系,一旦出现风险我们要有一个预警机制怎么处理风险。我今天说这重要的三点。
第八的趋势是私营公司向国营化发展,这个趋势主要是私营公司国际化的必然性,第一个必然性是私营公司需要国际化。第二点是国内市场需要国际化。国内市场的空间越来越小,只有通过技术产品营销不断的创新占领性的市场,巩固新的市场,第三是实际市场需要国际化。
国际化的改革环境支持我想讲这么几点,尤其是从整个环境支持看,就是21世纪已经取消了准入限制,为私营企业提供了一个政策支持。这是一个现代科学的举措,证明我们的政府想通了,这样的大含量是有利于我们的私营公司的。私营公司对环境的支持有这么几点。第一就是鼓励私营公司跨国投资和国际合作。他有三种形势,第一是使臣指向型,第二是资源导向型,第三是技术引进型。第二是扶持私营企业对外经济贸易。第三是加快国内外金融市场向私营企业开放。第四点就是推进私营企业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根据主要的环境支持看政府的举措是非常英明伟大的,政府以后主要的功能就放在了,为企业服务上而不是自己发展经济,以前政府的包袱背的越来越多,就是一直各级领导干部在大抓经验,结果经济越抓越弱,现在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个体制的关键所在进行了改革。所以把政府的功能定位为企业服务,发展的功能就交给企业做这就搞清楚了,我相信通过政策的举措中国的企业将会有大的发展。放开发布有大的发展大的跨越。
私营公司如何国际化,在建立国际化意识的同时要边做边摸索,我觉得要实行股份化这是前提,集团化是手段,最后达到国际化这是我们的目的。如何国际化第二点就是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现代治理体系。从投资关系者的模式向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转变,与国际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接轨是它的必然趋势。
第三点国际化是要加快积累提高技术投入,我们必须跳出技术投入的产品附加值,赚钱少、积累少的恶劣的模式,不断从技术科研,技术开发,技术效应的结构模式转系要拿出10%结合这么一个比例投入技术研发。
10%这是国外比较有发展,或者是现在正在发展企业常规的做法,之所以他们发展,就是因为他们舍得把我们经营的收入拿出来投入科研,我们中国的企业一般的情况下要小于一,外国一般的企业达到10。所以为科研花的学费是值得的,所以我们的企业在这方面要重视。
第四点就是要提高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能力,完成企业结构性建设。企业不是靠规模定型的,而是靠结构定性的。结构定性就是由传统的肌肉体系变成现在的骨骼体系。骨骼体系有,价值链,核心技术,管理水平等等。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发现,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做强做大。
如何国际化的第五点就是进行战略性企业改造重组织四,充分挖掘资本市场资源。中国的私营企业必须学会与巨人同行,组建合资公司跨国公司,登陆香港国际资本市场,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通过重组兼并等途径,拓宽私营企业的发展道路。
第六是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营造实现人才价值的现代化企业文化观。
第九个趋势是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的发展趋势。在这一点我主要讲一讲国与国的竞争是怎么回事儿,我这样认为的国与国的竞争就是大企业的竞争,像美国、西欧一些很强大的大国,他为什么敢主导潮流。就是由于他的国家的经济基础很强,他的经济基础就来自于几个或者是几十个大型的公司。比如说美国有一个著名的教授说市场竞争实际上不是在于国与国之间,而是在公司与公司之间进行的,没有强大的公司也不会有持续的经济增长,没有持续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国家的近来实力,就像美国的经济实力主要体现在伏特,通用汽车,微软这些国际级的大企业身上。日本的经济实力也出现体现在集团公司的身上。
如果加入我们中国有几个或者是十几个项世界500强的企业,我们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上,在经济国际的地位上会更高更高,就不会出现一些让人非常不理解,非常不愿意看到的。比如我们的大使馆被炸,我们的领空被占领,我们不平等的一些条约等等这些就不会出现,就会在一些重大的国际事物中说NO,甚至跟美国说不,这不是我们中国人没有骨气,关键是我们的经济基础太薄弱。如果我们有那么一天我们的经济上去了,我们中国将会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全球市场上将是最强大的国度。
第二就是跨国公司发展是大企业发展的方向。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不在于人口的国家,经济总量的而且都是大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个国家有几个有国际竞争里的大企业,这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重点。第一是采取全球一体化经营。第二加速服务业的发展。第三加强国际性战略联盟等等。
我讲最后一个发展趋势就是经济区域化向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当今主要的关键词,叫的最响的,最深入人心的,就是生产资源配置的范围已经超过了国际,在全球包含若干个国家之内实行优化配置,这样在全球大区域内进行生产资源配置的格局就必然促进各国经济相互促进从而导致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是大趋势,是任何国家不可逆转的。
我想讲以下几点第一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新的经济关系体制,以跨国经济为特色,以迅速发展的跨国公司为基本标致。
第二多种因素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
第三对国际市场进行战略性的拓展。将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企业应对全球化的五点对策我这样看,第一点应该充分发挥已有的行业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第二点是研究跨国公司的市场战略,加大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度。第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争取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丰收。
第四点是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加快中国经济发展这十大趋势讲完了之后,我用一句话作为今天的结束语,这就是只要中国的企业付出大的努力中国一定可以站于21世纪的经济强国之林。
主持人:夏令生的演讲非常精采,这十大趋势不仅是基本的条件,我们面临的问题以及国际的有关的经验等等,都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大家可能对这些趋势有争议有看法,但是我们进行了非常深刻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对夏令生的演讲表现感谢。我们请发现杂志副总编做大会总结。大家欢迎。
蒲永川:亲爱的同志们,朋友,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分析与预测中心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主办,《发现杂志》和国际交流协会承办,北京天九为业集团会展服务中心举办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暨国际研讨会,马上就要花上圆满的句号顺利的闭幕了。这次论坛和研讨会的召开深受国内外有关部门和人士的普遍关注,又正直岁末年初,盘点展望的时候可谓给各位提供了一场盛宴,一个思想激荡的平台,一次回顾反思预测规划的机会。通过这几天大家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座诸位个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最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三天的大会上同志们认真聆听了有关重要领导的讲话,许多专家学者的报告,同时还抓住进行广泛的进行对话,深入的沟通,从多角度解读和认识和我国经济发展了政策,全面客观准确的分析了解了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走向及相关的发展政策。
这次会议的时间虽然很短,但真正可以说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充了信息开阔了眼界增多了知识,今后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大家的目标一定会更加明确,信念一定会更加坚定,思路一定会更加清晰,步骤一定会更加稳妥。方法一定会更加得当,收获的效果也一定会更加理想。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马上就要分别了,请允许我借这个机会做和大家讲几句话,首先殷切的希望大家时刻不要忘记留心观察思考,认可分析研究周围的环境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人类是含量之子,21世纪最大的特点就是政治,经济,技术商务等等社会各种状况,都处在持续多变的环境之中,不先审天下之势,而欲应天下之务难已,我们不先观察天下的变化,要想应付和处理天下之事是十分困难的。
2004年中国经济波澜起伏,有惊无险,现在可以说是大局已定,经济增长率不会低于9%,从国内国际市场几个方面看,中国2005年我们的经济形势依然看好但是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在体制机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上仍存在不少的问题,生产要素当中的三大要素土地,劳动力,储备资金,仍为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合理的进行配置。宏观调控的难度仍然很大,快速发展的经济仍然会遇到一些问题。
所以同志们,我们应该具有敏锐的眼光保持清新的头脑,运用聪明的智慧科学准确的判断形势的千变万化。从容不迫的驾驭市场经济的波谲云诡,冷静果断的应对复杂局面的变化。只有当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东西的时候,当桅杆刚刚露出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掌握住他这才叫领导。
其次还要真诚地希望大家十可不要忘记,牢固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一个没有危险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人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也是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质不忘乱。
任何时间都不要趾高气扬,自以为是更不可以忘其所以。曾有人问大学问家苏格拉底,据说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请问你天地的高度到底是多少,他微笑的回答三尺胡说我们每个人要有四五尺高,天地的高度只有三尺那人还不把天戳出许多的窟窿,他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久立足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啊.
最后更要诚恳的期盼大家,时刻不要忘记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花大力气下大幅度抓好文化建设。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一些企业老总和一些管理者,他们成天老是被一些日常事务搞的焦头烂额很难抽出时间考虑一些深层次的成员的文化建设的问题。这又反过来导致这个企业这个部门更加短视化,更加功利化。诚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以忽视文化建设。任何物质都会枯竭而文化深深不惜,21世纪的竞争最后的成败很多的成都上最后拒绝与文化的较量。
尽管市场竞争残酷无情,但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奋斗,建造起了紧密团结先进的科学文化的时候,他就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亲爱的同志们,我们很快就要分别了,相见使难别亦难,前天我们才说你好,马上我们就要说再见。三天的时间虽然非常短暂但我们结下的情亿永远永远,在我们即将分别的时候,在05年即将到来的时候,让我们祝愿大家合家欢乐,让我们05年再创新的辉煌,等待明年,再带上优异的成绩到首都北京相会。
主持人: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到此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