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情况的分析研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 17: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 |||||||||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容人与自然、人与人、当代与后代、国与国以及区域之间协调关系的巨系统。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要求实现人口、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与均衡,系统的价值取向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途径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公平与经济高效”系统结构,目标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目标模式下,人口资源环境又因其系统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作用,而成为一个更受到关注和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系统。
    人口资源环境包容了我国三大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国策;保护资源与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国策;环境保护的国策。三大国策的实施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基础,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同样,云南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解决,依赖于三者之间在经济运行系统中协调关系的形成。云南省的“十五”规划目标,云南“绿色经济”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以及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人口资源环境作为政府主导的战略目标和相互之间协调关系的形成。     目前对一个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判断,实际上主要集中于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与“能力资本”积累程度的评判。基于这种认识,本研究的重点集中于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的现状、比较优势、瓶颈因素的分析与研究,并由此对云南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在支撑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的形成、能力的积累以及克服能力建设“短边”因素等作用关系做出系统解释,最后形成基于这一研究的政策建议与对策。     把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云南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切入点,借用在本研究领域的领先成果与方法,通过对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指数的差异分析、原因评价,归纳云南在人口资源环境因素上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在对云南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与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后,提出提高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对策。     一、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1.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全国水平的比较     按照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的《200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分析,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全国的低层次水平,总“资产”小于总“负债”,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不足,“劣势”大于“优势”。     云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位列第25位,仅位列西藏、贵州、青海、宁夏、甘肃和山西之前,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39.58,只达到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最高水平的上海的60.1%。云南与后列的7个省区基本处于同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水平上。在构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的“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五大系统中,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比较优势体现在“环境支持系统”和“生存支持系统”,较准确地表达了云南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上的先天优越性,但“智力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三个系统,云南“负债”远远大于“资产”,充分表达了云南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教育科技文化发展上所处的低层次和低水平。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净资产为负的21.69%,在全国排在倒数第8位。     2.人口系统对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撑与作用     “社会支持系统”由“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安全水平”和“社会进步动力”三个部分组成。通过计算,云南省所得的“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数值非常低,仅为30.09,其中“社会进步动力”与“社会发展水平”成为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两个“短边”,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系统对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的支撑。而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成系统中,人口发展指数是影响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变量。     “社会发展水平”的要素构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口发展指标和与人口发展密切关联的社会结构指标构成的,包括:人口增长、年龄结构、存活状况;人口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家庭结构,以及人口生活水平。显然,云南人口发展滞后、水平低下的状况阻碍了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积累,也必将大大延迟云南阶段性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进程。     云南省的社会结构总指数的得分很低,据研究表明,仅达9.73分,各指标的分值分别为: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以北京为100,云南得分为零分,表明在全部省市自治区中,云南的第三产业劳动者的比例列最后一位;家庭结构的发展水平云南在全国列倒数第6位,得分24.49分;城市化率列全国倒数第2位,仅高于西藏,分值为4.7分。云南的人口发展指数在全国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排位倒数7名,指数值不到人口发展水平最高的上海的四分之一。显然,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相对较低的预期寿命使云南的人口发展滞后于全国水平。人口系统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阻碍作用还体现在云南的“社会进步动力”基础薄弱,由于云南成人文盲率高,劳动者中低受教育程度人口(小学)比例高、高受教育程度人口(高中及以上)比例低,导致云南省的社会潜在效能指数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仅为31.25,列全国倒数29位。云南因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下而导致发展潜能十分的微弱。     3.环境系统对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撑与作用     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环境支持系统”得分48.85分,是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五大”支持系统中得分最高的项目,但是仅仅排位列全国19位,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对云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     全国各地环境系统的基本状况差异较小,多数省市自治区都在差距不到20分的指数范围。只有宁夏的环境系统非常显著地低于全国多数地区的水平。     环境系统支持系统由“区域环境水平”、“区域生态水平”和“区域抗逆水平”三个状态层的众多要素指标构成。“区域环境水平”反映区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区域生态水平”主要反映自然生态的系统状况体现人类治理环境与保护生态的努力程度和效率。     4.资源系统对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撑与作用     “生存支持系统”被用以反映人类生存所必须具备的资源状况和资源利用效率,表达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的运转状况。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五大”系统中,“生存支持系统”主要提供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的资源基础,以及支撑长期稳定的发展态势的资源潜力。     可持续发展生存支持系统包括:“生存资源禀赋”、“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和“生存持续能力”。云南“生存资源禀赋”指数值高出中间值10.56点,“生存持续能力”更高出中间值21.64点,但“农业投入水平”低于全国水平的中间值达31.91点,“资源转化效率”指数低于全国的中间值达14.09点,虽然生存支持系统总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仅仅高出5.59点。上述状况与我们对云南资源禀赋的判断,以及对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发展的能力的预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云南所处的生存资源条件而言,云南对资源的开发特别是资源利用效率是较为低下的。云南的生存资源的禀赋条件较好,生存持续能力较强,但是对生存资源的开发程度和资源价值的转化效率非常低下。综合而言,云南的资源禀赋并没有转化为强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充分利用云南生存资源的禀赋和具有的较高持续能力,加大生存资源的开发力度和提高资源的转化效率,应当是提高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实现云南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首要选择。     二、推动云南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协调发展,实现“人口安全”,是推动云南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因素     第一,进一步降低人口增长速度,减小云南人口峰值规模,提前实现云南人口零增长有利于云南“人口安全”目标的实现。     云南人口增长水平仍然较高,人口转变尚未达到稳定低水平,是云南人口发展的最大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由强有力的人口控制政策推动的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主导了云南人口转变的过程,云南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人口出生率的带动下持续下降。据云南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云南人口自然增长率到达11.48‰。云南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仍然在持续着由人口出生率继续下降主导的人口转变,但是这种主导模式已经由前一阶段的“大强度”变动过渡到“缓慢”转变。     目前以及未来导致云南人口安全隐患的最大问题,仍然是云南人口数量规模和增长速度问题。云南人口年增量最大期出现在第二次与第三次人口普查期间,此间云南经济社会承受的新增人口压力最大,同时也构成了对未来人口变化的周期性影响;目前,每年新增人口压力在持续减轻,但是持续的时间会较长;可以预期,未来较长时期内云南人口总量仍然持续增长,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个较为庞大人口增量带来的压力。云南未来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诸多关系都必须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人口素质的提高是提升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云南“人口安全”的的关键因素。     云南人口健康素质仍然较低,主要体现在:预期寿命较大程度地低于全国水平,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1.40岁,云南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7.55岁。制约云南人口健康素质的因素主要是人口死亡水平较高,特别是婴儿死亡率较高,2000年全国婴儿死亡率为28.41‰,云南省却高达70.32‰。云南人口死亡水平一直处于其全国水平之上,还存在较大的下降空间,以稳定低死亡水平为标志的人口转变尚未完成。     据2000年人口普查,云南省文盲人口占15及15岁以上人口比重(文盲率)离全国水平尚有差距,全国水平为9.1%,云南省为15.44%。云南各分年龄的文盲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15~19岁组的新增文盲人口占该组人口的比重较高,是由于云南教育发展的步伐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显著慢于全国所致,即两者比较的差距呈剪刀差趋势。为此,减少和最终彻底遏制新生文盲人口的产生,是实现人人接受学校教育,最终接近零文盲率的最关键环节。平均受教育年限数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为6.33年,在10年间一共增加了1.58年,但1990~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较大程度地低于1964~1982年18年的水平。     云南人口素质低下是导致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云南现实人口安全问题和可能引发更大人口安全问题的隐患。人口素质的安全问题及隐患突出体现在出生婴儿缺陷干预不力,婴儿死亡率高,受教育程度低下,观念和意识落后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低下等等方面,并由此而导致云南“人口大省与人力资源贫瘠并存”,丰富的人口资源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资源,转化为国民财富,转化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人口结构合理配置是提升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实现云南“人口安全”的主要途径,人口经济社会结构内涵着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     人口结构体现着两个方面的重要关系:一是人口自然结构内涵的人口与劳动力增长态势、抚养负担、性别平衡关系,都是人口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导致“人口安全”问题的隐患。二是人口社会结构包容了社会稳定、经济效率和利益分配等重要内容,其指标系列反映了人口产业结构的层次、人口城乡关系、人口婚姻家庭结构等变迁过程与实现其经济社会功能的效率。     云南人口结构的突出问题表现在:     ①云南人口的性别比2000年为110.06,呈现持续走高态势,人口性别比偏高将对云南人口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的稳定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②城乡人口结构严重滞后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和进程,云南人口的传统乡村社会性质的基本属性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按照全国水平,云南省的乡村人口比重多出13.54个百分点,少转移了573.56万农村人口到城镇就业与居住,这是导致云南劳动生产率低的重大因素;     ③云南城镇化层次低下,在市镇人口比例上是以县域建制镇人口居多的结构,据2000年人口普查云南城镇化率为23.38%,反映了云南城镇化发展的低起点;     ④城市首位度过高,市人口区域分布严重不均,2000年昆明市(指昆明四区)集中了全省市人口的51.93%,由于区域过于集中,对环境压力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严重的环境后果;     ⑤地州的城镇化发展主要以市人口增加为主,城镇化缺乏现代产业和完备的城镇体系支撑,城镇化发展潜力严重受阻;镇人口集中度太低,过于分散,平均人口规模很小,不足于形成具有人口经济规模效应的区域产业中心。     ⑥云南人口的行业结构仍然高度集中在农业(比全国水平高出14.95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特别是工业产业就业容量太小,严重阻碍了云南人口行业结构的现代转移。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从就业人口分布的性质角度判断,就业人口行业构成显示了云南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省”。     ⑦云南的物质生产部门具有非常高的农业生产属性,农林牧渔业占的比重达到85.05%,而全国为71.07%,而且制造业作为物质生产部门中的主导产业所占的比重,云南仅为4.63%,而全国达到13.75%,为云南水平的2.97倍,非物质生产部门云南比全国水平少2.86个百分点,其各行业的发展水平都显著低于全国水平。     ⑧云南就业人口三次产业结构与全国相比具有非常突出的落后性。一是第一产业异常的高位特征,分布了接近80%的比例;二是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容量太低,只吸收了7.52%比例的就业人口,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42个百分点;三是第三产业欠发展性质,所占比重少全国平均数的5.53个百分点。     因此,实现云南人口安全的社会结构因素很多,归纳为:人口产业结构转变滞后,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形成的“短边”效应遏制了第一产业基于现代农村现代农业目标进行的非农转移进程,也限制了第三产业在第一、第二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基础上的扩张与高层次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非农转移严重滞后、转移率不高、转移层次与效率低下,难以获得良好的带动与示范效应;人口非农转移的城镇依托薄弱,产业基础不扎实,制度体制等流动渠道不畅,劳动力市场建设不力,人力资源市场开发、管理与服务机构和措施不健全,特别是吸引、促动和诱导云南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政策、办法、措施缺乏针对性,导致云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畅,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口产业结构问题,并由此衍生了更为广泛和深刻的“三农”问题。     三、“环境安全”是“最终的安全”,必须在科学确定的“环境安全”底线之上实施经济发展目标     尽管经过多方努力,我省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已经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要全面改善我省生态环境质量,真正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还任重道远。     第一,环境污染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污染物综合利用率;加大生活污染物和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明确和细化排污标准,加大对生态重点保护区排污标准控制力度;健全排污收费范围及方式。     ①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污染物综合利用率。     尽管我省的污染物处理率在近年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大,排放到生态环境中的污染物在总量上并没有明显减少,尤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十分低,1999年时仅达到29.1%,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大量固体废弃物不能及时得到处理,不仅要占用大量土地,还容易造成多次污染。因此,今后对于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以及综合利用是污染控制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②加大生活污染物和农村面源污染控制。     近年来我省污染源构成有了较大变化,工业污染由于加大了治理力度,所占比例不断下降,而生活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却越来越严重。例如污水排放量,1989年生活污水量仅为污水排放总量的23.4%,远低于工业污水76.6%的比重,而到了2002年生活污水量已占到了49.2%,与工业污水比重几乎持平;而在滇池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中,农村生产生活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已经超过了50%。因此,生活污染物和农村面源污染已经成为了污染控制的重点。但是,目前对生活污染物的削减和农村面源污染的控制却缺乏有效的手段。     ③明确和细化排污标准,加大对生态重点保护区排污标准控制力度     我省是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有不少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价值或是生态环境非常敏感的区域。这些区域对污染物质的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在外界污染物较低水平胁迫下就可能产生较为明显的环境损害,导致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遭受到较大威胁。因此,我省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重要性和环境承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排污标准。在诸如高原湖泊区、区域生物多样性中心这样一些地区实行更为严格的排污标准。     ④健全排污收费范围及方式。     排污收费是一种通过经济手段约束排污者排污行为,刺激其自觉削减污染物排放的办法,也是国际社会采用的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方法。目前我省排污收费工作仅限于第二产业以及宾馆、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除此之外的其它的部门的排污行为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约束。随着我省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大以及生活污染物的比重迅速提高,要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必须推行全范围的排污收费制度。今后需要逐步扩大排污收费范围,根据具体行业的环境污染危害大小和行业承受能力对第一和第三产业逐步征收排污费;对有经济承受能力地区的居民生活污染物排放也可尝试进行收费。     第二,针对云南生态工程实施区减收返贫现象突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投入不足,退耕林种比例失调,生态公益林缺乏补偿,生态环境保护投资主体单一,投资总额少,国际合作不够等问题,云南生态建设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加强经济管理手段,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     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是目前最为重要的生态建设工程,对我省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工程实施区内停止了天然林的砍伐,耕地数量有所减少,这给工程实施区社会经济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同时由于相关政策和应对措施的滞后,给工程的持续和高效的开展带来不少问题。     ①工程实施区减收返贫现象突出,必须寻求退耕还林、天然然林保护与扶贫工程协调一致的途径。     由于工程实施区大多是经济较为落后、经济形态单一、对自然资源依赖较重的地区,天然林的禁伐和退耕导致的耕地减少给工程实施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了暂时性的困难,出现了地方财政紧张和群众返贫现象的出现。尽管国家对于退耕地进行了经济补助,每亩每年补助现金20元和种苗费50元,但是退耕还林开展的地区大多为贫困山区,农村产业结构十分单一,退耕农民很难找到新的经济来源,再加上退耕补助金由于各种原因很难及时足额发放到退耕农户手中,造成了退耕还林退得下,稳不住,返耕现象较为明显。因此解决工程实施地区农民贫困化问题是工程成败的关键。     ②改变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投入不足状况,突破退耕还林关键技术应用和先进技术推广的瓶颈。     科学决策、规范管理、先进技术推广是解决退耕还林关键技术和难题的重点,尤其我省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异质性十分强,如何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研究不同自然环境下的退耕技术以及选择适合的树种,对于我省的退耕还林的效果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目前来看我省对于这方面的科技投入还显得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质量,削弱其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效果。今后,因该加大对针对于我省典型地区和退耕难点地区的退耕模式以及退耕关键技术的基础性研究,特别要对退耕还林后的替代技术、替代产业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意义的政府指导、市场培植和人员培训的多种途径。     ③调整退耕林种,纠正种植比例失调状况,对生态公益林实施补偿。     在退耕还林中,相对而言经济林和用材林则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很多地方营造生态林的积极性不高,经济林种植比例过高。有必要建立一种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天然林保护和营造生态林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应该多方筹资,建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对那些在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的地区率先试点实施生态补偿政策。我省25℃以上需要退耕的坡耕地面积共有900万亩,但国家下达的任务2000年仅为20万亩,这严重制约了我省退耕还林的广泛开展。     ④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建立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机制。     目前我省在生态环境管理中出现了管理失灵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各种政策在各部门间的协调不够,缺乏足够力度的手段和强制措施以达到政策目标,在经济运作中环境政策目标和环境工作措施缺乏有效手段和途径。例如政府经济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不协调,许多地区政府经济部门与环境部门发生目标冲突时,往往放弃环境目标确保经济目标,以环境损失为代价;其次,环境保护部门间缺乏协调,由于环境保护涉及到林业、农业、水力、能源、城建等多个部门,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时各部门往往从各自部门出发,造成了力量分散,无法形成合力,有时还会因为部门利益冲突而无法协调与合作。     ⑤改变生态环境保护投资主体单一的模式,大幅度增加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资。     尽管近年来我省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投资逐年增加,但是投资总量仍显得严重不足。根据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治理的经验,要基本控制一个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保投资需占GDP的1%;要基本解决环境问题,环保投资需占GDP的1.5%;环保投资占GDP的2%以上才可能明显改善环境质量。我省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还处于较低水平,2000年以前投入不足GDP的1%,在0.8%自左右徘徊;投入最高的2001年也仅占GDP的1.19%。这个投资比例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远落后与东部发达省区,即使在西部省区中也处于较低水平,政府应制定和健全我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体制,保证实现对环境保护资金占GDP的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我省环保投资主极为单一。在某种程度上,“经济发展靠市场,环境保护靠政府”的现象在云南十分严重,除政府外的环保投资主体几乎没有。     ⑥加强国际合作,多渠道利用国际环境保护基金。     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实现云南“环境安全”的最宝贵的“砝码”,必须得到最大限度的关注,这是云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储备和潜力蕴藏的基因库,必须得到最大限度的关注,在一般意义上,资源环境系统对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和积累具有非常坚实的支撑作用。但在某些时候环境保护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当地,它的积极意义可能惠及更为广阔的地方,甚至全人类。而环境损害的消极影响也是扩散性的、积累性的、延伸性的,最终将危及整个自然界以及其呵护着的人类。从上述意义上说,环境保护不是某个地区或某个国家的事,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和合作。我省拥有众多的国际河流,同时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中心之一,这使我省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许多国际组织(如WWF、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香港乐施会等)的关注,应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与这些国际组织建立合作机制,广泛争取他们的资金、技术,吸收他们先进的环保理念来推动云南环境保护事业。     三、“资源安全”是云南经济发展能力的可持续保证,必须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完善的替代资源与替代技术社会体制、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三者之间实现协调发展。     云南的资源禀赋并没有转化为强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充分利用云南生存资源的禀赋和具有的较高的持续能力,加大生存资源的开发力度和提高资源的转化效率,应当是提高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实现云南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首要选择。只有实现了云南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才能最有效地实现资源的保护。高效开发云南优势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水资源和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遵循“保护性开发为重、长远利益为重、全局利益为重”的原则,实现“生态和谐、经济高效、社会公平”目标。     四、根据云南资源的特点,实现云南“资源安全”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水能资源是云南能源资源中最具优势、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水能资源的开发,并重视水资源的保护。     水能资源是随着水文循环周而复始不断再生的能源,是最清洁、无污染、可持续利用、技术经济条件最好的能源,在资源利用的结构上符合于使用相对丰裕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替代短缺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时还具有实现防洪、灌溉、航运、供水、渔业的综合利用价值,取得综合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水能资源是云南能源资源中最具优势,开发目标相对简单,施工条件好,工程易于布置,技术经济指标优越,水库淹地移民少,造价低,调节性能力强,可发挥蓄丰补枯、调节经流、均衡供电的作用。但是,我省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云南水能开发利用率只有5%,全国不到10%,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0%,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而且,农业的利用效率远远低于工业。     第二,高度重视水资源的战略地位,要以加大开发力度、以提高利用效率为目标,解决云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区域性和部分城市的缺水问题,并逐步实现省内丰水区与缺水区水资源的调配,实现水资源在省内的优化配置。     应高度重视水资源的战略地位。云南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不少地区与城镇的缺水问题已十分突出。滇中、滇东地区经济发达,但水资源不足,如昆明、曲靖和个旧等都是缺水城市。要依法加强资源管理,突出抓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与高效利用,优化配置水资源,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要开展节约要水宣传教育,大力推行各种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引导农民采用现代灌溉技术,促进企业实行污水回用,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开源节流并举的对策和机制。     第三,加快非耗竭性恒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面对资源危机的加剧和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尽可能长期地获得供应与收益,避免浪费与负效应,同时要形成资源再生增殖及换代补给相协调的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一些非耗竭性恒定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是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也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从原来不能被利用或利用率较低的资源,逐步变为非常有用的资源,并成为取代那些短缺而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源。云南可利用的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有利区域。利用太阳能发电,在解决边远无电山区的农民电话载波通讯、微波中断、电视差转、气象观测、地震预报、森林防火预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发展风电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电力结构的重要措施。云南风能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全省已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230台,总功率约45KW;地热能是世界市场上最清洁的廉价能源之一。     第四,耕地资源是云南实现可持续资源利用的最为重大的关系,也是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和“资源安全”的潜在隐患,而且最可能成为云南可持续资源系统的“木桶”效应的“短边”,危及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和目标的实现。     在云南人口数量持续增长、退耕还林还牧政策和城镇化工业化加速的条件下,云南人均耕地将会在将来一定时期内逼近人均0.8亩耕地的“警戒线”,这是危及云南“资源安全”,并终将危及云南“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隐患,由于云南农业地位的特殊性,其影响不仅局限于“三农”,而且会扩大到整个社会,终将危害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     第五,加快旅游业发展,营造和保护旅游大环境。     云南蕴藏着丰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类型齐全、规模宏大、品位极高的自然旅游资源,并与多民族人文景观融合,成为享誉全国与世界的旅游胜地。充分发挥我省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多样、生物资源多样的特色优势,走文化、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分阶段建设富有特色的多类文化区。把特色文化区建设成为旅游观光热区和保护、展示、研究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要创建民族文化大省和创建生态旅游文化大省是密切相联的。民族文化是以人为中心,包含部分生态文化的内容,而缺少了人就缺少了文化,就少了些灵气和活力。     第六,实现云南“资源安全”需要在战略方针、社会体制、产业发展模式以及科技发展上创新性变革,特别资源开发中“以人为本”和“环境伦理”协调关系的形成。     ①在云南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强调政府手段与市场手段相配合,特别是要利用市场体制高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实现云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要加快对云南稀缺资源、关键性资源和特有资源替代技术的研发,特别要通过市场作用和价格体制实现对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获得最大物化效用和市场价值,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资源的价格与它的机会成本一致。     ②云南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开发中要尽量减少和避免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经济发展不超过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长期以来云南经济增长类型属于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很重,开发利用的层次以低端开发为主,自然资源的市场价值和物化价值上浪费很大,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和永续利用。     ③资源利用的高效率,一是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技术创新实现丰裕资源对短缺资源的替代;二是通过调整社会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改变资源的使用结构,将利用效率低的资源转移到高效率的资源;三是控制人口数量,并倡导有利于推行节省资源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     ④循序渐进地进行云南资源的开发,在目前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下,要使云南资源的最大价值受到保护,维持其自然存在,而且应最大限度地维持其原生性存在,这是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并发挥其未来最大价值的前提,这是提高云南“资源安全”底线,实现云南资源最大效用的基础。可持续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必须遵循生态经济原则,正确认识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尊重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循序渐进地建立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旧平衡被打破与新平衡再建立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谋取更高的生态经济效益。     综合而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源于其它关切到人类生存与发展根本道路和现实选择,任何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其由“人口资源环境”所构成的基本国情,任何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都必然地包含着对“人口资源环境”战略选择的实际内容。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人口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总量与经济活动范围的客观限制性因素,以其“承载能力”、资源有限性以及人口资源的特性有力地制约着人类经济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的选择;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经济资源,“人口资源环境”又是经济发展与经济活动范围扩展的高效资源,提供着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前景。     云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点是能力建设,要加快实施和努力实现云南从“人口大省”到“人力资源大省”的转变,从“自然资源优势”到“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的转变,从“环境退化”到“环境资本”存量增长的机制转变。要真正使云南的人口资源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动力资源,目前的关键环节是进行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根本途径是实现云南人口人的经济创造价值的大幅度提升,实现资源市场价值的高端化和持续利用,基本保证是有效遏制环境退化,将云南生态环境天然禀赋有效地转化为驱动云南经济社会高速、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本,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基础上实现云南可持续发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