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盟东扩后的新形势
欧盟东扩前,各国专家都认真研究了东扩的利弊及其对本地区的影响。当时人们更多地认为欧盟东扩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因为10个新成员国经济并不发达,需要大量资金援助。这必将拖累老欧盟成员国人均GDP,使其下降10%以上。然而,自2004年5月1日欧盟东扩后,多数新成员经济快速增长,市场的扩大带动了老成员国的出口增加,使得欧盟总体经
济获益,而且扩盟后欧洲大陆的经济领域出现了新的形势。其“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区域合作的加强与延伸
1、欧盟内部一体化步伐加快
新成员入盟的基本条件是初步建立了符合欧盟标准的行政管理和司法体系,涉及内政、司法、环保、信息、海关、金融等各方面。这奠定了欧盟作为一个统一市场的区域合作体的基础。扩盟后,欧盟管理机构迅速进行了调整。新成员在外贸管理、海关监管方面已迅速与老成员国一致,同时提出在财政、预算、统计、企业所得税等方面尽快一致的草案及运输物流业等一体化的建议。经过紧张工作和沟通,25个成员国的总理及外交部长已于2004年10月29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虽然这部宪法还需各成员国议会核准或经全民公决通过后生效,但这是欧盟作为一个真正统一体的标志,也是欧盟一体化的最具权威的法律依据。
2、欧盟内外毗邻国家间区域合作如雨后春笋
(1)扩盟以来毗邻地经济合作研讨会频繁举行。仅以在爱沙尼亚所了解的信息为例:
A、2004年6月16-20日,在爱俄交界的北方边境城市纳尔瓦市举办了由芬兰驻爱大使、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的官员和学者、爱沙尼亚经济学家及纳尔瓦市市长等官员参加的“爱-芬-俄区域经济合作前景”研讨会,提出三方共建波海合作通道、即欧盟-俄罗斯运输桥梁及边境自由经济区的设想。目前,爱-芬-俄合作建立的导航系统已投入使用。
B、2004年6月21日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委员会(德国、丹麦、西班牙、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波兰、俄罗斯、芬兰、瑞典)在爱首都塔林近郊举行会议,讨论波海地区在欧盟扩大的条件下如何成为共同投资合作区,包括建设北欧天然气管道、开展海上运输合作及海洋环境保护等。
C、2004年7月12日,为开拓与俄西北地区、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等独联体国家商界的经济合作,波海地区工商代表团、爱俄企业家协会、俄罗斯西北地区“知识密集型工艺技术和知识产权协会”等组织在爱-俄边境城市普斯科夫研讨在新形势下开展区域合作问题。
D、2004年11月30日-12月1日,波罗的海沿岸11国能源合作研讨会将在爱首都塔林举行。
(2)波海三国在入盟后的合作中供求发展。波海三国虽然彼此相邻,独立后“波海区域经济合作”在三国外交政策制定议程上一直占有重要位置,但入盟前夕三国贸易摩擦不断升温:自2003年年初开始,先是三国之间的“牛奶和奶制品贸易战”;接着是“猪肉贸易战”、“水泥贸易战”,你来我往,相互攻击,贸易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但随着三国加入欧盟,合作已是大势所趋。入盟后三国政府领导不断聚会,协调政策、企业界不断研讨经济合作问题。2004年10月份,三国政府首脑又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聚会,明确了协调执行“欧盟北方圈计划”的具体措施,讨论了改造连接三国间公路的计划。三国在合作中共求发展已成必然。
(二)波海三国在东西方区域合作中桥梁作用凸显
波海三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道,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入盟后三国边界成为欧盟与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接壤的边界,也自然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
1、桥梁作用被承认
波海三国入盟后,其身价和作用已今非昔比,作为东西方桥梁的作用被承认。这从近期各国政要频繁到访及三国政要应邀不断出访可见一斑。我们谨就爱沙尼亚2004年10月份来访和出访为例:10月12日格鲁吉亚总统来访;10月13日塞浦路斯总统来访;10月18日波黑外长来访;10月17-20日爱沙尼亚总理出访英国;10月30日-11月4日应日本天皇邀请爱沙尼亚总统访日;10月份爱沙尼亚外长出访巴库,并受到阿塞拜疆总统接见。此外,爱沙尼亚受到来自欧盟成员企业家代表团(如来自西班牙、意大利等)和俄罗斯企业家的频频光顾。
各国政要和企业家现在如此青睐小小的爱沙尼亚,绝不是突然发现它的风景秀美。政要们所考虑的是政治,企业家们看准的是经济利益。无论是政治利益还是经济利益,人们的眼光绝不只停留在小小的爱沙尼亚,他们环顾东西、南北,发现从这里东可进入俄罗斯、西可进入欧盟,北连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可进入中东欧和独联体各国。这里是连接东西欧的桥梁和通道。
2、桥梁作用凸显
(1)波海三国曾经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族习俗等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俄罗斯等国水陆相连。欧盟、北约要想保住边界安全或继续扩张,波海三国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2)欧盟各国的企业界深知,俄罗斯等独联体市场潜力巨大,但他们对这一市场是陌生的,而爱沙尼亚等波海国家的企业界则熟知这一市场的行情和运作规则,与俄罗斯等国的企业人士语言相通,有的本身就是俄族人,人际间亲情往来密切。西方借助于波海三国企业进入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市场是最佳途径;同样,俄等独联体国家的企业界借助于波海国家商界进入欧盟市场也是最佳选择。于是波海国家作为连接东西方合作的桥梁作用凸显。2004年1-8月份欧盟、尤其是独联体国家对波海三国贸易投资都有大幅增长,特别是吸收外资方面,小小的爱沙尼亚吸收外资达到11.1亿美元。
(三)依然重视双边经贸关系
入盟后,波海三国在政治、经济上虽然更加依靠欧洲。但依然重视与非欧盟成员国的经贸合作,尤其重视与美、俄、乌克兰、中国等的经贸关系。正如爱外交部负责经济事务的副部长马尔特先生所言,“欧盟成员间形成了统一市场,然而每一个欧盟成员都非常重视与非欧盟国家间的双边经贸合作,爱沙尼亚也比例外”。事实确也如此,入盟后波海三国与俄罗斯、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均有明显增长,波海三国工商等各界组织也都努力帮助其商人开拓俄罗斯等独联体及中国市场。
二、新形势下我与波海三国贸易前景
1、短期内(3—5年)波海三国与我进出口贸易将平稳增长
如上所述,入盟后波海三国依然重视与非欧盟成员国的双边经贸合作。虽然他们可能会像其它成员一样以各种技术壁垒、环保标准、甚至反倾销手段对付来自我国的进口产品,保护本国及欧盟大市场,但鉴于当地人民生活水平、购买力等因素,加之区域合作在短期内尚难形成规模,这一市场依然需要中国物美价廉的纺织、服装、鞋类等轻纺产品。在3-5年内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前景看好,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入盟后波海三国对入境签证政策的放宽和双边企业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双边进出口贸易将呈平稳增长之势。
2、长远经贸形势不容乐观
(1)我对该地区传统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将逐渐丧失
目前我对这一地区出口的轻纺产品等基本与当地产品结构雷同。目前当地多为个体经营,技术落后,无法与我竞争。我们的竞争优势仍以价格低廉为主,虽然基本消除伪劣、低质,但也无知名品牌。随着欧盟内部一体化的加速及区域合作的开花结果,当地的个体小企业或在欧盟资金、技术支持下走向联合,或被跨国公司兼并,或成为外资企业,其产品面对整个欧洲市场,首当其冲自然是占领本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产品虽然物美价廉,但运输里程遥远,如再遭遇各种技术壁垒及反倾销的压力,我们还有什么优势可言?
(2)面对强大竞争对手
入盟前,波海三国由于市场规模狭小,欧洲知名大企业不屑一顾,但随着其连接东西方桥梁作用的显现,欧盟大的知名企业为了进入俄罗斯等东欧市场,将捷足先登,在波还三国生根落户。到那时在这个狭小的市场上我们面对的将是强大的竞争对手。
(3)我与三国低水平的经济合作难有大的突破
中国与波海三国经贸合作发展顺利,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截至目前,我与三国在经济技术、投资领域的合作一直在低水平中徘徊。中国在这一地区几乎没有像样的投资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投资额实在是微不足道,使得双边货物贸易缺乏坚实的基础。由于波海三国市场规模狭小、资源匮乏,不能成为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地区;加之在我国外交棋盘上,这一地区既无缘于大国行列,又非我周边国家,也不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政府不可能用优惠贷款或发展援助基金支持来这里的投资项目。因此我与三国低水平的经济合作难有大的进展。
单纯的货物贸易经不起市场变化的风吹草动。我们预测2008年以后,我与波海三国的进出口贸易前景不容乐观,抑或我们一些产品将退出这一市场。
作者:商务部驻爱沙尼亚经商参处
(信息来源:贸研院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