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业辉
中国目前遭遇的能源瓶颈,对跨国能源巨头而言却意味着巨大的商机。
11月初,亚洲石化的龙头企业韩国SK株氏会社增资3000万美元,成立SK(中国)投资公司。
11月18日,由英国BP集团和中石油合资的中油碧辟石油有限公司在广州宣布成立,新公司计划在广东省建立一个500个加油站的零售网络。
能源瓶颈严重制约中国经济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曹玉书不久前就“未来电价是否可能会进一步上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关键要看未来一段时期内,电力供应所需要的油、煤、电力设备等产品本身的供求价格发生哪些变化”。
话音刚落,国家发改委随即发布《关于疏导华北电网电价矛盾有关问题的通知》,11月10日,北京市居民用电价格从每千瓦时0.44元调整为0.48元,而此前在6月15日,北京市已经上调了非居民用电价格。
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许之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仍有9个省存在拉闸限电现象。2004年前三季度,全国原煤产量增长15.8%,发电量增长14.5%,原油产量增长3%,原油进口量增长36.2%。1-9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2470万千瓦。
尽管电厂、煤矿、油厂都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但供求矛盾仍非常突出。
更大的瓶颈来自未来几十年持续高增长可能导致的持续大缺口。
中国地质科学院《未来20年中国矿产资源的需求与安全供应问题》报告指出,今后20年,中国实现工业化,石油、天然气、铜、铝矿产资源累计需求总量至少是目前储量的2-5倍。
权威数据显示,中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再大幅增长,2020年预计为1.8-2.0亿吨,而目前大庆、辽河、胜利等东部主要油田均已进入中晚期;煤炭虽比较丰富,但可供建设新矿的尚未利用的经济精查储量仅200多亿吨,且多处干旱缺水的中、西部地区;2020年,中国的能源需求将达25亿吨标准煤,能源缺口近100%。
瓶颈背后的巨大商机
目前,中国应对能源瓶颈的策略主要包括拓展、挖潜和节能三大战略。
中石化总经理陈同海将拓展战略归为多元化石油战略,即继续加强同中东产油国、俄罗斯合作的同时,扩大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苏丹、利比亚、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委内瑞拉等国的石油合作。
仅中石油一家就正执行40多个海外石油合作开发项目,其海外原油作业产量达2548万吨,获得权益原油产量1304万吨;天然气作业产量19.2亿立方米,获得权益产量13.9亿立方米,同时,还与英国BP石油公司、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购销协议。
中国石油企业大步“走出去”,首要目的是确保国家石油安全;与此同时,国外的能源巨头也正大踏步“走进来”,为的就是与垄断结盟的超高利润。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最近公布的《石油市场报告》,2004年中国的日需石油量将达580万桶,全年将达3亿吨左右,可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与此同时,石化产品的供需缺口也日益加大。
国内石油、石化的供求矛盾,使其从采集、提练至供应、零售等各个环节都蕴藏着巨大商机,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巨头对油源开采、进口以及成品油零售、批发的长期垄断,更为跨国公司中国扩张提供了的契机。
壳牌、埃克森—美孚、BP等纷纷加大对华投资,展开对油品终端市场的争夺。
8月28日,中石化宣布将与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海外公司共同组成福建成品油营销合资公司,同时,埃克森—美孚还将在广东与中石化合资成立成品油营销公司,建立合资加油站。
BP是目前中国石化领域最大的液化石油气进口和营销外资企业,其在华投资已累计超过40亿美元。BP中国总裁德开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5年,BP计划在华投资增加30亿美元。
而总投资为43亿美元的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使壳牌曾于2003年获CCTV年度投资奖,此外还有消息说壳牌预计投资20亿美元在大亚湾修建炼油厂。
11月22日,又被爆出壳牌集团拟到吉林开采石油,壳牌集团北京公司的新闻发言人栗路莎表示,“确实和吉林省有关方面进行过联系。”
SK(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金相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SK株式会社在中国投资了5个企业,到2010年,SK预计在华的营业额将达到42亿美元。
12月11日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将向外资全面开放;2006年,成品油批发市场将全面开放。
“日渐增长的中国能源化工市场,不仅让SK株式会社,也足以让任何一家有意于在该领域拓展的企业垂涎。”金相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