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汤姆逊参股康佳埋下伏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 16:27 南方周末

   张春蔚

  没有比康佳更好的并购对象

在八九月传言初起那会儿,康佳最热门的合作对象是飞利浦,但没人想到最后杀出的却是汤姆逊。

11月23日,华侨城集团与汤姆逊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汤姆逊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受让华侨城所持2900万股深康佳国有法人股,占深康佳总股本的4.82%。加上11月22日通过大宗交易所购1900万股深康佳B股,汤姆逊投资占了深康佳股份的7.98%,成为深康佳第四大股东。

这也是继TCL和汤姆逊合作、彩虹集团收购厦华电子之后,中国彩电市场的又一大变局。

这似乎印证了中国彩电市
场在全球化的格局中成为并购多发区的说法。但是实际上这样的机会已经不多:创维的民营企业身份先天形成了股权的相对稳定;长虹尚未完全走出GDP模式;海信在多个领域谋求进入行业前三强——当然后两者还共同面对着产权改革的破题。这使得中国彩电市场的下一次购并机会成为稀缺资源。

因此不可否认,在现阶段没有比康佳更好的并购对象了。这家曾经在中国彩电市场排名第二的企业拥有的产能与品牌影响力仍然处在行业前列。

事实上,股权分布的情况也使康佳的未来变数重重。在此之前,华侨城集团与香港华侨城曾经分别持有康佳29.06%、8.2%的股权。因为香港华侨城为华侨城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所以华侨城集团实际控股康佳37.26%的股权,而康佳其他股东持股量均在10%以下。

但是华侨城集团已经两度减持。最近一次是8月28日,华侨城集团与安徽天大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9.14%的股权转让给了安徽天大集团,该转让已获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只不过股权尚未过户。

如今,康佳各股东之间持股数非常接近:华侨城集团持股15.10%,香港华侨城8.2%,安徽天大集团9.14%,汤姆逊投资集团7.98%。虽然看上去安徽天大集团与汤姆逊实力相当,但安徽天大集团已经明确表示无意进一步增持股权。

已经花了2.25亿元的汤姆逊,正成为康佳变局中最主要的角色———理论上汤姆逊甚至只需要再花5亿元就能控股康佳。

  TCL成就更大产能

汤姆逊参股康佳,形成的是“TCL—汤姆逊—康佳”联盟体。康佳的说法是为了汤姆逊彩管的销售。但以法眼观之,汤姆逊更多是为了和TCL一道求解中国彩电市场。

因为根据TCL集团的声明,TCL集团与汤姆逊合资,按照合同协议的排他性条款,汤姆逊不会重新介入彩电制造业务。也就是说,一旦汤姆逊控股康佳,康佳彩电的制造业务也只会落入TCL与汤姆逊的合资公司TTE之手。直到那时候,TCL才会在这场交易中显露身影。

其实对于康佳,无论是汤姆逊还是TCL都有染指之心。

其实在与TCL牵手之前,汤姆逊首先看上的是康佳。汤姆逊与康佳进行了7个月的接触之后,橄榄枝却最终伸向了TCL。因为康佳不愿意接过汤姆逊的包袱,华侨城集团也更看重房产和旅游市场,大股东的淡出心态使康佳放下了在彩电领域的雄心。

至于TCL,在得到乐华之后,TCL并未放弃对身边的邻居康佳的野心,只是机会一直未到。但康佳传出的各个参股者无论是飞利浦还是汤姆逊,无一例外都与TCL有极深渊源。

而TCL和汤姆逊合作的TTE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体,再加上康佳,除了进一步强化TTE的全球彩电生产实力,还将夯实TCL的大后方中国彩电市场。

对TCL来说,以67%的股权成为与汤姆逊的合资公司TTE大股东的同时,也背上了汤姆逊彩电亏损的大包袱;而历时大半年的整合也没有证明TCL比汤姆逊更有能力来整合汤姆逊原欧洲业务。TCL现在只能依靠中国本土市场的带动来使TTE扭亏。

因此,汤姆逊要帮助TCL成就更大的产能。这当然也能让汤姆逊的中国之旅走得更顺畅。

  汤姆逊志在必得

汤姆逊在中国彩电市场的发力是有步骤的。去年7月,汤姆逊以6.68亿元获取原属福地科技的三条彩色电视显像管生产线,成为中国第二大彩管供应商。2003年,汤姆逊仅在中国目前至少也有600万支彩管产能。

去年11月,汤姆逊和TCL在广州签署协议,双方合并彩电和DVD资产及业务,并将这些资产和业务注入新成立的合资公司TTE。汤姆逊2003年财报仅彩电项目亏损额就高达1.2亿欧元,但是和TCL进行整体彩电业务整合之后,汤姆逊成功地处理掉包袱,而且获得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TTE要扭亏,彩管领域要取得更好的成绩,这都需要中国彩电市场强有力的支撑。

但这仅仅是一个层次。从更深层次讲,全球彩电技术的两大源头是欧洲与日本,它们近身相搏的主要战场就在中国。到目前为止,以汤姆逊为代表的欧洲技术尚未获得像日本技术那样的影响力。

虽然这次汤姆逊做了TCL的马前卒,但是TCL获得的仅仅是产能与用中国市场扭亏全球市场的解决方案。汤姆逊得到的更多,因为汤姆逊明白:要想超越日本技术,就要获得对中国市场的主动权。

汤姆逊对中国市场志在必得。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