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研中心:宏观调控负面效应显现 五大问题突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 07:46 中国经济时报

    经过2003年年底特别是2004年4月份以来的宏观调控,经济总量关系趋稳,结构失衡和供求矛盾有所缓解,经济增长向合理区间回落。但结构性矛盾还没有消除,体制性矛盾日趋尖锐,宏观调控中一些负面效应正在显现。

    一、粮食供求的稳定机制比较脆弱

    第一,从总量上看,虽然2004年粮食生产可能达到9100亿斤的预期目标,但与普遍估计的9600至9800亿斤的总需求仍有500到700亿斤的缺口。考虑到库存连年下降,从近中期看,粮食的总供求关系可能呈现偏紧的态势。第二,耕地面积下降的趋势虽有遏制,但因退耕还林、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耕地面积减少,而且绝大部分难以复耕。除非大幅提高单产,否则要使粮食总产量稳定增长难度很大。第三,粮食流通体制还不完善,粮食价格稳定机制不健全。粮食库存的家底并不清晰,当粮食减产时,往往库存数字缩水,粮食增产时,库存数字升水,放大粮食供求矛盾。粮食仓储布局集中于主产区,主销区仓储能力不足,粮食供求变化往往引起主销区粮价更大波动。粮食需求量和合理库存量也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金融风险在增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银行体系不能满足经济增长对市场化融资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不合理,贷款行为扭曲;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贷款仍然困难。第二,利率决定机制的行政化程度较高,资金价格对市场供求变化的反应迟缓。利率不能真实反映资金成本和投资风险,加剧了低水平扩张。利率僵化还导致资金大量流向民间集资,进入“体外循环”,预示着一定的金融风险。第三,汇率机制僵化,阻碍了市场供求变动对外汇和人民币比价关系的合理调整。既影响到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又缩小了货币政策的选择空间。第四,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日益明显,股权分置和上市公司质量差的问题迟迟未能解决。证券市场难以健康发展,也难以发挥扩大直接融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

    在金融机构、金融杠杆和金融市场改革滞后的状况下,货币政策的间接调控工具缺乏合理的微观反应基础和灵敏的传导机制,这就使货币当局不得不较多地借助直接调控手段如通过行政方式紧缩信贷 。8月份,出现广义货币增幅明显偏低、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幅过高而短期贷款增幅偏低的问题,就是这些体制性矛盾和行政性调控的必然后果。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扭转,有可能影响明年的经济稳定和发展。

    三、缺乏规范有效的土地配置机制

    在城市化加快过程中,强行拆迁、乱占耕地、农民失地失业等新的经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今年以来,暂时冻结土地审批对于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但只是治标,难以治本。目前,不少地区土地供应紧张问题凸显,部分合理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这势必影响经济的正常增长。也要看到,违法违规乱占耕地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治,一些开发区名义上已经清理,但实际上并没有复耕。而在地价形成、征地补偿、土地批租、土地收入的使用和管理方面缺乏规范的、合理的、有效的机制,城市和产业布局等方面也缺少科学的规划和健全的法规,这对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和促进经济的合理增长形成较大制约。

    四、中小企业受到紧缩性调控影响较大

    首先,中小企业受到信贷紧缩的冲击比较大。目前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技术支持、投资服务和管理咨询等服务体系很不健全,在紧缩性宏观调控下,银行抽紧的主要是中小企业的贷款,有保有压的政策难以真正落实,中小企业原本就面临的贷款难、发展难等问题更加尖锐。其次,这次宏观调控进一步暴露出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自身的弱点。主要是高负债、高风险、粗放式发展、资金链脆弱,以及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等问题。宏观调控后,这些企业往往通过民间集资和高利贷进行融资,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同时可能加剧金融风险。

    五、中西部地区受到紧缩性冲击大于东部地区

    近年来政府加强对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速扩大的趋势。2002~2003年,东部地区GDP与中部地区的比值由2.25:1缩小为2.07:1,与西部地区GDP的比值由4.45:1缩小为4.37:1。但是,由于中西部经济增长受到紧缩性调控而明显放慢,预计2004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将再次扩大。

    2004年4月份紧缩性调控措施加强以后,中西部经济增长受到冲击更大一些。一是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回落幅度远大于东部地区。与1~4月相比,1~8月中部地区投资增速回落15.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回落16.2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投资增速仅回落10.8个百分点。二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速回落幅度大于东部地区。从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速看,与4月份相比,8月份东部地区仅回落0.54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回落3.25和1.84个百分点。从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看,与1~4月相比,1~8月东部地区提高0.36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下降1.23和0.8个百分点。

    随着建设国债规模的缩小,退耕还林的步伐放慢,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后劲将受到较大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能受到较大的挑战。

    前一阶段的紧缩性总量政策和结构引导政策,以及对土地、投资、信贷和过热行业采取的行政性控制措施,对于抑制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效果。但是总量紧缩和行政性控制手段,不能根本克服体制性和机制性缺陷,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隐患依然存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结构基础和体制基础尚不稳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同时,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调控力度,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调控方式,着力推进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促进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协调发展。

    当前宏观政策取向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防止货币信贷紧缩过度,影响明年的增长速度,加大金融风险。第二,防止年底前财政支出放得过松,特别是国债资金的集中投放,冲减宏观调控的效果。第三,继续狠抓农业基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第四,对宏观调控中出现的遗留问题应妥善处置,减少损失,降低风险。第五,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中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特别重视低收入和贫困人群的生活保障,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注意使四季度的工作与明年经济工作顺畅衔接。

    课题负责人:谢伏瞻

    执笔人:谢伏瞻 卢中原 张立群

    李建伟 王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宏观调控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