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
暨2005年中国社会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国际研讨会
时间:2004年12月1日下午
地点: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二层第会议厅
主持人:发现杂志社社长夏令生
嘉宾:
王大用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林毅夫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陈 放 北京创意村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是发现杂志社社长叫夏令生,今天下午我非常容幸的来组织这个论坛,我首先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位报告专家是林毅夫教授,大家欢迎。林毅夫曾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是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他自1993年起就享受了国务院有特殊贡献奖的专家津贴,并且是第7、8、9届全国政协委员,现在欢迎他给我们做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治理的专题报告大家欢迎。
林毅夫: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下午好。我记得去年也是在同一个场合做了一个报告,我去年谈的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不是真的,以及是不是可以持续发展,那个题目是两、三年前提的,当时在国际上有非常多的人讨论和争论的题目,后来我在会上的演讲报告被一位《经济日报》的记者整理了,然后在《经济日报》上面整版的刊登了,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解读中国经济没有现成的模式,我觉得这个标题非常好。因为跟我今天做报告其实用这个标题也很合适,因为中国的宏观经济都有很多的争论,比如说中国经济到底是不是过热,在国内经济学界有争论,包括政府部门之间看法也不完全一直。
国外的经济学界更是看法不一致,但后来大家认为中国的经济应该算起来是局部过热,这个共识最后取得了。但是取得以后,对于怎么样来治理这个过热也有很多的争论,有的主张用市场的手段,有的主张用行政的手段,大家都有理论依据,但是理论不一样。因此我觉得确实要解读中国经济实在没有一个大家可以共同接受现成的模式,我觉得这一点我想进一步的分析。
比如说去年我在这儿谈的时候,大家比较关心的还是怎么样治理,从98年以来的通货紧缩的问题。但是到了今年年初的时候主要的争论,已经不是怎么来治理通货紧缩,而是怎么看待当时中国宏观经济的形势怎么样。那么这个争论是这样的,我们知道2003年整个经济增长的速度比原来的高了很多,我们知道第一个季度它是以9.9%的增长,可以说是从98年通货紧缩以后,一个季度增长超过9%的第一次。第二季度出现了非典,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降到6.7%。当时对于非典一般的看法认为,应该对我们经济会有比较长的不利的影响,但是到了第三个季度经济增长的速度恢复到9.1%。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的速度是10.1%,全国的增长速度跟02年比是达到9.4%,这个确实是1998年以后第一次恢复到9%以上的经济增长,我们非常的高兴。
而且不仅经济增长到9%以上,物价水平也特别的低。比如说我们的物价有常用的两的指标,一个是商品零售价,是由17类商品组成的。另外一个就是生活消费物价走势,从这个走势看,它是跟2002年比较上涨了1.2%。也就是说摆脱了原来通货紧缩物价下降的情况,他是有所上升的。如果从商品零售物价走势看,2003年我国物价走势是负0.1也就是说接近0,没有通货膨胀,很多的学者说。宏观经济里面任何的教课书讲,这应该是一个最理想的状况。就是高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这可以说是中国政府还有世界上任何政府他们所追求的最理想的目标,那么不少学者认为这次我们已经摆脱了通货紧缩。但是有一些学者从03年下半年开始就不断的发出警告说,我们会有新一轮的过热,如果不及早的采取行动,很快的又会陷入到98年的通货紧缩的阴影。
曾经有一个主张中国经济形势非常好的人,他举一个例子,他说不仅按照宏观经济学讲的,高增长低膨胀这样理想的状况,按照我们国家统计局同步的企业03年的利润比02年提高了42.7%,尤其是国有企业,它的利润比02年增长了4.51%。我们知道国有企业是老大难的问题,在03年表现比一般企业好,不仅是这样,政府的财政税收增加的很多,进出口的状况也非常的好,增加了37.1%,从总值增加的是230亿人民币,外国直接投资也增长的比较快,去年是531亿美元。
所以从这个指标看都是非常好的,高增长、低通货膨胀,因此不少经济学家讲,这样的好形势得来不易。政府应该创造条件让这个形势保持下去。但是我们还要看看去年为什么达到9.4%的经济增长,主要的动力是哪儿?我们知道主要的动力是投资增长的快速,去年的投资增长达到了26.7%。是从2002年的投资增长率是11.8%,一下增加到26.7%。我们知道投资一般占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当中是40%,在40%这儿提高了26.7%,单单这一项我们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就应该是将近10%。所以说去年9.4%的增长速度,国外的很多经济学家说我们是低估的,去年的经济增长是投资增长的拉动,而且投资增长不是在各个领域平均分配的。这个投资增长主要在三个领域,第一是房地产。房地产去年的投资是增加了29.7%。第二是汽车,增加了87.2%。第三是建材,钢铁行业的投资增长是达到了96.5%,水泥增长21.9%,对于建材行业为什么这么好?是因为汽车跟房地产投资过快,这些都需要建材,我们知道建材行业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短期的供给弹性是很小的。
房地产跟汽车他的投资增长非常快,需要钢材、需要铝、需要水泥,当然这些现有的行业里面不管是钢铁、水泥,第一个都开足马力生产,而且这些又是高耗能的行业。所以我们在03年6月份很多的地方都出现了能源短缺,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高耗能的行业都开足马力生产,但是生产出来的不能够满足房地产29.27%的投资增长,汽车87.21%的投资增长,所以价格就上涨。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行业就采取了两种反映措施,一个是大量的国内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来满足这么大的投资需要。这就是我刚才跟大家汇报的为什么钢的投资和铝等等的投资都增长了。
但是国内有这么大的投资需求的时候,就大量从国外进口,就导致去年整个国际上钢架上涨。我们也知道建材这些都是不仅是对国内供给弹性很小,在国际上也没有小,所以就导致了国际上的钢价都上涨。然后这些运到中国来,导致去年国际上的航运价格飞涨,我从一个报告上看去年航运的价格张了7倍。钢铁也是这样的,国内的钢铁价格是成倍的涨。
但是投资这么快导致我们经济这么快的增长,但是物价水平没有上来,有时让我们感到担忧,有时候我们要看看这样的投资在房地产、在汽车增长这么快。因为这些建材行业来讲,如果说我们的房地产我们的汽车,能够按照去年投资增长速度继续增长下去,我们现在建的钢铁,铝都有人买,但是我们的汽车、我们的房地产的投资不能维持一样的增长速度。那么能这些建材建成了以后,这边的投资增长速度降下来了,他就变成了巨大的过剩的生产能力,那么这个时候就会出现98年一样的通货紧缩。为什么去年房地产跟汽车投资增长这么快我们一般讲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各地政府新一届政府换届希望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快一点,但这不是主要的影响。因为去年主要的投资主要都是民营经济的投资。民营经济为什么愿意在去年在房地产在汽车投资呢?我想有四个原因。
因为在去年我们来看,房地产的需求销售增加了34.1%。当然就要成为整个房地产业一片的大好,利润非常的好,销售非常快,价格也涨的非常快。在这样的情况下既然市场有这么好的需求,而且在房地产业利润那么高,那么很多的民营企业愿意进入这个行业投资,这是市场的拉动,汽车也是一样的,对汽车去年的销售增长是68.5%。
也是造成去年整个汽车行业盈利状况空前的好,既然这样好,民营企业看到有利可图,当然愿意投资,所以我们看到有一些省,一个省里面想投资汽车,或者是实际做这个行业的人,一个省就几十个项目。但是我们知道不管是在房地产或是在汽车,或是在建材的投资,所需要的资金规模都非常大,几亿、几十亿的规模。老实说我们现在民营企业能够拿出几亿的、拿出几十亿的非常的少。但是去年大家看到房地产的项目,汽车的项目动辄都是几十亿人民币的投资,这些钱是哪儿的?这些绝大多数的都是银行来的,也就是说去年这一轮高的增长,除了是市场销售状况这么好导致民间的企业有投资的欲望,更重要的是银行的贷款增加的非常多。为什么银行贷款去年会增加呢?到底什么原因呢?是不是我们经济突然变好了使贷款增加?其实研究一下我觉得很重要是银行本身内部行为的变化。
我们知道98年以后,97年金融危机,98年我们开始通货紧缩,当时银行出现了一个所谓吸贷的现象。当时银行批了一个贷款,不管他将来到什么位置,这个贷款成为坏帐的时候他就要负责。现在98年以后不容易找到好的投资项目,所以银行在确认这个项目要盈利才能贷款。因此就有了这个现象,我们知道银行一年有1万亿的人民币是超存的,就是应该贷没贷出去的,但是为什么去年贷款增加的这么快呢?
到了年中的时候,全年贷款增加是2.8万亿,而且是年年打破的,03年年初提出的货币增长目标,从98年以来我们每年的货币增长目标都没有实现。这个增长目标一般是15%,但是98年到02年都没有达到,但是03年达到21.4%就是银行贷款增长的比较快。
现在看来重要的原因是从银行的考核指标从贷款终身制,改变为降低呆坏帐的比例。我们知道06年我们对WTO的承诺,就是要开放银行业的承诺比较要实现,就是到06年以后,外资银行在我们国内银行体系中会有大的竞争,在这种竞争下我们要对国有银行进行改制。
所以我们去年从我们外汇的存底当中拿出450亿美元给建行来重组他的自己比例,第二个措施就是必须把单位的比例降低到至少15%或者是更低才有资格上市。
去年在房地产、在汽车、在建材行业投资增长这么快。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房地产给汽车这样一个需求增长,2003年是34%,汽车是8.5%,这样的需求会不会持续。如果这样持续,我们去年建的这些房地产或者是开发的房地产他们卖出去,开发商会赚钱,银行也没问题。如果汽车明年也会有这么好的增长,那么汽车就不会亏损。关键的是房地产和汽车的需求增长,是不是可以像去年那样的增长。在这个地方我讲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如果要治理通货紧缩,他背後是生产能力过剩,这是一个存量的生产能力。那么去年我提到要解决存量的生产能力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存量的需求,就是有需求的愿望,有支付的能力。但是由于结构性的原因、体制性的原因,它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能实现,那么去年我也谈到房地产跟汽车的消费需求,就是这么一个需求。现在的三大件是电脑、商品房跟汽车了。但是我们知道在前面80年代的三大件的时候,当时手表只有100多块钱,存了钱就可以买了。可是进入到房地产汽车消费,如果要赞足了钱买,要等到10年、20年,我们知道房地产一般大概是50万块的水平,如果加上装修更多一点,汽车20万块钱的水平,也就是说房地产是在6万美元的水平,汽车是在2.5万美元的水平。在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这种6万美元水平的消费一般是消费信贷。也就是说我并不是先存钱,我是看我未来的收入预期怎么样,如果支付起这个房地产和汽车的贷款,我先跟银行抵押然后再买这些东西,这是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消费形势。
这几年为了解决通货紧缩我也到处讲,我们应该开放房地产的抵押贷款。我讲了几年,这个政策被国有采用了,采用了以后我们要了解,它是存量的需求是什么含义,也就是说他像一个水库,本来一个闸门在那个地方,闸门很高,里面积累了很多的水,现在一下子打开,打开的时候水库的门打开短期之内冲出来的水很多,但是把闸门打开很快水就流光了,这个表现很明显。等到这些存量的需求释放了以后,每年的增长要增加10%就可以了。建材是把房地产跟汽车的投资34%、68%这样的增长持续下去,作为它的投资项目的指标。
从我刚才分析来看房地产的需求即使会增加,但是会大量下降,汽车需求即使会增加,但是也会下降。今年的年底已经很明显的汽车的增长已经下降很多了,去年分析投资销售增长了那么多,这是我所掌握的资料。比如说去年房地产的开工当中,建成的供给面积比去年的销售面积多了7%,去年的汽车我们全年的产量是217万台,但是去年是销售197万台。也就是说去年汽车其实已经增加增长,所以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利的措施把房地产,把汽车上面的投资热降下来,不把我们的建材的投资热降低下来,当这些变成生产能力之后,就会进入到过剩生产,但是这个共识非常不容易取得。
如果按照现有的理论,不管是哪一本教课书的理论,去年讲任何政府宏观最理想的目标,国内国外都有经济学者这样说。比如说今年我们邀请在研究宏观最有明的学家到中国访问,我们的总理也见了他,他说你们的宏观经济各项的指标都做的好,你们紧张什么?尤其是在企业的利润增加这方面,税收增加这么大就很难形成共识。我们知道央行发行的121文件,说对房地产投资给予高度的重视,要房地产投资按照原来的规定开工,到什么项目可以贷款,这些必须要执行。可是我们的建设部马上发了一个15号文件,说房地产作为支柱行业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支持。这就有一点不一样,这就造成我们的温总理跟我们的记者讲,他说要治理今年的宏观个经济比治理2003年的问题还困难。因为非典来的时候全国上下有共识,所以政策比较容易制定,但是要治理今年的宏观经济,全国上下很难取得共识,中央和地方的很难取得,国内国外的很难取得,所以推行起来很困难。但是好在今年第一季度它的数据出来以后,看了那个数据以后大家不得不承认,为什么呢?今年第一季度东部地区的投资增长达到47.8%,中部地方的投入增长达到52.2%,西部地区的投入增长达到62.3%,原来在03年投资增长主要还是东部地区,到了03年第一季度中部、西部比东部增长的更快,大家可以说这些投资增长持续下去肯定要出大问题,然后从四月份开始中央有共识开始进行宏观调控。
但是进行了宏观调控以后,国内跟国外开始了新一轮的争论。这个争论是到底用市场手段还是用行政手段,很多人认为用市场手段,因为我们走向市场经济了,当然要用市场手段了,就是要提高利率啊。如果不提高利率,这种状况之下怎么支持需求,尤其是对于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才1.98%,那么通货膨胀都已经达到5%,这种情况下不提高利率放在银行的储蓄它的价值是不断的下降,这样储蓄的利益没有得到保护,这是一派的说法。
另外一个就是说按照我们国内目前的情形,如果按照利率手段基本上达不到效果。可能还更糟,我不信,根据我对中国经济的理解,我认为我们要使用市场的手段必须有很多微观基础,如果没有这个,简单的市场手段不能达到效果。因为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当然我们在美国看到的情况,如果美国经济出现热点化,美国的主席会出来提高利率,当美国的经济比较皮软的时候,他就会降低利率。好像美国是用利率的高低来调整宏观经济,但是他能这么做其实是有他微观经济的基础的,因为从经济学的理论我们知道,银行的贷款是不可能完全用利率来调整的。
如果银行的贷款完全用利率调整,就会像有一个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人所说的,如果你银行的利率全部调整,会出现的风险越高,投机性越强的项目他付的利率越高,如果全部用利率调整就会把大部分的资金被那些投机项目拿走了,好的项目、稳定的项目它的汇报预期没有那么高,他付不起,他就被排除在外了。我们看中国的情况,03年跟04年的情况,到底这些项目当中有多少能够不算投机项目的。我用一个数字,比如说我们03年投资是从02年的4.3万亿增加到03年5.5万亿,也就是说我们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是增加了1.2万,但是我们03年贷款的增加是2.8万亿,这两个数字您想一下固定资产的投资增加是1.2万亿,但是我们贷款的增加是2.8万亿,这代表我们在03年新增这一部分投资当中,大概大部分的项目自有资金的比例在10%以下,不仅是新增的1.2万亿在10%以下,正常的也有可能的,他的自有资金的比例在10%以下。
如果他不挣钱他就会把自有资金那一部分套走,剩下的就给银行,那么银行是没有办法承担高风险,他赚的是利息,亏的是本钱,我们国内存款利率跟贷款利率是3%的差,这是全世界最高的,但是你必须想3%的利差只要亏了一个项目他必须要在33个项目赚钱才能不亏。
所以实际上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他的银行的利率是低于市场的均衡利率。这样贷款的需求会远远大于贷款的供给,这样就给银行的权利不根据利率指标来调整项目,根据这个企业的信用历史,根据这个企业做投资项目自有资金准备的程度。如果准备的程度越高,企业自己负担的风险大。第三根据这个项目将来市场发展的情况怎么样,以及国内国外经济的情况等等。银行是根据这样非价格信号,也就是市场这种价格的信号,把所有的贷款的项目做排队以后,然后宏观货币在根据这个经济当中到底是哪一点靠利率的调整。银行的风险基本上都控制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中央银行的利率调低一点,他贷的项目就多一点,也就是说他有一只看的见的手,把这个项目都排了。
基本上我们很明显的看出,在去年四大国有银行,并没有看见这个手的功能,如果银行在微观上不扮演这个看得见的手,政府最后有要被动的收拾局面的。在国内危机还没有爆发之前,中央政府开始进行窗口指导,要求银行必须严格的遵照自有资金的要求,行业的原则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反对用这些手段,但是必须先建立起我们银行的微观行为,这个建立起来之后,我们才可以说用中央的货币政策调整宏观经济,不太可能完全靠利率的高低调整我们的经济过热。
对储蓄来讲利率是不是应该提高。我也是储蓄者,而且我认为一般状况之下,银行的储蓄应该是高于通货膨胀的。但这个原则是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这样,其实我们有相当大的生产力,我们还有相当大的通货紧缩的压力,去年压力EPI我们的平均是负0.1,当中四个项目的价格是上涨的,农产品,建材,珠宝,能源,其他的都下降。只要把投资项目那些过热的压下来以后,我相信我们很快会到通货紧缩的问题,那么解决通货紧缩怎么解决最好?我们知道日本是从91年开始出现通货紧缩,到现在前后13年还没有走出去,一个非常有名的经济学家给日本政府开出的药方就是让银行储蓄变成利率,出现通货膨胀让银行利率出现负利率,这样消费意愿就会增加,这样才能把过剩的生产力消化掉。但是日本做不到,因为这样他要增发货币,怎么增发呢。但是这个理论上面作为故事讲可以,实际上宏观当局如果要增发货币必须通过银行发,而通过银行发是怎么样呢?透过投资贷款需求大于储蓄,这样当中的缺口才能实现,日本很难增加投资,而储蓄又不能降下来,所以货币花不出去,而我们现在把货币花出去了出现一点通货膨胀,这个时候是他开出的解决通货紧缩最后一招。我想对我们治理通货紧缩是有好处的,我想不管是从投资还是鼓励消费,减少储蓄来讲都是有好处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从今年以来,我们宏观当局采取的政策基本上是对的,虽然跟一般经济教课书的办法不一样,但是是根据我们国内的情形来说是比较有效的政策,当然我也不反对今年到最后利率稍有回头,我觉得这主要是代表我们宏观当局治理通货紧缩的决心。但是总的来讲我觉得在银行的微观行为没有建立之前,如果简单的用利率政策调节我们宏观经济的时机还没有成熟,我希望早一点成熟,最后我想简单的讲一下到底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我觉得应该是软着陆,很明显达到90%以上的增长。
如果从投资增长率下降的幅度讲是不可小视的,还要有20几投资增长率,也不能说是硬着陆,明年我个人认为也会是软着陆,我个人明年投资增长15%是没问题的,消费增长8%也没有问题,这样我们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在9%或者是高一点只要投资增长压下来,我估计明年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是会比今年低,应该是在3%,甚至更低,这样讲我想明年我们还是会迎来一个高的增长,同时是低通货膨胀,最后我想解读中国经济没有现成的模式,要找到原因不要套用理论。谢谢。
|